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浙江高山

浙江高山

浙江全省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總體上分為北部平原區(qū)和中南部丘陵山地區(qū)兩部分。省內大部分山脈都呈東北——西南走向。按山系可以分為13個,分別介紹如下:
  一、天目山脈
  天目山脈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東起湖州,臨太湖平原,西延浙皖交界,遙望黃山。長200公里,寬約60公里。主峰清涼峰位于臨安市與安徽績溪交界處,海拔1787米。臨安市境內還有西天目山海拔1505米,東天目山海拔1479米,以此二峰為核心建有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昱嶺北起清涼峰,沿浙皖界向南,經昱嶺關折東行至塔嶺一線。主要山峰有:擱船尖、雨傘尖、大嶺塔、千畝田、牽牛崗、王巖尖、大山尖、元寶尖、大茂尖、金紫尖、蔗山、燕山、羨山、天井尖等。
  1、清涼峰
  清涼峰原名鄣峰,海拔1787.4米,位于皖浙交界處,它天目山脈的主峰,也是昱嶺的主峰。保護區(qū)內著名山峰有野豬尖(1499米)、大崗(1618)、棧嶺腳(1007米)、天子墓山(1319米)、雙峰山(1291、1292米)和湖田山。清涼峰既有類似黃山峻峭奇麗的景色,又有山中“臺地”和群頂“小平原”等獨特地形。
  2、龍王山
  龍王山為黃浦江源頭,位于安吉縣章村鎮(zhèn)南境。龍王山是安吉、臨安、寧國兩省三縣的界山,主峰海拔1587.4米,為“天目第一峰”,浙江第九高峰。山勢險要,植被豐滿,動植物資源豐富,多奇峰異石和懸崖陡壁,有仙人洞、龍頭瀑布、云龍飛瀑、水滴石穿、仙人鋸板、水車巖等10余處景點。
  3、天目山
  天目山古稱浮玉山、天眼山、天池山,自五代后晉始,改稱天目山。山分東、西兩支,相距15公里。舊時兩座山峰頂上各有一口水池,冬夏不涸,宛如仰望蘭天的一雙巨眼,天目之名,即由此而來。
  西天目山有“植物王國”之譽,又是盛夏避暑勝地。主峰仙人頂海拔1505.7米。西天日山素以飛泉、奇石、庵宇、云峰、大樹、茶筍“六絕”著稱。
  東天目山主峰大仙峰,又名云霧山,海拔1479.7米。峰東側稍下,有二仙峰,其間有淤池,即東目。
  4、大明山
  大明山位于臨安西部順溪鎮(zhèn),別名千畝田,山顛平坦,廣達千畝,故名。相傳朱元障屯軍千畝田,招兵買馬,生聚訓練,養(yǎng)精蓄銳,然后殺下山去,打下大明江山,故此山稱為大明山。大明山主峰牽牛崗大明頂海拔1489.9米,有“浙江小黃山”之稱。大明山素以“一泓碧湖,十里幽谷,百丈飛瀑,千畝草甸,萬米巖洞,群峰嘯天,林海無邊”而獨步江南.
  5、莫干山
  莫干山位于德清縣西北,屬天目山余脈。因春秋吳國時,夫妻鑄劍匠師莫邪和干將在此鑄成舉世無雙的雌雄雙劍而得名。與廬山、雞公山、北戴河齊名,并稱為“中國四大避暑勝地”,素有“清涼世界”、“江南第一山”的美譽。莫干山中心景區(qū)包括塔山、中華山、金家山、屋脊山、莫干嶺、炮臺山等,主峰塔山海拔719米。

