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這行和其他行業一樣,也遵守“叢林法則”和“二八定律”——成功永遠屬于金字塔頂端那20%甚至比這還少的人,寫作這行,絕大多數人一輩子都是白忙,這些默默無聞的失敗者注定是給別人墊底和陪襯的。
那么,是不是我們就不要寫了?不不不,我們要做的就是:堅持下去,努力成為那20%的人。因為搞寫作的很多,能堅持下來的人卻很少。
寫作必須靠大量的閱讀和訓練,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是,投稿也是一門大學問,我認識很多作者,寫得不錯,但就是不會投稿變現,也不知道怎樣發揮一篇稿子的最大價值。我把我這些年一些投稿心得寫出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退稿不一定是廢稿。
對投稿者來說,遭遇退稿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寫了十多年,我的郵箱里躺著許多廢稿,現在,我基本沒有廢稿了。而且,原來寫的許多廢稿,我后來把它或修改,或把里面的素材加以利用,最后,都變成稿費了。
記住:沒有白寫的字。我十幾年前寫過的東西,讀過的書,它此刻正在偷偷回報我。
黃瓜吊著長,冬瓜躺著長,地瓜埋著長。一本雜志有一本雜志的風格,一個編輯有一個編輯的個人喜好,所以,被編輯退了的稿子不一定就是不好的。有可能是不符合他家調性,也有可能同題材文章剛剛發過一篇,甚至只是編輯個人喜好。
我原來有一篇3000字的愛情稿,被一家雜志編輯說價值觀有問題,后來,我一字未改,投到另一家雜志,結果拿到了900元的稿費,稿費標準比第一家還高。后來,我才發現,第一家雜志是國家級老牌雜志,讀者對像是60后,70后,80后,所以,所有文章都比較保守正統。而第二家雜志,讀者對象基本是90后,他家的編輯基本也都是年輕人,所以,90后有90后的價值觀。
我有一篇文章,是給親子公號寫的,但投了好幾家親子平臺都沒被采用。后來老師點評:文字挺好的,就是沒有感悟和總結,你這篇稿子就是一個怨婦的純吐槽,讀完感覺只是讀了一個故事。親子公號的讀者是家長,你給家長沒帶來啥啟示啊?
一語點醒夢中人,純吐槽?故事?一些收婆媳小三之類的情感號不是專門要這種文章嗎?于是找了個故事號投了,就發表了。
黑貓白貓抓住老鼠是好貓,親子文,故事文,能拿到稿費是真理。
2.想上一個平臺,必須研究他家10篇以上文章。
一定要選對平臺。每本刊物或媒體都有它的側重點和內容要求,在什么樣的山頭唱什么歌。比如《知音》喜歡社會題材,《家庭》則注重婚戀題材,親子文的公眾號也各有特點,有的注重干貨,有的注重趣味,有的喜歡明星的例。沒有目的的盲目投稿肯定采用率不高。這點不必多說,大家應該都懂。
3.多加入一些文友圈。
寫作投稿也是要有資源的。這些文友圈子就是你的寫作資源。
許多人說我沒有資源。當你還是個菜鳥的時候,你必須靜下心來努力修煉自己。只有你自己成為資源了,才會有更有用的資源來找你,才會有和你水平相當或者比你更牛逼的的人來尋找你合作。
當初還是菜鳥的時候,我默默關注了很多大咖寫手,人家當然沒有功夫和我一個新手探討寫作上的事,于是,我翻他們的QQ空間,朋友圈,沿著他們的路子,默默地學,他們在哪個平臺發文,我感覺我也能寫,就也給這家平臺投稿。
后來,慢慢寫出了點名堂,就有編輯約稿了,也有比較牛逼的寫手和我互相探討了。
花錢加入一些寫作訓練營是有必要的。記住,錢可以幫你篩選出那些是高質量的人脈,因為越是牛逼的人,越舍得投資自己。
有時并不只是因為你在訓練營能學到東西,而是這里有高質量的人脈資源,努力學習的氛圍。因為你進入到這個團體當中,這些人一定是跟你共同成長,互助進步的,是可以鏈接合作的朋友,擁有以后,你們是有機會合作的。
在社群里,一定要多分享,'出鏡'越多,分享越多,獲利越多,越付出就越能夠去鏈接人脈。你的分享并不是免費的,長遠來看,它帶給你的長遠影響是無價的。
記住,新媒體時代,被看見,被記住,才有機會,要提高自己辨識度。盡量堅持用一個筆名發稿,打造個人品牌,塑造行業影響力。
4.一稿多投,我不敢發表意見。
一稿多投是不允許的。但據我所知,許多文友都這么干過,甚至有某知名寫作班的老師,公開表明她一稿多投,一篇文章拿到好幾份稿費。報刊和小雜志可以這樣,但在公眾號和大雜志這樣做,會被集體封殺的。
起先投稿的時候,我也做過這樣的事。那時,投出去的很多稿件都泥牛入海,看不到希望,于是我抱著廣撒薄收的心態,用一款很知名的投稿軟件投,一篇稿子投幾十甚至上百家,總有發表的。
到今天,我一直覺得不允許寫手一稿多投是很不公平的,為什么你們平臺就可以每天面對那么多 的稿件任意挑選,而我們寫手就要眼巴巴等著你7天或者一個月?
等一個月后,再投一家?再眼巴巴地等?
為什么不允許我們也多投?就像找工作一樣,大家都做雙向選擇?誰看上我了我就該跟誰。你磨磨唧唧十天半月不回話我何必吊死在一棵樹上?
