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覺得會吃動物的植物很恐怖,其實這都是源于我們不了解,對未知的東西的恐懼罷了??赡苣悴恢?,你身邊就有著很多吃蟲植物,只不過你不留意罷了,假如你用心去了解的話,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哦。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我們常見的一些食蟲植物。
植物中也有吃蟲子的種類
食蟲植物是一種會捕獲并消化動物而獲得營養(非能量)的自養型植物。食蟲植物的大部分獵物為昆蟲和節肢動物。其生長于土壤貧瘠,特別是缺少氮素的地區,例如酸性的沼澤和石漠化地區。
能夠吸引和捕捉獵物,并能產生消化酶和吸收分解出的營養素的食蟲植物分布于10個科約21個屬,有630余種。此外,還有超過300多個屬的植物具有捕蟲功能,但其不具備消化獵物的能力,只能被稱之為捕蟲植物。某些豬籠草偶爾可以捕食小型哺乳動物或爬行動物,所以食蟲植物也稱為食肉植物。
食蟲植物都有哪些呢?
捕蠅草
捕蠅草屬(Dionaea)屬于茅膏菜科,全屬僅1種,既捕蠅草 Dionaea Muscipula,但有較多的栽培變種,原產美國卡羅萊納州,多生于濕地或沼澤中。捕蠅草的捕蟲夾具有活動能力,捕蟲過程非常具有趣味性,深得人們的喜愛,已成為國內最受玩家寵愛的食蟲植物品種。捕蠅草的捕蟲過程大概是所有食蟲植物之中最為奇特,捕蟲機制最為復雜。捕蠅草的捕食構造是由一左一右對稱的葉片所形成的夾子,這個夾子狀的構造是由葉子特化而來的,至于連接捕蟲器葉片狀的構造是葉柄。捕蟲夾上的外緣排列著刺狀的毛,乍看之下很銳利,會刺人,但其實這些毛很軟。這些毛的功能是用來防止被捕的昆蟲逃脫。
茅膏菜
茅膏菜屬植物食蟲植物之一,為茅膏菜科,茅膏菜屬(Drosera)植物,約有100種,分布于大洋洲、北非、歐洲、美洲、東南亞及澳大利亞,少數分布于寒帶。中國有6種,除1種產于東北外,其余均產于長江以南各省、區及臺灣省等沿海地區。茅膏菜也是一種食肉性植物。茅膏菜有明顯的莖,莖部長有細小的腺毛,腺毛可以產生一種粘性液體。茅膏菜就是利用這種粘性液體來捕捉昆蟲。
豬籠草
豬籠草是有名的熱帶食蟲植物,主產地是熱帶亞洲地區。豬籠草擁有一幅獨特的吸取營養的器官——捕蟲囊,捕蟲囊呈圓筒形,下半部稍膨大,因為形狀像豬籠,故稱豬籠草。在中國的產地海南又被稱作雷公壺,意指它像酒壺。這類不從土壤等無機界直接攝取和制造維持生命所需營養物質,而依靠捕捉昆蟲等小動物來謀生的植物被稱為食蟲植物。豬籠草的捕蟲囊內有蜜腺能分泌蜜汁引誘昆蟲,昆蟲進入捕蟲囊后,囊蓋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合上,但是捕蟲囊的囊口內側囊壁很光滑,所以能防止昆蟲爬出。
瓶子草
瓶子草(Sarracenia)屬于瓶子草科瓶子草屬植物,本屬植物原產西歐、北美和墨西哥等地。因為它們的筒狀葉內能分泌消化液,與其貯藏的雨水相混可促使陷入筒內的昆蟲潰爛。也就是說,它們是用葉子來捕捉和消化螞蟻、黃蜂等昆蟲的。紫瓶子草的解剖結構瓶子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從地下莖的生長點蓮座狀長出瓶子般的葉,葉子分為具補蟲功能的補蟲葉,以及無補蟲功能的劍形葉。
毛氈苔
毛氈苔屬茅膏菜科,主要生長于潮濕多沼澤地區的沙質酸性土壤,花小,白色或淡粉紅色,直徑最大1.25厘米,葉緣、扁平,葉表面布滿一層具腺體的毛,腺體會分泌一種吸引昆蟲的黏性物,當昆蟲被吸引前來取食時,即被葉面上可彎曲的觸毛所捕獲,隨即葉席卷,觸毛分泌酵素將其消化后,葉又張開再布羅網。
捕蟲蓳
捕蟲蓳是有著柔美氣質的小型食蟲植物,葉片就象是一朵永遠盛開的花朵一樣的美麗,葉片上面布滿能分泌粘液的腺體,當有小昆蟲靠近,能象粘紙一樣把昆蟲粘住,并消化吸收。捕蟲堇的艷麗花朵,易于招引昆蟲,當飛來的昆蟲落到葉片上時,就會被粘液粘住。當然被粘住的昆蟲不甘心束手就擒,它會拼命地掙扎,于是葉緣便向內卷曲,把它包裹在里面而無法逃脫。這樣,昆蟲就落入了捕蟲堇的魔掌。
貍藻
貍藻屬(Utricularia)中最具代表性的水草。植物體翠綠或黃綠色,它有長達100㎝以上的柔細的主莖軸,再由莖軸兩旁長出分枝以及在分枝長出美麗的羽狀針形裂葉。其補蟲囊顏色通常是綠色至黃綠色,可捕食并消化水中微生物。由于它的羽狀針形裂葉密生而細長,草姿優美,故是很適合用作水草造景的貍藻品種,但種植時必須設法將底莖固定。能適應水族缸的環境,而且成長快速,短期內便可能占滿水族缸,因此必須定期修剪。
綿地羅
綿地羅為茅膏菜科植物錦地羅的去花莖的全草。是一種食蟲植物,它常常生長在草地上或者潮濕的巖面,沙土上。錦地羅的葉呈蓮座狀平鋪地面,寬匙狀的葉,邊緣長滿腺毛,待昆蟲落入,腺毛將蟲體包圍,帶粘性的腺體將昆蟲粘住,分泌的液體可分解蟲體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然后由葉面吸收。雙子葉植物綱五椏果亞綱的一科。
土瓶草
土瓶草:又稱澳大利亞瓶子草。土瓶草科Cephalotaceae唯一的種,原產于澳大利亞西南部。多年生草本,有短的木質地下莖?;ǖS色,其下位葉瓶狀,用以捕捉昆蟲。被動囊袋捕蟲。囊蓋不能動作。囊袋和蓋在強日照下呈紫紅色,囊蓋上有透明窗吸引昆蟲。袋內 部有腺體,袋口滑溜,昆蟲停留在袋口外緣上很容易失足掉入袋內,被袋內的液體淹死而被消化液所消化分解。
挖耳草
挖耳草,異名蕓香草、毛葉草(《滇南本草》),野煙葉、野思草(《草木便方》),野煙(《分類草藥性》),倒提壺(《中藥形性經驗鑒別法》),金挖耳(《四川中藥志》),野葵花、六氏草、毛葉蕓香草、野朝陽柄(《云南中草藥》)。為菊科植物煙管頭草的全草。貍藻科,一年生草本。具不明顯匍匐枝,地下枝上具葉器;全株無綠色葉片,不營光合作用;捕蟲囊著生于葉器和匍匐枝上,球形,壓扁,捕食濕土地中微小動物??偁罨ㄐ蛄⒂诘孛妫~褐紅色,花黃色。常生于濕草地。我國東南、西南諸省有分布。
來源:植物燈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