口述:唐雨芳
圖:來自網絡
我叫唐雨芳,已經到了65歲的年紀,和老公在市區生活了30多年,不過,曾經的我們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
年輕時,為了離開農村,為了能夠在城里有一份穩定工作和一個可以遮風擋雨的家,我們絞盡腦汁過、討好過、忍受過委屈、不斷地努力。
當夢想實現,并且在城里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之后,我和老公隨著年齡的增長,心里都開始產生了“落葉歸根”的念頭。
每過一天,這樣的念頭就越強烈。
當我們夫妻二人都退休時,原本就打算回農村享受養老生活了,但是因為兩個兒子都晚婚晚育,我們退休后為了給他們的小家減輕壓力,就幫著照顧了幾年孫兒孫女。
當孩子們都用不著我們老兩口了,我們便再次把“落葉歸根”的想法說了出來。
這時候,說是想法,其實算是決定了。
兒子兒媳他們都一致反對,他們很擔心我們回農村后的健康和安全問題。
我笑了笑,說道:“我和你們爸爸都還不到70歲的年紀,而且我們倆身體都沒什么毛病,不敢說健步如飛,好歹也是行動便利。放心吧!沒問題,咱們農村老家還有一些七十幾歲的老人呢,他們兒女都在外地打工,人家不也沒啥事?甚至我聽說人家還干著農活呢?!?/p>
老伴在一旁點頭稱是,而且還舉了現實例子說明,比如老家鄰居劉大嫂、李三哥。
我們雖然常年在城里生活,但農村老家的一些親戚、以及鄰居都還保持著聯絡,偶爾會打打電話、簡單地問候一番。
聽了我們的話,還是有兒子兒媳不愿意我們回農村,尤其是大兒媳,她說道:“媽,您和爸爸這樣的年紀,回了農村真的會很不方便,萬一有個什么情況,我們就算是立刻丟下工作回去,也可能會來不及呀?!?/p>
小兒子更是直接說道:“嫂嫂說得對,在城里這么多年了,你們又不是沒朋友一起交流,就在咱們身邊生活多好嘛,飲食醫療交通也都便利,如果你和爸回了農村老家,真出現了什么重要情況,你們自己會很麻煩,而且也給我們這些晚輩多添了更多麻煩不是嗎?”
“放心吧!真要出了事,不麻煩你們不就行了。”
老伴脾氣有些大,主要還是他太想要回農村老家生活了,這時候一直被家里晚輩阻攔,他一時心急也說了氣話。
而且黑著臉,自顧自地收拾東西去了。
小兒子有些尷尬,一旁的小兒媳則是埋怨他不會說話,我本想要說點什么,但是想到“父子間沒有隔夜仇”,而且剛剛老伴和小兒子之間連大的矛盾都不算,于是我也就沒多說什么啦。
兒子兒媳們見勸說阻攔都沒用,于是也只得同意和支持,他們要我們等到周末,然后開著三輛車和我們一起回了農村老家。
我們夫妻原本不愿麻煩晚輩,但這時他們態度堅持,也就隨了他們的心意。
農村老家有些偏遠,周六凌晨,我們坐車啟程,到了上午八點多,終于到了我和老伴心心相念的老家。
老家雖然不準再建房屋,但當初我們夫妻給公公婆婆在老家修建的房屋、還并不破舊。
只是許久沒有住人,需要好好地收拾打掃。
老伴打算花錢找人好好地裝修一番,并且置辦一些不錯的家具家電,我也表示同意。
因為我們早就談好了,一旦回了農村老家生活,不到萬不得已我們就絕不回城里了。
我們夫妻現在每個月加起來有9000元的退休金,手里的存款還有30萬左右,兒子兒媳他們有穩定工作、又不用還房貸車貸了,所以對我們老兩口來說,算是沒什么經濟負擔啦。
如果不是條件不允許,否則我們都想在農村老家請人修建一小個別墅房樓了。
然而,大兒媳卻耐心勸說我們,讓我們先不要找人裝修房屋,她們這兩日去把家里用得著的家具家電買齊,讓我們老兩口在農村老家試住幾個月,等到了國慶節,如果我們還是覺得在農村生活很不錯。
她們就一起回來和我們聚聚,同時去找最好的裝修公司,好好把老家房屋裝修一遍。
我和老伴想了想,點頭同意了。
等兒子兒媳們回了城里,我和老伴就正式開始了在農村的養老生活。
起先幾天,我們和村里為數不多的鄰居們走動來往頻繁,相談甚歡。
回農村老家前,我們特意挑選了不少禮物,送給鄰居們,以表達心意傳遞感情。
如今待在農村老家的并不多了,而且大都是六十歲以上的人啦。
就拿我們農村老家的鄰居們來說,我和老伴居然是最年輕的兩個人。
不少家庭,五六十歲的夫妻還是常年在外地城市辛苦打工,為了更好的生活,更是為了能幫襯著家里年輕一輩們、可以過上更好的生活。
也有一些經濟條件更好的家庭,五六十歲的夫妻,是進了城幫忙帶孩子、或者進城養老了。
農村老家的鄰居很淳樸,他們沒能拒絕我們夫妻的禮物和心意,便各自拿出自己家的家禽、或者農產品,送給我們表達他們的心意。
我們回到農村老家的生活,剛開始感覺真的挺滿意。
新鮮的空氣、不用煮沸就能飲用的泉水、白天夜里都不吵鬧,晚上夜深時,甚至靜得有些可怕。
我平日里種種花草、蔬菜,悠閑地聽聽音樂看看視頻。
老伴則是愛釣魚,養些小動物……..