  二、龍門山脈
  龍門山脈是富春江和浦陽江的分水嶺,山地作南西——北東走向,組成山體的巖石主要為火山熔巖和火山碎屑巖。龍門山脈自西南而東北綿亙于桐廬、浦江、富陽、諸暨之間,最后沒入蕭紹平原,成為紹興與蕭山分界的丘陵。
  1、白云源觀音尖
  白云源位于杭州桐廬境內,處于浙江黃金旅游線“兩江一湖”的中段。主峰觀音尖高1246.5米,是龍門山脈的主峰,也是富春江沿岸最高峰。駐足觀音尖,腳下高山草地,委婉起伏。白云源的標志性景點有大小龍門、鴛鴦潭、青龍峽等。
  2、龍門山
  龍門山位于富陽市境內富春江南岸,主峰梅杏尖1067.6M,是富陽境內第一高峰。龍門山麓的龍門古鎮(zhèn),是三國東吳大帝孫權后裔的聚居地,90%以上村民姓孫,定居已逾千年。古鎮(zhèn)至今還保留著江南罕見的明、清古建筑群,廊房相連,如入迷宮。
  3、金華山
  金華山又名長山、常山,位于浙江省金華市境內北部,為金華山、赤松山等山之合稱。主峰小金竹尖海拔1336.0米,次峰小龍竹尖海拔1324.0米。金華北山為浙江道教名山之一。山間雙龍、冰壺、朝真三洞合稱“金華洞”,為道教第三十六小洞天,名曰“金華洞元洞天”。赤松山傳為古仙人赤松子于此引牧羊少年皇初平修道成仙之地,故名。山上有金華觀、赤松亭、“五洞十景”等自然景觀及道教古跡。
  4、三界尖
  三界尖位于諸暨與桐廬、富陽三縣(市)交界處,海拔1015.2米。山巔地表波狀起伏,坳溝源頭多沼澤濕地,是山頂夷平面的殘跡,故稱牛背脊。
  5、仙華山
  仙華山又名仙姑山,位于浦江縣城北9公里處。主峰少女峰,海拔728米,相傳因軒轅少女元修在此修真得道升天而得名。明劉伯溫有詩云:“仙華杰出最怪異,望之如云浮太空。”故仙華山又有“第一仙峰”之稱。

  三、會稽山脈
  會稽山位于紹興縣南部、諸暨東部、嵊縣西北部,為浦陽江和曹娥江的分水嶺。山地呈南西—北東走向,是紹興市地形骨架的脊梁。組成山體的巖石主要是中生界火山熔巖與碎屑巖,山地內部也有粉砂巖、泥巖等分布。主峰東白山在諸暨、嵊縣、東陽三縣交界處,為紹興市最高峰。從東白山沿主脈向東北延伸,山勢漸低,最后沒入紹虞水網平原,出露的山峰成為平原上的孤丘。著名山峰還有西白山(1095.7米)、南園尖(1090莫)、棕櫚尖(1028米)等。
  1、東白山
  東白山位于東陽市虎鹿鎮(zhèn)境內,屬會稽山脈南麓,北界諸暨東接嵊州。主峰古稱“太白”,海拔1194.7米,是東陽市的最高峰,也是會稽山脈的主峰。巍巍軀貌,呈現東南奇觀,可算是浙東群山之雄。相傳,唐代大詩人李白曾登臨此山所以又叫做“太白山”。
  2、西白山
  西白山舊稱太白山,因傳說李太白云游此處而得名,其主峰海拔1094.6米,為嵊州第一高峰,是長樂江的支流雅張江的發(fā)源地。