好在我現在認識了好多編輯,稿子基本都是在線傳過去,快的,一天內就回復,慢的,兩三天也會給我回復。
真的感謝那些回復快和每稿必復的好平臺。
認識一個好編輯你會成長很快,因為他們會給你提很多中肯的指導意見。有的甚至會手把手教你投稿寫稿,讓你的稿件起死回生。
這就憑個人運氣了。
5.投稿要臉厚心寬,對自己的稿件有信心。
不管你寫得好不好(當然不能太差了,如語句都不通,錯別字一大堆),一定要大膽的投稿!先寫起來,投起來再說!想,永遠都是問題,做,才會有結果。
投稿真的是個低概率的中標事件,尤其對剛開始寫作的新手。有許多人不敢投稿,或者稿子被一家平臺拒絕了就不再找平臺投了,非常可惜。
有的人投稿了,無音訊,也不好意思詢問編輯。個人認為沒關系,必要的催問能讓人重視你的文章,要讓編輯感覺到,你的文章在這里發表不了,后面還有人等著要呢!
當然,大平臺的編輯可不吃你這套,人家稿子也排著隊呢。
注意,詢問的時候注意語氣和措辭,不卑不亢。大多數編輯老師其實是認真和負責的,畢竟,你靠稿費吃飯,他們靠編輯費吃飯,他們也不愿意錯過一個勤奮又努力的作者。
他們通常會給你指出你的文章存在什么問題,你會得到很好的建議。你可以根據他的意見修改一下文章,另投。
如,我這篇蹭熱點的稿子先后投了三家,最后終于發表了,拿到了1000元稿費。
先投給親自學樂公眾號,一小時收到回復。(注:我是親子學樂作者群的,他家編輯經常在群里給作者喂選題,誰出稿快就選誰了。)
投給陳老師,沒見回復,三天后詢問。
加上某姐微信,再詢問,才知道人家根本沒見到稿子。
所以,有時候你的稿子沒被采用,可能是編輯根本就沒看到稿子。編輯也很忙,你自己要把自己的“孩子”當回事。
6.如何獲取有效的投稿郵箱?
投雜志你可以買本雜志,一般目錄那頁都會有征稿郵箱。現在雜志不好買,去圖書館又不太方便,所以,你可以在龍源期刊網上看電子版。
點這個原貌版試讀,可以看前幾頁,一般目錄那頁就能找到投稿郵箱。這個試讀是不要錢的哦。
如果投公號,你關注公號后,收自由來稿的,菜單欄一般都有“聯系我們”,如果沒有,后臺回復“投稿”,都有征稿信息的。
另外,關鍵字搜索。如:投親子類可以這樣搜
7.掌握投稿食物鏈,發揮一篇稿子或一個素材的最大價值。
孫子兵法說,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敗。我們寫稿時要用高標準要求自己,投稿也應該盯著那些高稿費的大平臺。
被大平臺拒絕的稿子,可以修改下,改變下風格,投另外的大平臺,實在沒人要了,再投小平臺。
很多人不愿意勞心費神,或者感覺修改不劃算,于是把自己的文章降一個的檔次,發在較低水平的平臺上,個人感覺這種做法不可取。
我有一篇稿子,給真實故事在線公號寫的。投稿后得到老師回復:
雖然退稿了,但看出知音老師對這篇稿子評價不錯。所以,我根據老師的意見稍作修改,另投了一家大平臺。
最后這篇稿子得到了2000多元稿費。熟悉知音的人都知道,第一家,真實故事在線稿費是每篇1000元。
我還有一個素材,知音的老師也說挺好,但我當時忙,就懶得改,就投了一家小平臺,后來也發表了,得到了60元稿費。
你也可以一個素材寫多篇文章,拿多份稿費。比如你一個故事文,寫觀點文時這個故事就可以派上用場。
著名作家賈平凹表現一個吝嗇鬼,有一個細節,芝麻掉進桌子縫,那人拍桌子把芝麻抖出來,用手指粘了吃,我在他三部小說中看到過這個細節。
8.堅持一個領域的精耕細作。
如果你的文章被一個平臺發表過,接下來所做的工作就是繼續投這個平臺,命中率就大多了。大家可能在一個公號或雜志經常會看到同一個作者發的稿,或者一個作者總是寫同類型的稿子。是的,他們的經驗告訴我們:唯有聚焦才可以獲得。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持續聚焦一個領域,才能讓我們成為這個領域的領先者。寫故事就專注故事,寫觀點文就專注寫觀點。
9.注意投稿格式。
一個大平臺的編輯郵箱,每天收到幾十上百的來稿,工作量大,打開郵箱,看到你的稿子亂七八糟,那有心情研究你的稿子好不好。
一定要看清楚約稿函,標題怎樣寫,要不要附件,配圖,甚至字體。格式完美,按照他們的要求,是對編輯和刊物的尊重。
10.堅持就是勝利。
大多數寫手,都要經過一個蟄伏沉淀,厚積薄發的過程。
開始時,你很可能投10篇只能中一篇,甚至10篇都杳無音信,也只能拿到幾十或一二百的稿費,你開始迷茫困惑,自我否定。沒關系,這些挫敗、不甘、煎熬、掙扎很多寫作大神都經歷過。
寫作是一條艱辛的路,那些靠寫作月入過萬的人,都擁有頑強的毅力和滿腔的熱情。寫作的人很多,成功的人很少,原因不在天賦,而在堅持。
這世上沒有立竿見影的努力,但歲月絕不會辜負每一份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