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有效治療
主任醫師 閻倫強
我們國家現在有糖尿病人4000多萬,還有更為龐大的糖尿病前期后備軍人群也大于4000萬,而且有逐年增多和年輕化的趨勢,糖尿病已經成為繼心腦血管病和腫瘤之后的第三號殺手。糖尿病可以引起許多急性和慢性并發癥,比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糖尿病低血糖等急性并發癥;慢性并發癥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臟病變、糖尿病神經病變等糖尿病特異性的微血管病變并發癥,以及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足、糖尿病性膀胱、消化系統疾病、骨關節病、口腔疾病、各種感染等慢性并發癥。嚴重危害著我國廣大人群的生命安全與健康,給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個人生活帶來巨大影響。
由于人們對糖尿病的認識不足和預防意識的淡薄,越來越多的人走進糖尿病的行列,由于糖尿病初期沒有任何不適癥狀而使許多人喪失警惕,對其重視不夠,沒有認真地堅持規范化的系統治療,使病情一年比一年加重,甚至發生了嚴重并發癥,例如長期血糖、血壓、血脂控制不好、出現了尿蛋白,使微血管受到損害而發生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性腎病與糖尿病神經病變等糖尿病并發癥。在付出巨大代價之后才感悟到這一甜蜜殺手的厲害和健康的重要而后悔莫及。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肌梗死的機會和非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肌梗死的機會是相當的,所以又把糖尿病叫做冠心病的等危癥,糖尿病所致冠心病及心肌梗死引起的猝死比沒有糖尿病患者多5倍,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腦、腎等慢性并發癥,糖尿病并發腦血管病是非糖尿病的4倍,并發腎病是非糖尿病的7倍,失明為25倍,50%的失明病人和糖尿病有關,我們呼吁所有糖尿病朋友,一定要重視糖尿病的治療和并發癥的預防,因為糖尿病是可以治療的,并發癥是可以預防的。90歲的1型糖尿病患者Gladis Dull,從1924年開始應用胰島素,80多年來從未錯過一次注射,現在依然健在;許多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堅持規范化的有效治療,活到80歲、90歲、100歲的例子也是很多的。
現代醫學治療糖尿病的新觀念:是從過去的降糖為主轉變為現在的全面防治心、腦血管病危險因素、預防2型糖尿病、預防心腦腎等靶器官的損害、降低心、腦血管病發生率或死亡率為總目標。
因此,我們治療糖尿病的目的:主要是長期把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防止高血糖的毒性作用對身體心、腦、腎、眼等重要靶器官的損害,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腦腎等血管病的死亡率和致殘率,提高糖尿病人的生活質量,延長糖尿病人的壽命。只有有效的治療,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達標的治療才是有效的治療。什么是有效治療呢?
有效治療的標準:
1、尿糖24小時均為陰性;不能出現(+)
2、空腹血糖<6.1mmol/L(110mg/dl);一般來講,當確診T2DM時,B細胞功能已降低50%,而且以后以每年4%的速度下降,空腹血糖是反映胰島B細胞功能的簡單指標,所以我們要盡可能的維護好自己的胰島功能,使空腹血糖保持在一個正常范圍<6.1mmol/L。
3、飯后血糖<7.8mmol/L(140mg/dl );