  四、四明山脈
  四明山位于嵊州市東部、新昌東北部、上虞東南部,為曹娥江和甬江的分水嶺,山地作南西—北東走向,山體主要由火山熔巖和碎屑巖組成。四明山地受曹娥江東側支流的切割,自南而北分五路,分別為沙溪、上東江、里東江、隱潭溪、下管溪的分水嶺。
  主峰四明山位于嵊州市四明鄉(xiāng)東北部,向北2公里為撲船山。主脈山麓線邊界清晰,自西南而東北綿延于嵊縣、新昌、奉化、上虞、余姚、鄞縣之間,山體主要高度為600~800米。山頂起伏和緩,四周邊緣陡峻,猶如浙東的天然屏障,歷來是軍事要沖,為浙東老革命根據地之一。
  1、四明山
  四明山又稱金鐘山,位于嵊州市四明鄉(xiāng)東北部,主峰海拔1017米。因其大俞山峰頂有個“四窗巖”,日月星光可透過四個石窗洞照射進去,故稱“四明山”。
  2、撲船山
  撲船山位于四明山北3公里,海拔1021米。撲船山遠望如同一艘倒扣的船。撲船山峰不突出,四周高山環(huán)抱,且只高出四明山幾米,因此歷來以四明山(金鐘山)為四明山脈的主峰。
  3、三尖山
  三尖山是四明山地第三高峰,主峰海1000米。三尖山不但兼具四明山的視野開闊和撲船山的松林遮陽擋風的優(yōu)點,而且是四明諸峰中離公路步行時間最短的。三尖山在嵊州的名氣,并不遜于四明山和撲船山。
  4、青虎灣崗
  青虎灣崗形為等高的“雙子峰”(其中東北峰頂有廢崗樓),是余姚市第一高峰,也四明山脈寧波地區(qū)境內第一高峰,海拔979米。周圍姊妹峰有:小長灣(966米)、雙尖崗(921米)、長灣頭(917米)。
  5、黃泥漿崗
  黃泥漿崗海拔976米,位與余姚奉化之界,為奉化市第一高峰,也是寧波地區(qū)第二高峰。
  6、秀尖山
  秀尖山,又名小青山,海拔975米,位于余姚、奉化之界,為寧波市第三高峰。秀尖山為奉化江(剡江)之最遠之源,峰頂有測繪標志。秀尖山頂相對突兀,視野開闊,可謂一尖獨秀。可眺望長灣頭(917米)、小長灣(966米)、雙尖崗(921米)、青虎灣崗(976米)等諸峰。
  7、雪竇山
  雪竇山位于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鎮(zhèn)西北,海拔800多米,有“四明第一山”之譽。山上有乳峰,乳峰有竇,水從竇出,色白如乳,故泉名乳泉,竇稱雪竇,山名亦因此得名。風景區(qū)包括溪口鎮(zhèn)、雪竇山、亭下湖三部分,有千丈巖、三隱潭瀑布,妙高臺、商量崗、林海等景觀。

  五、天臺山脈
  天臺山位于新昌東部和南部、嵊縣南部,是曹娥江、甬江和靈江的分水嶺。天臺山屬仙霞嶺分支,山地呈南西—北東走向,平均海拔500米以上,組成山體的巖石以火山巖為主。 天臺山主脈沿北東方向延伸,經新昌、寧海、奉化三個縣界,折轉至鄞縣東南部到穿山半島,入海后形成舟山群島。天臺山地受曹娥江上游支流的切割,自西南而東北分四路,分別為長樂江、澄潭江、新昌江、黃澤江、沙溪的分水嶺。
  天臺山的山名,始見于南北朝陶弘景《真誥》:“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頂對三辰,當牛女之分野,上應臺宿,故名天臺。”天臺山是名僧濟公的故鄉(xiāng),佛教天臺宗的發(fā)祥地。
  1、華頂山
  華頂山海拔1098米,為天臺山脈第二高峰,傳統(tǒng)意義上的天臺山脈主峰。身臨絕頂向遠處眺望,能看到八大山峰,層層圍裹,像八瓣蓮花,華頂之說由此而來。峰頂四周常有濃云翻滾,有時云霧籠罩之下,咫尺難見。有名勝“華頂歸云”,產名茶華頂云霧。
  2、蒼山
  蒼山海拔1113.4米,為天臺山脈第一高峰。
  3、菩提峰
  菩提峰位于位新昌縣小將鎮(zhèn),海拔996米,為新昌縣第一高峰,天臺山脈在紹興地區(qū)最高峰。山巔有石似佛,故名,山頂埋有“紹興之巔”條石。
  4、茶山
  茶山古稱蓋蒼山,位于寧海縣城東北,主峰大摩柱海拔872.6米,為寧海縣東部之最高峰,象山半島最高峰。旁有姐妹峰大丹山(865米)。山脈由西向東,綿亙岐展,正峙于蛇蟠洋和象山港之間。自古就產列為貢品的高山云霧茶。
  5、天姥山
  天姥山位于新昌縣南,由撥云尖、細尖、大尖等群山組成。主峰拔云尖,又名筆架山,海拔818.1米。天姥山不僅得名來自‘王母’,而且以高雅文化名山著稱,屬道教第16和60福地。

