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尿液含有極少量的紅細胞,未經離心的尿液在顯微鏡下每個高倍視野可有紅細胞0~2個,如果超過此數,即為血尿。
正常的尿液含有極少量的紅細胞,未經離心的尿液在顯微鏡下每個高倍視野可有紅細胞0~2個,如果超過此數,即為血尿。
血尿中醫治療方法
辨證論治:
1.膀肌濕熱證:小便灼熱疼痛,尿血鮮紅,身熱夜甚,口苦口干,舌紅,苔黃膩,脈數。清利膀胱、涼血止血。小薊飲子加減。
2.心火幾盛證:尿血鮮紅,小便短黃、灼熱疼痛,心煩失眠,面赤口瘡,口渴引飲,大便秘結,舌尖紅赤,苔黃,脈數。清心瀉火、涼血止血。導赤散合小薊飲子加減。
3.血熱動血證:尿血鮮紅,高熱煩躁,口渴飲冷,身見斑疹,或衄血,大便干結或便血,舌紅絳,苔黃干,脈數。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犀角地黃湯加小薊、藕節等。
4.陰虛火旺證:小便短赤帶血,頭暈耳鳴,顴紅潮熱,心煩口十,腰膝酸軟,舌質紅,苔少,脈細數。滋陰降火、涼血止血。知柏地黃湯加味。
5.脾腎氣虛證:久病尿血色淡紅,小便頻數,頭暈耳鳴,面色不華,體倦乏力,氣短聲低,食少腹脹,腰脊酸痛或兼齒衄、紫斑,舌質淡,脈細弱,補益脾腎、養血止血。
血尿西醫治療方法
(1) 臥床休息,盡量減少劇烈的活動。必要時可服用苯巴比妥、安定等鎮靜安眠藥。
(2) 大量飲水,減少尿中鹽類結晶,加快藥物和結石排泄。腎炎已發生浮腫者應少飲水。
(3) 應用止血藥物,如安絡血、止血敏、維生素K,還可合用維生素C。
(4) 慎用導致血尿的藥物,尤其是已經有腎臟病的人。
(5) 血尿是由泌尿系感染引起,可口服和注射抗生素和尿路清潔劑,如氟哌酸、呋喃嘧啶、氨芐青霉素、青霉素、滅滴靈等藥。
(6) 泌尿系結石常有劇烈腹痛,可口服顛茄片、654―2、阿托品以解痙止痛。
(7) 血尿病因復雜,有的病情很嚴重,應盡早去醫院檢查確診,進行徹底治療。
血尿的食療:(僅供參考,詳細請咨詢醫生):
1)芹菜1500克。將芹菜洗凈,搗爛取汁,加熱煮沸,每次服60毫升,日服3次。
功效:涼血止血。
2)蘿卜1500克、蜂蜜、鹽適量。將蘿卜洗凈,去皮切片,用蜂蜜浸漬10分鐘,放在瓦上焙干,然后再浸再焙(BF)(不要焙焦)(BFQ)連制3次。每日連續嚼服數片,鹽水送服,每日4~5次。
功效:清熱、散瘀血。
3)花生仁適量。將花生仁炒熟,取其外面紅衣半茶杯,研為細末,開水沖服。功效:清熱、止血。
4)黑槐子末2克、大黃末2克、雞蛋1枚。雞蛋打孔,將黑槐子末、大黃末放入雞蛋內攪勻,用白面糊孔后蒸熟,每服2枚,每日1次,用4日,停2日,服后多喝開水。
功效:涼血止血。
5)大黃3克、雞蛋1枚。雞蛋打一孔,將大黃研末裝入蛋內,濕紙封口后蒸熟服食。每日1次。
功效:清熱止血。
6)六月雪根60克、燈芯草15克、雞蛋2枚。同煮至蛋熟,去渣及蛋殼,早晚空腹吃蛋喝湯。
功效:清熱涼血,適用于小兒尿血。
7).取山薺菜花100--200克,煮熟飲服,日服2次,對一般血尿和乳糜血尿均有效。
