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名醫類案》:一人年二十三歲,病膏淋三年矣。醫不能效,多作虛損,補以溫燥,灼以針艾,無少減。張曰∶惑蠱之疾也,亦曰白淫。實由少腹寓熱,非虛也,可以涌以泄。其人以時暑,憚其法峻,不決者三日。浮屠一僧曰∶予以有暑病,近覺頭痛。張曰∶亦可涌,愿與君同之,毋畏也。于是涌痰三升,色如黑礬汁,內有死血并黃綠水。又瀉積穢數行,尋覺病去。方其來時,面無人色,及治畢,次日面如醉。慮其暑月路遠,又處數方,使歸以自備云。
案中其“尋覺病去”之“尋覺”,系對病患發覺、察覺也。初診接待:尋覺!
“望而知之謂之神”, 望覺!“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則知所病矣。”(《靈樞·本臟》)
中醫用望、聞、問、切四診之法診病,西醫用視、觸、叩、聽四診之法診病,在中西醫診病中,不難發現二者有一個共同的診斷方法,那就是望診。具體應該是望患者的神、色、形、態、舌、膚、排泄物等,在這些望診當中,每項所包含的內容都是非常豐富也是非常復雜的。心理學初診接待中,用[望]觀察來訪者的衣著打扮,動作神態,亦謂之曰:[望覺]!
為什么我們醫生特別是中醫很注重望診呢?《難經·六十一難》中載:“望而知之謂之神(通過觀察外在的形態就知道疾病所在的醫生,叫神醫),聞而知之謂之圣(通過聞病人的體味和代謝物的氣味,聽病人的痛苦和呻吟而知道疾病所在的醫生,是醫圣),問而知之謂之工(通過詢問病人的痛苦來源和疾病所在及痛苦程度,而判斷出疾病所在的醫生,屬于醫工),
中國古代相術是一個內涵異常豐富的獨特的價值判斷系統,古以眉推測人之才氣,以目推測人之貴賤,以鼻推測人之貧富,以耳推測人之福祿,以口推測人之誠偽,以人中推測人之子嗣,以法令推測人之權威等等,不一而足。心理學家萊恩曾說過:“人們日常做出的各種習慣行為實際反映了客觀情況與他們的性格間的一種特殊的對應變化關系?!毕旅娴男睦韺W初診,就是從習慣動作認知他人之“望覺”。
一個人的所思所想和性格特征都能在舉手投足、點頭微笑中顯露無遺,那些經驗豐富的識人高手往往從一舉一動中就能識別人的心理活動。由心理知病理乃至疾病。
手插褲兜者:雙腳自然站立,雙手插在褲兜里,時不時取出來又插進去,這種人的性格比較謹小慎微,凡事三思而后行。在工作中他們缺乏靈活性,往往用老辦法去解決很多新問題。他們對突如其來的失敗或打擊心理承受能力差,在逆境中更多的是垂頭喪氣,怨天尤人。
雙手后背者:兩腳并攏或自然站立,雙手背在背后,這種人大多在感情上比較急躁,但他與人交往時,關系處得比較融洽,其中,可能較大的原因是他們很少對別人說“不”。許多當過兵的人可能都對雙手后背這種習慣動作很熟悉。盡管部隊規定在正式場合不許袖手和背手,但還是可以看到在非正式場合一群新兵聊天的時候,突然老兵班長來了,他往往就是背握著手,昂起下巴,在新兵中走來走去。把老班長這種動作換成語言來表示,就等于他在說:“我是老兵,我是班長,你們得聽我的。”這是相當自信的姿態。
經常搖頭點頭者:經常“搖頭”或“點頭”以示自己對某件事情看法的肯定或否定。他們在社交場合很會表現自己,卻時常遭到別人的厭惡,引起別人的不愉快。但是,經常搖頭或點頭的人,自我意識強烈,工作積極,看準了一件事就會努力去做,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吐煙圈者:這種人突出的特點是與別人談話時,總是目不轉睛地看著對方,支配欲望強,不喜歡受約束,為人比較慷慨,哥們兒義氣重,因此他們周圍總是包圍著一群相干和不相干的人。從吐煙圈這個動作,還能看出此人對某個狀況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態度,那就是看他是把煙圈朝上吐還是朝下吐。一個積極、自信的人多半會把煙向上吐。相反,消極、多疑的人多半會朝下吐煙。若是朝下吐,而且是由嘴角吐出煙時,表示此人非常消極或詭秘的態度。