  六、大盤山脈
  大盤山連接天臺、括蒼、仙霞嶺、四明等山脈,為錢塘江、曹娥江、椒江和甌江部分支流的源地和分水嶺,西南段位于磐安、東陽、永康和義烏南緣。
  1、大盤山
  大盤山位于磐安縣大盤鎮(zhèn),主峰大盤頂海拔1246米,為一死火山,山頂有俗稱天池的火山湖。自古以來,一直流傳著“大盤山脈連九州(指杭州、蘇州、湖州、婺州等),水系通天臺、仙居、縉云、永康、東陽等五縣”之說。
  2、清明尖
  清明尖又名青梅尖,形似金字塔。與仙居、縉云相鄰,海拔1314米,號稱“浙中第一峰”。動植物資源豐富,有“野生動物之天堂,珍稀藥材之寶庫”的美稱。
  3、棋架山
  棋架山海拔1073米,大盤山脈第三著名的山峰。
  4、鞍頂山
  鞍頂山海拔834.3米,然而“一腳踏三州”,是金、紹、臺三州的分界處。山頂有“天池”三州潭、“天龍寺”等景點。“鞍頂云霧茶”是貢茶“婺州東白”中的上品。

  七、千里崗山脈
  千里崗山脈斜貫浙西中部,西起馬金嶺,沿淳安、開化界南行,經磨心尖北折,又沿淳安、常山、衢州界至三井尖,再沿淳安、建德界向東北行,直至里尖塢一線。千里崗系懷玉山東延南支,呈北東~南西展布,構成淳安與建德邊境的天然屏障。平均海拔800米,長達100多公里。
  千里崗為武強溪與常山溪、衢江之分水嶺。主要山峰有:白石巖、紫高尖、黃巖尖、里尖塢、千坑尖、山羊塢尖、三井尖、水口尖、高山尖、水筧關、黃茅尖、昌灣尖、大洋坪、大尖背、大角老塢、松塢尖、曲源山、磨心尖、白石尖等。
  1、磨心尖
  磨心尖位于淳安縣白馬鄉(xiāng)與楓樹嶺鎮(zhèn)交界處,因山尖形似磨心而得名。磨心尖海拔1522.5米,千里崗山脈的主峰,也是淳安縣第一高峰。
  2、白石尖
  白石尖,古名白馬山,海拔1453.7米,為開化縣最高峰,光緒《開化縣志》載:“下有凹如馬狀,故名,亦名白石尖。”白石尖東l公里為曲源山(1454.6米)。
  3、紫高尖
  紫高尖位于淳安縣富文鄉(xiāng)與建德交界處,海拔1018米。山峰、山脊由志留系唐家塢組紫紅色砂巖組成,故稱紫高尖。山勢峻峭,山坡陡峻成崖。

