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年號統計[1--42]
有些年號是根據兩個前代年號合并而成,如貞元取自貞觀開元,隆興取自建隆紹興,淳熙取自淳化雍熙,紹熙取自紹興淳熙,慶元取法慶歷元祐、開禧取自開寶天禧等。
(1)建元: 1.漢武帝劉徹[前140年—前135年];2.東晉康帝司馬岳[343年—344年];3.前趙昭武帝劉聰[315年—316年];4.前秦宣昭帝苻堅[365年—385年];5.齊高帝蕭道成[479年—482年]
(2)元光:漢武帝劉徹[前134年—前129年] ;金宣宗完顏珣[1222年—1223年]
(3)元朔:漢武帝劉徹[前128年—前123年
(4)元狩:漢武帝劉徹[前122年—前117年
(5)元鼎:漢武帝劉徹[前116年—前111年
(6)元封:漢武帝劉徹[前110年—前105年
(7)太初:1.漢武帝劉徹[前104年—前101年];2.前秦高帝苻登(386年11月-394年6月);3.西秦高祖武元王乞伏乾歸(388年6月—400年7月);4.南涼烈祖武王禿發烏孤(397年1月—399年12月)
(8)天漢:漢武帝劉徹[前100年—前97年 ]
(9)太始:漢武帝劉徹[前96年—前93年]
(10)征和:漢武帝劉徹[前92年—前89年]
(11)后元:漢武帝劉徹[前88年—前87年]
(12)始元:漢昭帝劉弗陵[前86年—前80年7月];五代時大長和國鄭仁旻(910年―912年)
(13)元鳳:漢昭帝劉弗陵[前80年8月—前75年]
(14)元平:漢昭帝劉弗陵[前74年—前74年7月] ;漢宣帝劉詢(前74年7月—前74年12月)
(15)本始:漢宣帝劉詢[前73年—前70年]
(16)地節:漢宣帝劉詢[前69年—前66年]
(17)元康:漢宣帝劉詢[前65年—前61年2月]
(18)神爵:漢宣帝劉詢[前61年3月—前58年 ]
(19)五鳳:漢宣帝劉詢[前57年—前54年];三國吳廢帝孫亮(254年-256年10月)
(20)甘露:1.漢宣帝劉詢[前53年—前50年];2.三國曹魏君主曹髦(256年6月-260年5月);3.前秦宣昭帝苻堅(359年6月-364年);4.高昌君主曲光(525年-530年);5.東丹君主耶律倍(926年-936年)
(21)黃龍:漢宣帝劉詢[前49年—前49年];吳大帝孫權(229年4月-231年);唐朝安史之亂時段子璋(761年3月-761年5月)
(22)初元:漢元帝劉奭(音“釋”)[前48年—前44年]
(23)永光:漢元帝劉奭(前43年—前39年);南宋武昌王劉渾(454年7月--454年7月);南宋前廢帝劉子業(465年1月—465年8月)
(24)建昭:漢元帝劉奭(前38年—前34年)
(25)竟寧:漢元帝劉奭(前33年—前33年 )
(26)建始:漢成帝劉驁(前32年—前28年2月);西晉趙王司馬倫(301年1月-301年4月);十六國時期后燕君主慕容詳(397年5月-397年7月);后燕君主慕容熙(407年1月-407年7月)
(27)河平:漢成帝劉驁(前28年3月—前25年)
(28)陽朔:漢成帝劉驁(前24年—前21年)
(29)鴻嘉:漢成帝劉驁(前20年—前17年)
(30)永始:漢成帝劉驁(前16年—前13年 );東晉晉安帝時楚帝桓玄(403年12月-404年5月)
(31)元延:漢成帝劉驁(前12年—前9年 )
(32)綏和:漢成帝劉驁(前8年—前7年) ;漢哀帝劉欣(前7年4月-前7年12月)
(33)建平:1.漢哀帝劉欣(前6年—前3年 );2.后趙開國皇帝石勒(330年9月--333年7月);3.后趙文帝石弘(333年7月--333年12月);4.西燕皇帝慕容瑤[386年3月--386年3月];5.后燕中宗慕容盛[398年10月--398年12月];6.南燕世宗慕容德(400年--405年);7.十六國末期民變領袖白亞栗斯(415年);8.左將軍、豫州刺史魯爽(454年2月--454年6月);9.西魏文景皇帝元愉(508年8月15日--508年9月23日)
(34)太初元將:漢哀帝劉欣(前5年6月-前5年8月)
(35)元壽:漢哀帝劉欣(前2年—公元前1年8月15日) ;漢平帝劉衎[看](公元前1年10月17日-公元1年1月或2月),后理國英宗段智廉,(起始時間不詳--1205年)
(36)元始:漢平帝劉衎[看](公元1年—5年 )
(37)居攝:西漢末主劉嬰(6年—8年11月)
(38)初始:西漢末主劉嬰(8年11月—8年12月)
(39)始建國:新朝建興帝王莽[9年—13年]
(40)天鳳:新朝建興帝王莽[14年—19年
(41)地皇:新朝建興帝王莽[20年—23年10月6日]
(42)更始:漢帝劉玄[23年2月—2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