4、糖化血紅蛋白(HbAlc)3.6%以上6.5%以下,每增加1%=血糖增加1.1-1.7mmol/L(20-30mg/dl);糖化血紅蛋白每增加1%、心絞痛和冠心病的危險性增加11%,每下降1%心梗危險下降14%、與糖尿病相關的死亡危險性下降21%。
5、不要發生低血糖,尤其老年人,低血糖的危險更大。
糖尿病治療的常見誤區:
1、把治療糖尿病的希望寄托點完全放在藥物上面,100%的依賴藥物,導致用藥劑量越來越大、血糖也隨之越來越高;
2、該用藥不用藥,完全靠生活方式干預使病情繼續發展,延誤了病情;失去了可防可治之機會,發生了并發癥,造成終生遺憾;
3、錯誤的認為任意吃喝是人生享受、不控制飲食;覺得過去想吃沒錢吃,現在有錢不能吃對不起自己,就撒開吃肉、喝酒、抽煙,生活無節制,使糖尿病一年比一年加重,不僅害了自己,更對不起家人;
4、很少活動或從不運動、使腰帶越來越長,豈不知腰帶越長會使壽命越短;反之,有的人空腹運動或超負荷的過度運動,均起不到有效降糖和健身的效果;
5、很少量的主食、更多的副食和零食,高脂肪、少糧食、少蛋白質;導致營養失衡、營養不良、超重肥胖、低血糖或血糖升高;
6、嫌麻煩、怕抽血檢查、在藥店隨意買點藥或迷信偏方、保健品等非正規的無效治療,浪費了金錢和時間,發生了難以逆轉的并發癥,失去了可防可治的機會。
例如某公司的老總王某47歲發現糖尿病6年,一直服用羅格列酮4mg/日,卡博平50mg/次、日3次,二甲雙胍0.5/次、日3次,格列吡嗪5mg/日。因為工作繁忙緊張,接待應酬的晚宴較多,每天到晚11點才能由司機送回家,凌晨方能休息,空腹血糖多在8mmol/L以上,餐后血糖在12mmol/L以上,且經常于晚餐前發生低血糖,身高166cm,體重86公斤,腰圍100cm,腹部B超脂肪肝,生化檢查GPT升高。
徐某59歲糖尿病10年,一直每天用胰島素40單位,二甲雙胍0.5/次、 日三次,格列奇特(達美康)80mg/日,空腹血糖經常在12-15mmol/L,餐后血糖在22mmol/L,經詢問病史在三餐之外,每天吃花生4兩,核桃4-5個,無糖點心天天吃,身高172cm、體重85kg。
患者張某57歲,患糖尿病伴高血壓15年,一直服各種降糖藥和降壓藥治療,但都是不規范的無效治療,空腹血糖一直處于8mmol/L左右 ,餐后2小時血糖在12mmol/L左右,血壓經常在140-170mmHg,三年前視網膜出血等眼底變化使視力下降伴有腎功能肌酐異常。
分析:上述3位糖尿病患者治療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只注重藥物,沒有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或用藥不合理,或飲食不科學等等,忽略了糖尿病的綜合治療方法和藥物治療一定要達標的要求。
只有依靠糖尿病的綜合治療方法才會有好的有效治療效果
1、健康知識是關鍵,醫好糖尿病靠自己,
情緒樂觀有信心,良好效果能實現;
2、飲食療法為基礎,三餐內容要科學;
3、運動療法要適當,餐后運動最適宜;
4、藥物療法求效果,目的一定要達標;
5、監測手段很重要,指導用藥效果好。
糖尿病知識的學習掌握很重要,只有了解掌握了一些糖尿病的基本知識及其并發癥的危害,才會給予重視,只有在提高了認識和有充足信心的基礎上,靠自己掌握駕駛好糖尿病治療的五匹馬拉的車走向健康之路,這是有效治療糖尿病的重要環節。實踐證明患者對糖尿病知識了解的越多、治療效果越好;實踐表明每位糖尿病患者對自己的空腹和餐后血糖水平與控制目標心中有數,有著積極樂觀的心態,在堅持科學的膳食與運動和血糖監測的基礎上,個體化的合理用藥等綜合方法進行治療,都會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飲食療法是基礎—飲食療法不僅是我國幾千年來的飲食文化傳統,也是現代國內外醫學界推崇的治療糖尿病的基本方法。無論是1型、還是2型糖尿病患者,無論是注射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均需要堅持一個科學的飲食療法。如果忽視或丟棄了飲食療法、而單純依靠藥物是不會有良好效果的。因為每日三餐的合理飲食不僅可以減輕胰島素負擔,而且是治療糖尿病的基石。我們抓住了糖尿病的飲食療法,就是抓住了根本。
