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交替對糖友最大的影響,就是寒冷催生高血糖,有許多糖友發現,平時測血糖平穩,但天一冷,治療方案不變,飲食方案不變,卻發現血糖變高了,四季當中冬季血糖水平最高,從而造成一系列并發癥的高發。
冬季并發癥一旦并發很麻煩,最好的治療辦法就是在它有苗頭的時候就及時遏制住。所以糖友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多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態,出現如下狀況,也許就是身體在發出警醒。
手腳麻木、疼痛、感覺異常
糖友如發現自己有對稱性手足刺痛、麻木,表示可能已發生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若感到一側肢體麻木,周身難以支持,則為腦血管并發癥先兆,有發生腦梗風險。如雙足刺痛,繼而有麻木,則暗示有糖尿病末梢神經炎發生。
汗出異常、皮膚干燥
有些糖尿病病人在平時會出現出汗量過多或過少的現象,或者是上半身出汗,下半身不出汗,或者半身出汗,或者無汗而皮膚干燥,這種出汗異常現象提示自主神經功能發生紊亂,引起了汗腺分泌異常,是自主神經功能受到了損傷,可能是發生了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
患上糖尿病之后,病人的抗病能力會降低,也會對皮膚造成一定的損傷,很有可能會出現皮膚干燥和皮膚瘙癢以及皮膚脫屑、色素沉著等皮膚問題,當出現這些皮膚問題的時候,可能提示出現了糖尿病皮膚并發癥。
視物變形、視力減退甚至失明
眼睛,視力模糊、眼底出血、眼外肌麻痹、突然上眼臉下垂、頭痛、頭暈等癥狀都是糖尿病眼病的預警信號。眼部病變主要由于血糖長期控制不好,對血管和視神經造成損害。
長期高血糖引起眼底微血管病變導致多種眼疾,如白內障、眼底出血、視網膜脫落等,表現為視物模糊、眼前出現黑點或有飛蚊癥、視物變形或復視等,隨著病情的進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視力減退、甚至失明。當患者出現上述癥狀時,提示可能出現了糖尿病眼病(主要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尿中有泡沫,經久不散
當尿中的糖分、蛋白含量增加,使得液體表面張力升高,尿液張力升高,從而出現泡沫尿。如果泡沫尿長期不散去,一定要去做尿蛋白肌酐比檢查,有助于早期發現糖尿病腎病。
出現心悸、胸悶、心前區不適
心血管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也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大約3/4的糖尿病患者最終死于心血管并發癥。
需要警惕的是,糖尿病患者由于感覺神經受損,在發生心絞痛、急性心梗時,往往沒有明顯的疼痛癥狀,只是表現為胸悶、憋氣、心悸、頭暈、乏力,活動后癥狀加重。頭暈、心慌、胸悶。這些表現提示糖友可能有了心血管并發癥。另外,糖尿病患者還可能出現血壓上升的現象,這主要是由于血糖上升,會導致血容量增多,血壓也隨之升高。
因此,當患者出現上述癥狀時,一定要警惕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問題。
口腔感染
糖尿病患者的小血管病變和神經病變使口腔容易感染。常見信號有:口腔燒灼感、口腔黏膜干燥、典型患者可見牙齦紅腫、牙周組織水腫、牙周袋形成、牙齒疼痛、松動、脫落等。
胃腸道癥狀明顯、呼氣帶爛蘋果味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糖尿病急性并發癥。這種病人由于自身胰島素缺乏,機體不能利用葡萄糖,于是就轉而通過分解脂肪來獲得能量。脂肪在分解過程中會產生酮體,大量酮體在體內積聚,使病人出現惡心、嘔吐、腹痛、頭暈、意識障礙等癥狀,呼出的氣體帶有爛蘋果味(丙酮的氣味)。
糖友出現并發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血糖高,所以糖友們在冬季一定要把血糖控制平穩:
保暖防寒:氣溫降低使交感神經興奮,刺激腎上腺素分泌增多、肝糖輸出增加,肌肉對葡萄糖攝取減少,使血糖上升;另一方面,寒冷刺激皮膚感受器,引起血管收縮,皮膚血流量減少,能量的散失減少,使血糖上升。所以糖友無論在室內室外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堅持運動鍛煉:秋冬季節氣候變冷,大多數糖友都待在溫暖的室內,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往往減少外出運動,有氧運動也減少,能量儲存過多,從而導致體重增加,胰島素抵抗明顯,這些原因都引起血糖升高,尤其是餐后血糖升高,所以建議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堅持運動鍛煉。
注意控制飲食:冬季氣溫下降,為了抵御寒冷,人們也往往吃得多,再加上我們傳統文化中有秋冬季進補的習慣,必然增加了熱量的攝入;秋冬季節水果及各種堅果上市,吃的零食也可能增多,均能導致每天的總能量超標,使得血糖升高。因此,在冬季,糖友更要注意控制飲食,食譜應該是多種多樣,少吃多餐,多食富含膳食纖維的食品,進食零食時需要根據各種零食所含能量,按食品交換份法來安排,保證每天能量攝入不超標。
預防感染性疾病: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的高發季節,糖尿病病人抵抗力差,容易發生感冒而誘發呼吸道感染;糖尿病并發周圍神經病變時可能因為烤火取暖、熱水泡腳等而燒傷或燙傷,也很容易造成感染。而感染性疾病會使機體出現應激狀態,是引起血糖升高甚至誘發酮癥酸中毒的重要原因。因此為了避免受涼感冒引發呼吸道疾病,盡量避免去人多而空氣不流通的地方;居室經常通風,但室溫不宜過低;平時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注意保暖并隨時增減衣物,天冷出門前戴好口罩、帽子。御寒取暖,小心燒傷,有用熱水泡腳習慣的糖友,注意測試水溫,避免燙傷。
適當調整降糖藥劑量、品種及給藥方式:對于調整生活方法后,血糖仍波動較大的糖友,應及時監測3天7個點的血糖,在醫生的指導下,適時調整降血糖藥物劑量、品種和給藥方法以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