  八、白際山脈
  白際山脈屬于天目山脈向西南延伸部分。東北端在歙縣竹鋪鄉(xiāng),與天目山脈交會;西南抵休寧縣嶺南鄉(xiāng)與五龍山脈相接,全長105公里,脈寬約10公里。最高峰擱船尖,海拔1481米,位于歙縣與臨安交界處。千米以上的峰巒還有嘯天龍(1396米)、白際嶺(1208米)等10余座。
  1、擱船尖
  擱船尖位于歙縣金川鄉(xiāng)境內,與臨安、淳安兩縣交界,主峰擱船尖海拔1481米,為白際山脈主峰。民間稱為六甲嶺上,有三十六道天門坎,當地人稱石門。曾經是陳碩真、方臘、朱元璋明教農民起義的原浙西總壇圣地,是世界上唯一僅存的摩尼教(明教)總壇遺址,以船隱其教義而命名。據考證是《倚天屠龍記》歷史故事原型發(fā)生地——光明頂。
  2、嘯天龍
  嘯天龍位于淳安浪川鄉(xiāng)連嶺村,海拔1395.7米,為浙、皖名山。由震旦系砂巖組成山體,主峰高大奇特,地勢高聳。相傳明太祖朱元璋曾駐兵于此,有“躲風石”遺跡。
  3、古田山
  古田山因其山畔有田,山中深處有古森林,林中有古田廟,故名古田山。天然次生林發(fā)育完好,有“浙西興安嶺”之稱。古田山山勢由東向西延伸至江西省境內,最高峰青崗尖海拔1257m,水流經蘇莊折入江西省境樂安江,流入鄱陽湖,再匯入長江水系。
  4、金紫尖
  金紫尖原名金紫峰,在淳安縣東北25公里處,海拔1450.8米,也屬昱嶺山脈。《嘉靖淳安縣志》記:“中峰有圓石,起數十丈,光瑩無草木,其旁兩峰若俯,每旭日照灼,則有金紫閃爍之色。”山因而得名。金紫尖內有九龍瀑,跌宕多折,蔚為壯觀。
  5、白際嶺
  白際嶺橫桓浙皖邊界,海拔1208米,北是屯溪,南是開化、淳安,素有第二個清涼峰之稱。相傳朱元璋帶兵由浙入徽地,越人共迎,在徽開古道最高處苦等數日不至,因而取名叫白接嶺,后因口誤而改叫白際。

  九、括蒼山脈
  括蒼山雄居臨海市境西南部,為靈江水系與甌江水系分水嶺。其脈由浙南洞宮山向東北延伸而來,自仙居縣西南端劫賊巖崗逶迤而來,蜿蜒向東折北,在臨海市與仙居縣交界處蟠結成主峰米篩浪。括蒼山系帶狀中山,共有千米以上峰巒150多座,《唐六典》列江南道名山之一。主干山脈呈北東—南西走向,支脈展布仙居、臨海、黃巖、永嘉、縉云諸縣(市、區(qū)),余脈伸展至三門灣以南,入海為東磯列島。
  1、米篩浪
  括蒼山是浙江名山之一,主峰米篩浪海拔1382.6米,系浙江省東南第一高峰。山勢雄拔陡絕,峰巒疊障。山上長年云霧繚繞,盤山公路自白云深處旋繞而下,勝似錦帶飄舞與碧海、藍天相映。峰頂矗立“中國二十一世紀曙光碑”,建有的“括蒼山風力電場”,為全國“四大風力電場”之一。
  2、大洋山
  大洋山位于縉云縣東南,主峰海拔1500.6米,是括蒼山脈最高峰,也是浙江東南沿海的第一高峰。原名大蟬山,蟬為田地之意。山中有石亭、田蟬、鳥外、高宅四大畈,田地萬余畝,大蟬山因此而得名。
  3、大青岡
  大青岡位于永嘉,海拔1270.8米,是永嘉縣第一高峰,也是楠溪江源頭第一高峰,。
  4、南正尖
  南正尖海拔1214米,位于于黃巖富山與溫州永嘉交界處,是臺州第二高峰。