低鹽、低脂、低膽固醇、高纖維素飲食原則:
1、三大產熱營養素的熱量攝取比例要合理:碳水化合物占總熱量的55—65%約300克、脂肪占總熱量的20—25%每日0.6克/公斤體重、蛋白質占總熱量的15—20%每日1.0—1.5克/公斤體重;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水分的補充要充分。
2、堅持以糧食蔬菜為主、肉類為輔的東方膳食結構;
3、餐餐有谷類糧豆、蔬菜和含有蛋白質如魚、肉、奶、蛋的食物;
4、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的原則;
5、不甜、不咸、不油膩,有干有稀注意補充水分;
6、少吃、特別是晚餐不要吃油膩厚味和含膽固醇過高的食物,如過咸、煎炸、蛋黃、魚子、動物內臟雜碎等
每日合理膳食12345678910。
1袋牛奶、1個雞蛋(若血清膽固醇過高者少吃半個蛋黃)、一種海味(血尿酸高者禁忌)、1/2兩炒菜素油、一斤蔬菜、一個水果;
2兩豆制品(若腎功能不良者限制豆制品,以糧和動物蛋白代替);
3兩瘦肉;
4兩糧食;
500克即1市斤以上的綠色蔬菜和少量水果;
6克以下鈉鹽;
7克黑木耳或菇類;
800毫克鈣;
9成飽;
1000亳升即1公斤以上的水分。上述內容約相當于2000-2200千卡熱量。可以滿足一個中等身材的健康人或糖尿病患者的中等活動強度的正常需要。
糖尿病的飲食舉例:早餐好點:米飯1-1兩半(糧食以粗糙的大米白面谷類為主、少吃糊化的米面食物,也就是煮得過軟的食物),奶半磅,純瘦肉多半兩或雞蛋1個(如膽固醇過高少吃半個蛋黃),西紅柿1個,黃瓜1條。
午餐飽點:米飯2兩,豆制品1兩,純瘦肉2兩,綠色蔬菜半斤左右(炒菜少放油、1天不能超過半兩、如肥胖者更要加以限制)。
晚餐少點:米飯1兩,豆制品1兩,豆漿半磅,新鮮蔬菜半斤左右(盡量不用油炒、可洗凈生吃如西紅柿黃瓜、也可以開水把菜焯后放點醋拌著吃)。
注意:1、山藥、白薯、土豆、粉絲、豆制品、干果等屬于糧食、不能按菜計,豆角、倭瓜等能產生熱量的食品,也要加以控制;
2、不吃糖、少吃咸(鈉鹽每日6克以下、少吃或不吃咸菜、醬豆腐、炸醬等)、控制油脂(炒菜用素油每日25克即1/2兩即可、雞皮雞翅、葷油肥肉、油煎油炸食物盡量不吃或少吃);
3、上述三餐飲食折合熱量約為2200千卡,完全可以滿足一個中等活動量的需要,所以,不能再吃其他食物,更不能吃花生、瓜子、核桃等干果零食;當然,折合同等熱量交換是可以的;
4、晚餐宜早不宜晚、宜素不宜葷、睡前不能加餐,晚餐可以喝奶粥、吃些蔬菜和少量水果,盡量不吃包子、餃子、面湯、片湯等(因含油脂),更不能吃零食。
另外,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是很重要的,尤其晚餐一小時后的適度活動尤為重要,但是,不要空腹運動,也不要餐后即刻運動,要在進餐一小時候后進行半個小時運動就有良好的降糖、降脂、降壓、頭腦清楚、心情放松、減輕疲勞、益于睡眠等強身健體的多種良好效果,如需減肥運動時間要在半小時以上到一小時左右,貴在堅持,定有效果。
糖尿病是終身性疾病、需要終生治療,而且一定要以飲食療法和運動療法為基礎,再根據病情需要、適當選用些藥物,才會有好的效果。藥物劑量宜小不宜大,堅持最低有效劑量是最佳用藥劑量,尤其開始和晚間的藥量要小些。如果發生低血糖時,說明上一頓藥量過大、要及時減下來。只要認真學習一些糖尿病知識、通過不同時間段的血糖監測與細心觀察、掌握血糖變化規律,及時科學的調整藥物、嚴格把握一日三餐和進餐一小時后的運動,就能夠有效的把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和沒有糖尿病的人一樣健康長壽。
總之,糖尿病不單純是糖、脂肪、蛋白質等代謝紊亂的全身性疾病,而且常和高血壓、肥胖等病癥同時發生,因此在降糖的同時,還要進行調脂、降粘、抗凝防治血栓、抗炎、控制血壓、體重、增加胰島素敏感性等方面的治療。使血糖、血脂、血粘、血壓、體重、胰島素敏感性綜合達標。全面控制代謝紊亂、才能全面有效防治糖尿病的并發癥,提高生活質量,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