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顧點點 來源:卡娃微卡 ID:kawa01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讓人詫異的新聞,日本有個10歲的男孩,因為不愛寫作業,所以就退學回家做起了直播,當起了網紅。而他的父母竟然也同意了,表示尊重和鼓勵孩子的選擇,退學就退學吧。大家覺得匪夷所思,一個連小學都沒畢業的孩子,即使現在當網紅賺到了錢又怎么樣呢?他的一生還很長,錢隨時可以賺,但學校卻不是隨時可以上。孩子一時不想讀書可以理解,但父母卻放任他輟學,等以后孩子長大了,不知道會留下多少遺憾和悔恨。孩子年紀小的時候,經常會有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有些很美好卻很不現實,作為父母,如果一味地放任孩子這樣成長,孩子只會走越來越多的彎路。意思就是說小時候不刻苦勤奮讀書,等到將來必定會有后悔的時候。孩子不愛讀書,不想寫作業是很正常的事情,大人不也經常不想上班嗎?如果僅僅因為孩子不想讀,就放任他輟學,是最愚蠢的父母才會做的事。當你的孩子輟學以后,意味著他失去了基礎教育,失去了學習的機會,失去了和同齡人交流的時光,影響的不只是他的知識儲備,還有他的邏輯能力和思考水平。而這種水平往往決定了他以后成為什么樣的人,做什么樣的工作。馬云大學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是老師,即便他現在已經是億萬富翁了,他仍然還很重視著孩子的教育工作,在演講的時候多次說教育就是未來。很多孩子異想天開,覺得自己不讀書也能出人頭地,比如去當網紅,去直播,在網上嘩眾取寵,不需要多少文化,只需要包裝自己的臉。
可是即使他當網紅賺錢了,“沒文化”的標簽也將伴隨他一生,他一開口,別人就知道他肚子里有多少墨水。這種文化的自卑感是永遠也不會消失的。更現實的問題是,大多數人都是普通家庭的孩子,輟學后,只能靠苦力賺錢。他們將來一定會后悔:為什么當初自己不好好讀書?如果自己努力讀書,是不是會有不同的未來?所以無論孩子再怎么任性,父母一定不能放任孩子輟學,從小學到大學,每一個階段都有孩子要學習的知識和道理,讓孩子受教育是每位父母要做到的事情。一個人必須知道該說什么, 一個人必須知道什么時候說, 一個人必須知道對誰說, 一個人必須知道怎么說。讓你的孩子從小學會與別人溝通交流,學習如何說話,會讓孩子受益一生。有的孩子比較內向,在學校不敢向老師提問,不敢主動跟同學交流,總是覺得有些膽怯。因為人生來便害怕被拒絕,這是人的弱點之一,所以他們選擇逃避和別人交流。但是逃避從來不能解決問題,小時候養成了逃避的習慣,長大后再改就難了。所以父母應該從小鼓勵他多跟別人說話,讓孩子勇敢地邁出第一步,主動和別人交流,鍛煉孩子的膽量。
當你感到怯懦,不敢主動與人交往的時候,對方也一樣,他們沒有你表面所看到的那么強大與無懈可擊。當孩子害怕的時候,你可以試著讓他跟陌生的孩子說話,邀請他一起玩,或者分享自己的零食,如果被拒絕也不要灰心,讓他再試一次。孩子的膽量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被培養出來的,以后不用你開口,他便會主動地去和別的孩子交朋友,邀請他們來家里玩。只有當孩子善于表達自己的時候,才能自信成長,更好地融入這個社會;而一個常年不愛說話的孩子,會慢慢地喪失與人溝通的能力,患上“社交恐懼癥”。所以很多時候父母需要“逼”著孩子開口,別讓孩子沉默寡言,慢慢地鍛煉出他的膽量,這樣以后在社會中也不會輕易退縮。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禮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學識都重要。一個懂禮貌、有教養的孩子,走到哪里都能受到別人的喜歡,這種教養與財富無關,也與成績無關,只與他在生活中的習慣有關。在地鐵上,一個小女孩不小心打翻了一瓶酸奶,旁邊的媽媽一直教育她“地鐵上不能吃東西”,還讓她自己把地板擦干凈。教養是從小刻在骨子里的品行,有教養的人在與別人相處的時候,總是讓人感覺到舒服,他從來不會使人難堪,也不會故意炫耀自己,盡量不帶給別人麻煩,對所有人都能保持尊重。前幾天在下班路上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老爺爺,他坐在一個小板凳上拉二胡,前面放了一個鐵碗。一位打扮得珠光寶氣的媽媽牽著孩子路過,孩子好奇地問:“媽媽,他為什么在這里拉二胡啊?”媽媽嫌棄地快速拉著他走了:“你以后不好好讀書,就跟他一樣。”作為父母,你的一舉一動都在影響著孩子,當你都不注重教養的時候,孩子長大后也會變成和你一樣的人。當別人夸孩子有教養的時候,夸的其實是他的父母教育得好;當別人在背后說你的孩子沒教養的時候,罵得其實也是父母。把美德、善行傳給你的孩子們,而不是留下財富,只有這樣才能給他們帶來幸福——這是我的經驗之談。
我們都討厭沒教養的孩子,所以無論如何,都不要放任你的孩子去做一個沒教養的人。父母不僅要以身作則,更要時刻教導孩子,去做一個有教養的人。
作者簡介:顧點點,文章首發于公眾號:卡娃微卡(ID:kawa01),千萬女性都在看的家庭美學日刊。轉載請聯系卡娃微卡。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