  十、雁蕩山脈
  雁蕩山系綿延數百公里,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為北雁蕩山、中雁蕩山、南雁蕩山、西雁蕩山(澤雅)、東雁蕩山(洞頭半屏山),通常所說的雁蕩山風景區(qū)主要是指樂清市境內的北雁蕩山。
  1、北雁蕩山
  北雁蕩山位于樂清市境內東北部,是全國十大名山之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主峰百崗尖海拔1150米。靈峰、靈巖、大龍湫為全山風景中心。大龍湫瀑布高達190米,直瀉龍?zhí)丁?br>  2、南雁蕩山
  南雁蕩山位于平陽南雁鎮(zhèn),主峰九峰尖,海拔1237.3米,山頂有泥塘沼澤,秋冬大雁在此棲息,且與北雁蕩山遙望相對,故名。
  3、西雁蕩山
  西雁蕩山(澤雅)位于溫州市甌海區(qū)澤雅鎮(zhèn)。主峰崎云山位于瑞安、青田、甌海交界,海拔1052米。區(qū)內景觀以群瀑、碧潭、幽峽、奇巖為特色,有金坑峽、七瀑澗、高山角、珠巖、西山、龍溪、崎云、五鳳八大景區(qū)。
  4、中雁蕩山
  中雁蕩山原名白石山,位于樂清市白石鎮(zhèn)。轄玉甑、西漈、三湖、東漈、鳳凰山、楊八洞、劉公谷等七大景區(qū)。白石湖、龍山湖、鐘前湖合稱“三湖”,高峽平湖,峰巒倒影,而為中雁蕩特殊景觀。主峰玉甑峰海拔598.3米,是一座天然演變形成的凸峰。
  5、東雁蕩山
  東雁蕩山又稱半屏山景區(qū),位于溫州甌江口外的洞頭縣,最高點煙墩山海拔391.8米。民謠日:“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臺灣,一半在大陸”,大陸半屏即為此。有目前全國最長最大的海上天然巖雕。
  6、金雞山
  金雞山海拔1320.7米,是瑞安市第一高峰,也是雁蕩山脈第一高峰。遙望主峰,宛如一老者披巾端座,故得名“巾子山”,諧名金雞山。奇峰巧生,峽谷幽深,云海變幻莫測,素有“江南小黃山”之美譽。
  7、棋盤山
  棋盤山坐落于平陽縣順溪鎮(zhèn),海拔1231.7米,屬南雁蕩山,是平陽縣的第一高峰,亦是平陽縣與蒼南縣的界山。

  十一、洞宮山脈
  洞宮山脈位于浙江省南部、浙閩邊境,為武夷山余脈。從福建省進入浙江后,向東延展,呈西南——東北走向。山脈總體山勢較高,大部分海拔在1000~1500米之間,東西長約100公里,南北寬約30公里。洞宮山為甌江干流大溪與支流小溪的分水嶺。主峰百山祖,支脈向四周延伸,起伏綿亙在龍泉、景寧、云和、青田及蓮都等市縣區(qū),最高峰是黃毛尖。
  1、黃茅尖
  黃茅尖位于龍泉市龍淵鎮(zhèn),海拔達1929.0米,是洞宮山脈的最高峰,也是江浙皖滬地區(qū)的最高峰。因峰頂高峻,遍長茅草而得名。上頂有石碑,上刻“江浙第一峰”。
  2、百山祖
  百山祖位于浙江省麗水市慶元縣,屬武夷山系洞宮山脈,海拔1856.7米,為浙江省第二高峰。
  3、上山頭
  上山頭,又名最上山,為景寧縣內最高峰,屬洞宮山脈右支主峰。有二峰,俗稱馱尖和細尖,馱尖海拔1689.1米,細尖海拔1549米。
  4、白云山尖
  白云山尖位于景寧縣,處浙、閩二省交界地,海拔1601米,為浙江省內第7高峰。山高林茂,氣候怡人,登瞭望臺,可雄視浙閩兩省四縣。
  5、香爐尖
  香爐尖位于慶元縣與福建省政和縣交界地,海拔1598米,也是政和縣第一峰。
  6、金子峰
  金子峰位于慶元縣城西,海拔1563.2米,松源溪縱貫其中。有巾子祥云、龍源探秘、山岱幽居、梅嶺果香、栗林秋色、濕地雀影、林海奇松、大洋消夏、百丈龍湫、竹徑尋幽十大景觀。
  7、八面湖
  八面湖位于青田縣章村鄉(xiāng),主峰1389.0米,為青田縣第一高峰。
  8、龍隱洞
  龍隱洞位于青田北山鎮(zhèn),浙江第25峰(1291米),屬洞宮山脈。 