拍打頭部者:拍打頭部這個動作多數時候的意義是表示對某件事情突然有了新的認識,如果說剛才還陷入困境,現在則走出了迷霧 ,找到了處理事情的辦法。拍打的部位如果是后腦勺,表明這種人敬業,拍打胸部只是為了放松一下自己。時常拍打前額的人一般是個直腸子,有什么說什么,不怕得罪人。
拍打掌心者:人與人談話時,只要他動動嘴,一定會有一個手部動作,比如相互拍打掌心、攤開雙手、擺動手指等等,表示對他說話內容的強調。這種人做事果斷、雷厲風行。自信心強,習慣于把自己在任何場合都塑造成一個“領袖”人物,性格大都屬于外向型,很有一種男子漢的氣派。
言行不一者:當你給某人遞煙或其他食物時,他嘴里說“不用”“不要”,但手卻伸過來接了,顯得很客氣的樣子。這種人比較聰明,愛好廣泛,處事圓滑、老練,不輕易得罪別人。
觸摸頭發者:這種人個性突出,性格鮮明,愛憎分明,尤其嫉惡如仇。他們經常做一些冒險的事情,喜歡擠眉弄眼,愛拿人當調侃對象。這些人當中有的缺乏內涵修養,但他特別會處理人際關系,處事大方并善于捕捉機會。
抖動腿腳者:喜歡用腿或腳尖使整個腿部顫動,有時候還用腳尖磕打腳尖或者腳掌拍打地面,這種人很能自我欣賞,性格較保守,很少考慮別人,凡事從利己主義出發,尤其是對妻子的占有欲望特別強。然而當朋友有困難時,他會經常給朋友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建議。
手摸頸后者:當一個人習慣用手摸頸后時,往往是出現了惱恨或懊悔等負面情緒。這個姿勢稱為“防衛式的攻擊姿態”,在遇到危險時,人們常常不由自主地用手護住腦后,而是放到了頸后。女人伸手向后,撩起頭發,來掩飾自己的惱恨情緒,并裝作毫不在意的樣子。
攤開雙手者:大部分的人要表示真誠與公開的一個姿勢。意大利人毫不拘束地使用這種姿勢,當他們受挫時,便將攤開的手放在胸前,做出“你要我怎么辦”的姿勢。他做的事情出現了壞的現象,別人提出來,而他攤出雙手,表示他自己也沒有辦法解決,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攤開雙手時,有時聳肩的姿態也會隨著張開手和手掌朝上而來。演員常常用到這個姿勢,他們不只是表現清緒,即使在說話前,也能顯示出這個角色的開放個性。
解開外衣紐扣者:這種人的內心真誠友善,他在陌生人面前表達這種思想時,最直接的動作便是解開外衣的紐扣,甚至脫掉外衣。在一個商業談判會議上,當談判對手開始脫掉外套時,你便可以知道雙方正在談論的某種協議有達成的可能;不管氣溫多么高,當一個商人覺得問題尚未解決,或尚未達成協議時,他是不會脫掉外套的。那些一會兒解開紐扣,一會又系上紐扣的人,較優柔寡斷,猶豫不決。
拍案擊節者:有兩種情形。一種情形是,談話時一個人以手在桌上叩擊出單調的節奏,或者用筆桿敲打桌面,同時腳跟在地板上打拍子,或抖動腳,或用腳尖輕拍,這種節奏并不中途停止,而是不斷地嗒嗒作響,這些就是在告訴你他已經對你所講的話感到厭煩了。另外一種情形是,一個人在看書、讀報??措娨?,尤其是看球賽時突然拍案擊節,表示他對故事情節或運動員的某個動作表示贊賞。這種人一般性格樂觀,對煩惱不記掛于心。
雙手叉腰者:這種人希望在最快的時間內經過最短的距離以達到自己的目標,他突然爆發的精力常常是在他計劃下一步決定性的行動時,看似沉寂的一段時間內所產生的。這個姿勢,就像他用V字代表勝利你的符號一樣,成為他的特征。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就是這個意思。 (《覺初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