小日子過得波瀾不驚,頗感舒適。
但時間久了,我們夫妻堅漸漸發現所謂的清靜田園生活、也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了。
當新鮮的勁頭過去了,體驗完了城里難有的關于農村老家的“好”,回歸生活便利的需要,我們越來越感受到“交通”、“醫療”“購物”不便的缺點,對我們生活所造成的不好影響。
遠離了城市的喧囂,我們回到思念已久的農村老家生活,僅4個月的時間,清靜升級成了寂寞,我們又開始瘋狂想念城里的喧囂熱鬧啦。
農村老家本就人少了,為數不多的老人們、還幾乎都在白天忙著農活和家務,夜里吃了晚飯再做完一些事就“按部就班”地睡覺休息。
我很少找得到人一起閑聊嘮家常,老伴也沒有哪怕一個棋友……..
于是,我們心里開始打起了退堂鼓,但又覺得短時間里就回到城里去,多少有些尷尬。
所以打算到了國慶節,等兒子兒媳他們在開口勸說時,我們就順著臺階回去了。
然而,不久的一個深夜發生了件很突然的意外事件,直接加快了我們回城的時間。
接連幾天的大雨,我和老伴被困在家里玩手機看電視,越發覺得無趣和孤獨。
好在身邊還有一個人陪著,多了些慰藉和安全感。
一個白天,我們得知一個不好的消息,頭天夜里,相隔較遠的一家鄰居,有位大嫂在夜里得了急病,需要趕緊送到鎮上醫院接受治療。
她老伴見她情況很不對,趕緊打電話聯系了鎮醫院和鎮上的朋友熟人。
拉病人去醫院的車子很及時,但因為大雨導致滑坡,中途的山間馬路被泥石給阻斷了很大一截,導致病人被送到醫院的時間給耽擱了不少,差點因此讓那位大嫂出大事。
后來,我們夫妻和不少在老家生活的老人們都去看望了病人,回家之后我和老伴都在心里快速地決定,農村雖好,但城里生活還是更適合我們。
又過了不到3天,同樣是周末時間,大兒子特意開車回了趟農村老家,接我們回城。
回城之前,我們夫妻決定了把家里的電視和冰箱、分別送給了關系要好的兩家鄰居。
并請他們幫忙“照看”一下我們或許不會再回的房屋。
離開這天的前一夜,我們特意和關系要好的鄰居們告了別,買了點煙酒和補品表達心意。
在大兒子開車要帶我們離開農村老家時,幾家鄰居特意放下了農活,前后趕來送行和我們告別。
他們還笑著拎了不少的“禮物”,一些農產品、家禽或者臘肉等等。
雖談不上貴重,卻是滿滿的心意,大兒子開來的車實在裝不下了,有鄰居便問收貨地址,打算到時候請鎮上的年輕人幫忙指點他們把禮物寄給我們。
我和老伴連連道謝和拒絕,心里也頗為感動。
跟著相處時間并不多的鄰居老人們互道了珍重,坐在車里,他們的笑臉和揮手都逐漸變得模糊。
我心里又莫名地有些不舍,再從打開的車窗看了看遠處看不完整的房屋,心中又有些五味雜陳。
這一次離開,落葉歸根的夢想算是再也沒有了吧。
或許,我們老兩口都不會再回來了,即使還會難得回來幾次,也不過住個一晚而已。
通過這次的事,讓我更明白了,生活中很多我們想要做、或者覺得美好的事,都只有親身體驗感受了,才會知道它們的好與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