  十二、仙霞嶺山脈
  仙霞嶺位于浙江省西部,東起衢州、金華、麗水三市交界處,西延浙江、江西、福建三省交界處。長約100余千米,主峰大龍崗海拔1503米。辟有著名仙霞古道,有仙霞關、楓嶺關等關隘。仙霞關始建于北宋時,稱為“東南鎖鑰”和“入閩咽喉”,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楓嶺關是浙江五大名關之一,是浙西第一重要門戶。
  1、九龍山
  九龍山位于遂昌西南部,主峰1724.2米,是仙霞嶺山脈最高峰,也為浙江省第四高峰。1983年建立自然保護區(qū),內有四洲蘭、龍井、十八羅漢、飯蒸壇、八仙釣臺、大巖、石門等景點。
  2、白馬山
  白馬山位于遂昌縣城西,主峰海拔1621米。山勢巍峨聳立,四季景色秀麗多姿,素有“浙南廬山”之稱。
  3、藥王山
  藥王山位于衢州市衢江區(qū)南部,主峰水門尖海拔1452.6米。相傳炎帝在此采藥,留有“神農谷”、“神農煉丹”古跡;后有李時珍、扁鵑、華陀等相繼在此采藥、居住、留有“藥王居”遺跡,故得名“藥王山”。
  4、江郎山
  江郎山位于江山境內,海拔824米,郎峰絕對高度369米,亞峰312米,靈峰358米。三峰拔地而起,狀若天柱,為“中國丹霞第一奇峰”。石峰構成的一線天長,被地質專家勘定為“全國一線天之最”。徐霞客曾三顧江郎,感嘆江南眾山“不若此峰特出眾山之上,自為變幻,而各盡其奇也。”
  5、爛柯山
  爛柯山又名石室山、石橋山,位于衢州市。此山黛峰翠嶂,景極幽邃,被譽為“圍棋仙地”。西臨烏溪江,海拔164米。山明水秀,風景優(yōu)美,道書中稱它為“青霞第八洞天”。

  十三、其他著名山峰
  1、牛頭山
  牛頭山自然保護區(qū)位于武義縣西南山區(qū),最高峰牛頭山1560.2米,是金華市最高峰,也是浙中第一高峰。
  2、黃塔頂
  黃塔頂位于蘇浙皖三省交界處,屬于天目山余脈,海拔611.5米,它是浙江省的最北端,也是蘇南第一峰,江蘇省第二高峰。
  3、弁山
  弁山又名卞山,在湖州城西北9公里,雄峙于太湖南岸,主峰名云峰頂,海拔521.5米。弁山以分水線為界,西北屬長興縣。弁山為天目山余脈,為湖州的主山,素稱“吳興富山水,弁為眾峰尊”。項羽起兵江東時,弁山是駐兵之所。
  4、普陀山
  普陀山位于舟山群島,最高峰佛頂山,海拔292.0米。形似蒼龍臥海,面積近13平方公里,沈家門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國”、“南海圣境”之稱,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國家5A級旅游風景區(qū)。普陀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成為馳譽中外的旅游勝地。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浙江70座千米高峰
浙江千米以上山峰
中國地理之地形地理第23篇:華東30大山脈2
中國最美山峰(100座)之一
浙江15座大高峰,浙江有名的高山,處處好風景
高清3D地圖,看中國34個省份最高峰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涿州市| 杭州市| 临西县| 始兴县| 南安市| 广平县| 比如县| 宝兴县| 沙洋县| 鄂托克旗| 东乡族自治县| 苍梧县| 永清县| 贵德县| 徐汇区| 日土县| 东辽县| 曲水县| 正定县| 登封市| 清镇市| 四子王旗| 桦甸市| 万宁市| 抚宁县| 清丰县| 九龙坡区| 沙河市| 新营市| 丹阳市| 南康市| 荣昌县| 珠海市| 加查县| 华阴市| 永年县| 昌吉市| 华宁县| 丹巴县| 日土县| 日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