8).用蓮子50克,藕汁半杯。蓮子煮熟后,用藕汁沖服。日服2次,對血尿有效。
9).取鮮芹菜適量,搗爛絞汁,每次1小碗,空腹時沖服,連用5--7天,可治血尿。
10).用炒熟的花生米外衣3-5克,研細末,溫開水沖服或用豇豆焙焦,研末,每次服3克,每日2次,用開水或黃酒送下,連服數日,治血尿有效。
11)取生綠豆芽200克,加白糖拌服,可治血尿。
12).用苦瓜頭200克,水煎服;凈豆豉1撮,水煎服;葡萄根,白糖各100克,開水燉服;烏梅15克,水煎服。以上各方均有治尿血作用,可酌情選用。
血尿的驗方療法:
1.取鮮莧菜根30克,車前草25克,水煎服,每日2--3次,連服數日,對尿路感染血尿有效。
2.用芭蕉根、旱蓮草各25--50克,水煎服,1日3次,連服3日,尿血可好轉。
3.取百部25克,鮮生地50克,搗汁燉溫服,可治尿血。
4.用白菊花50克,劉寄奴25克,水煎服,可治血淋、熱淋。
6.取海金砂15克,牛膝25克,白糖50克,水煎溫服,可治膀胱濕熱引起的小便帶血、刺痛。
7.用車前草、旱蓮草各50克,水煎溫服,治熱蓄膀胱引起的尿血、淋病。
8.取扁蓄200克,水煎服;茅草根100克,水煎服;大、小薊各25克,水煎服;生苡仁根200克,水煎服,以上各方均有治尿血作用,可酌情選用。
9.用鮮馬齒莧根100克,車前草7株,水煎服;劉寄奴15克,細茶末15克,水煎服;白馬蓮花、白茅根各10克,水煎服;韭菜子、補骨脂各10克,水煎服;地膚子25克,韭菜子15克,水煎服;豆豉100克,金櫻子25克,水煎服;石蓮子50克,黑蒲黃10克,水煎服。
以上各方均可治尿血,可酌情選用。
患者吃什么好?
應多食用涼血、止血的食物,如馬蘭頭、鮮藕、荸薺、薺菜、冬瓜、西瓜、蓮子等。柿及柿餅、蘋果、梨、橘子宜多食。龜、田螺、蚶子、淡菜、鱉、鮑魚、河蚌、海參、海蜇等食品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可多選食。
患者吃什么不好?
有血尿者,尤其是腎性血尿者,平時要注意休息,生活上不能太勞累,應勞逸結合;且避免劇烈的運動,鍛煉以散步、打拳、練操為主;預防感冒、感染;養成多飲水的習慣,飲食宜忌應掌握以下原則:
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蔥、大蒜、姜、辣椒、酒等,少抽煙或不抽煙。
2、忌吃油炸肥膩食物,不宜食用烤炙食物,溫性、熱性食物應少吃,應多食用涼血、止血的食物。
3、忌食蝦蟹、牛肉、羊肉、狗肉等發物,少吃海產品、豆制品及動物內臟和肉皮。
4、伴有浮腫者,宜低鹽飲食。
發現血尿時首先應確定是否為真性血尿,即排除某些原因引起的假性血尿和紅顏色尿,前者如由于月經,痔出血或尿道口附近疾患產生出血混到尿液中所致;后者如接觸某些顏料或內服利福平等藥物以及某些毒物(酚,一氧化碳,氯仿,蛇毒),藥物(磺胺,奎寧),擠壓傷,燒傷,瘧疾,錯型輸血等原因所致的血紅蛋白尿或肌紅蛋白尿,而一過性血尿可由花粉,化學物質或藥物過敏引起,月經期,劇烈運動后,病毒感染亦可發生,一般無重要意義,當排除上述各種情況,并作多次檢查均為血尿時才應重視,通過病史,體檢,化驗室檢查和其他輔助檢查作出診斷,確定了為真性血尿后,應進行血尿的定位診斷,區分血尿來自腎實質還是來自尿路:
