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凈率估值法
計算方法:
市凈率=股價/每股凈資產
內涵:
市凈率估值法又叫做PB估值法,其中P表示股價(price),B表示賬面價值(book value),又叫做每股凈資產。用市凈率來計算股票估值,本質邏輯是如果一家公司的凈資產(也就是廠房、設備、存貨這些東西)越高,創造價值的能力也應該越強,那么股價也應該更高。
如果我們可以把一只股票的賬面價值(每股凈資產)看作是市場價值(股價)的底線,根據市凈率估值法計算出的結果:
當市凈率<1,表示公司股價低于賬面價值,股票處于低估位置;
當市凈率=1,表示公司股價等于賬面價值,股票估值相對合理;
當市凈率>1,表示公司股價高于賬面價值,股票處于高估位置;
市凈率是最好算的了,就拿招商銀行舉例吧,最新業績報告顯示每股凈資產為22.30元,而某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位36.06元,計算出市凈率(PB)=36.06/22.30=1.617倍。
一般來說,像鋼鐵、有色、采掘這類資產規模較大、經營穩定、業績帶有周期性的行業,更多采用市凈率估值。房地產行業本身也有周期屬性,但是因為國內的房企業績實在太猛,都用白馬股的PEG法來估值了。銀行業大部分利潤是來自于貸款等高流動性資產,本身就是按照市場價值計算,所以市凈率通常是最常見的估值手段。
目前在A股上市的35只銀行股,大部分市凈率都低于1倍(破凈),這和當下整體經濟形勢有關,銀行業作為離錢最近的行業,對于經濟發展狀況的敏感程度也更高,還有就是央行不斷引導市場利率下行,傳統銀行的息差收入也會大大減少。目前市凈率大于1的銀行股一共有10只,除了7只次新銀行外,剩下的三只寧波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都是零售銀行。
所以在用市凈率對于銀行股估值時,銀行股的基本面是首要因素。招商銀行的歷史最低估值在1.1PB附近,平安銀行轉型做零售之后,最低估值也沒有擊穿過0.8PB,我估計這次跌到1PB就差不多了。
市銷率估值法
計算方法:
市銷率(PS)=總市值/最近四個季度營業收入=股價(price)/每股銷售額(sale)
內涵:
市銷率的內涵是為了獲得公司一塊錢的收入需要付出的價格,市銷率越低,公司會被低估。
市銷率和市盈率其實很像,前者是用市值除以收入,后者是市值除以凈利潤。由于A股一直以來都有“業績為王”的說法,大家都不太關心一家公司收入有多少,只關心到底賺了多少錢。那些虧損企業別說投資價值,連上市資格都沒有。隨著科創板的開設,虧損企業也有了上市途徑,市銷率估值法也逐漸被大家所重視。
市銷率的計算方法也不難,以浪潮信息(30.39,-0.69%)為例,當日收盤市值385億元,2019年前三個季度總收入382億,2018年第四季度收入為133(469-336)億,由此可以計算出,浪潮信息今天收盤的市銷率為385/(382+133)=0.75倍。
市銷率通常用來給具有成長性卻不賺錢(微利)的行業進行估值,周期股、白馬股等都不太適合。用市銷率估值的優點在于,收入不會像凈利潤那樣容易劇烈波動,收入作為其他數據的源頭,更不容易被操縱。但是市銷率本身也有缺陷,因為不同企業的成本控制能力是不同的,這時候還需要引入凈利潤率指標來輔助我們判斷。
我們把市銷率的計算公式做一個簡單變形
∵ 市銷率=總市值/營業收入
∴ 市銷率=總市值/營業收入*凈利潤/凈利潤
∴ 市銷率=總市值/凈利潤*凈利潤/營業收入
∴ 市銷率=市盈率*凈利潤率
∴ 市盈率=市銷率/凈利潤率
也就是說,在市盈率保持不變的前提下,市銷率越低,凈利潤率也越低。對于新興行業的企業來說,最重要的不是通過控制成本提高凈利潤率,而是要盡可能擴大營收,搶占市場份額,這一點各位老鐵不要本末倒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