①如在尿沉渣中發現管型,特別是紅細胞管型,表示出血來自腎實質;
②血尿伴有較嚴重的蛋白尿幾乎都是腎小球性血尿的征象;
③如尿中能發現含有免疫球蛋白的管型則多為腎實質性出血;
④腎小球疾患導致的血尿,其紅細胞絕大部分是畸形的,其形態各異,大小明顯差異,而非腎小球性血尿,其紅細胞絕大多數大小正常,僅少部分為畸形紅細胞,非腎小球性血尿的病因十分復雜,應特別警惕泌尿生殖系統的惡性腫瘤,兩類血尿對癥治療原則也是相反的,腎小球性血尿常須抗凝,抗栓,抗血小板聚集或活血化瘀治療,而非腎小球性血尿常須應用止血療法。
血尿95%以上是由于泌尿系本身疾病所致,其中以腎小球疾病(急性腎炎,急進性腎炎,膜增殖性腎炎,系膜增生性腎炎,局灶性腎小球硬化癥等),腎囊腫,結石(腎,輸尿管,膀胱,尿道結石),前列腺增生,尿路感染性疾病(結核,腎盂腎炎,膀胱尿道炎,前列腺炎)及腫瘤(腎,輸尿管,膀胱,前列腺腫瘤)最為多見,其他如凝血異常的疾病(特發性或藥物性血小板減少,血友病,壞血病等),全身性疾病(再障,白血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出血熱等)也可引起血尿。
首先根據血尿的伴隨癥狀來區別不同血尿,若血尿伴有尿頻,尿急,尿痛,尤伴尿痛者,多為泌尿系感染,結石等,稱為有痛性血尿;若血尿不伴尿痛,稱為無痛性血尿,在腎炎,腎結核,泌尿系腫瘤中很常見,尤其年齡大的患者,出現肉眼血尿,呈無痛性,應當注意進行各方面檢查,以排除惡性病變。
血尿伴隨的其它全身性癥狀,也可以據此分析區別血尿的原因,目前采用尿紅細胞形態的檢查,來判斷血尿的來源,符合率達90%左右,具體辦法是取離心后尿沉渣,置于玻片上,用相差顯微鏡來觀察尿中紅細胞的形態,腎小球源性血尿,其尿中紅細胞為變形紅細胞,即紅細胞呈現多種形態,如面包圈樣,草莓樣,水滴樣,甚至為破碎紅細胞,提示血尿是因腎小球的病變所導致,非腎小球源性血尿,尿中紅細胞多呈正常或大致正常形態。
此外,肉眼血尿還應與血紅蛋白尿相鑒別,血紅蛋白尿的產生是由于溶血性疾病,血漿中游離血紅蛋白含量增加,越過了腎閾值,從腎小球濾過,而進入尿中,血紅蛋白尿的顏色可呈紅色,棕色,甚至呈黑色,與血尿鑒別主要依靠顯微鏡檢查,血尿的尿中含有大量紅細胞,而血紅蛋白尿中無紅細胞,這是兩者根本的不同之處。
血尿的定位分析:
1.初血尿:血尿僅見于排尿的開始,病變多在尿道。
2.終末血尿:排尿行將結束時出現血尿,病變多在膀胱三角區,膀胱頸部或后尿道。
3.全程血尿:血尿出現在排尿的全過程,出血部位多在膀胱,輸尿管或腎臟。
以上三種血尿,可用尿三杯試驗加以區別。
多作為其它疾病的癥狀出現,常見引起血尿的疾病有各種腎炎,泌尿系統感染,出血性膀胱炎,泌尿系結石,腎結核,腎腫瘤,腎及尿道損傷等等,血尿是以上這些疾病的主要癥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