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 癬 足癬,俗稱'腳氣'。由于真菌侵人足部表皮而致。一般發生于兩側足底及腳趾之間,中醫稱本病為“腳濕氣'、“臭田螺'。古典醫著《醫宗金鑒外科心訣》對其癥狀有形象的描述:' 此證由胃經濕熱下注而生,腳丫破爛,其患甚小,其癢搓之不能解,必搓至皮爛,津腥臭水潰瘍時,其癢方止,次日仍癢,經年不愈,極其纏綿。” 患過腳氣的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體會。足癬的發病率較高,尤其在我國的南方患病率高達80%以上。雖然算不上什么嚴重疾患,但癢起來的滋味也確實難受。有些患者由于用不潔的手摳腳趾,還會引起腳氣感染,引發丹毒,也會影響患者在常的工作和學習。 足癬的發生,與密切接觸患者的用品 如拖鞋、浴盆、拭腳布。搓腳石有關,另一個重要因素是久居潮濕之地,適合真菌繁殖,當人體抵抗力下降時,引起本病。其次與遺傳因素也有很大的關系。 分型 中醫辨證施治常分成干、濕兩種類型,一般不用內服藥治療。 1 干性 干性相當于西醫所說的鱗屑型和角化型。鱗屑型主要癥狀是在增厚的皮膚上出現紅斑,丘疹;角化型是皮膚過度角化、粗糙。 中藥可選用經驗方: 透骨20g 生山植20g,烏梅20g,威靈仙20g.枯礬20g 蛇床子20g。 水煎外洗,每晚1次。洗后外涂20%水連膏(按比例配制10g:取水楊酸粉1g.細黃連粉1g 凡士林油8g,熔化后加藥研勻成膏)。涂藥后,以患處皮膚有熱感為度。經1-2周,局部脫屑、膚軟,可用西藥克霉唑軟膏代之,仍是每晚洗后外涂1次,直至治愈,療效可靠。 2 濕性 濕性相當于水皰型和擦爛型。水皰型的主要癥狀為:足跖和足緣可見成群或散發的小水皰。伴有瘙癢感,水皰位置較深,不易穿破.周圍無紅暈,數天后可吸收脫皮,但治愈的水皰周圍可繼發生出新的水皰,如此反復擴展。擦爛型最為常見,主要癥狀為:趾間浸潤發白或伴有基底部紅斑、糜爛?;颊叱R騽×茵W而撓摳,抓破后皮損處露出糜爛面常繼發感染引起淋巴管炎,丹毒或蜂窩組織炎、應予以足夠的重視。 中藥治療經驗方: 白藤皮20g 苦 參20g 生白術20g 地膚子20g枯 礬20g 蛇床子20g 黃 柏20g 丁 香20g甘 松 20g。 水煎外洗,每晚1次,洗后外涂本方濃煎液。約2-5日皮膚干燥后,改為上方洗后,外涂10%水連膏(按比例配制方法同上),每日1次。7—10天可治愈。痊愈后 每晚應外涂甘酸液一次,連用3~5天.用以鞏固療效。甘酸液的配方是:甘油、食醋各半混勻。 3 內服湯藥 一旦腳癬嚴重,引起繼發感染就需要服湯藥治療。 經驗方: 苦 參10g 土茯苓10g 黃 柏10g 牛 膝12g木 通10g 車前子10g 龍膽草10g 澤 瀉10g丹 皮10g 生 地10g 土槿皮10g 白蘚皮10g 連 翹15g。 水煎服,每日2次 每次150ml。 腳氣的病因有哪些? 中醫認為,方義傷于濕者,下先受之,濕邪滯留足脛,流溢肌膚,故腳氣取足三里、三陰交瀉陽明、太陰之濕;補髓會絕骨,筋會陽陵,充養筋骨而使步履輕健。腳氣沖心者,取心募巨闕,心包經內關,郄門以定悸除煩消滿。脾俞、胃俞,施補法以健運化濕。八風、太白為治腳氣之效穴,瀉之使濕熱下泄而消跗腫。 治腳氣偏方 用茄子根和鹽煮的水洗腳,即可治好腳氣病。 2 取得煙灰撒在腳趾濕癢處,可治腳趾間水泡瘙癢。 3 犯有多年的腳氣,可用牙膏涂搽,效果十分靈驗。 4 綠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對治療香港腳的絲狀菌有特效。 5 用食醋將雪花膏調成糊狀,涂于患處,隨配隨用,輕者1次,重者2~3次可愈。 6 用冰硼散3支,六一散1包,拌勻,晚上將腳冼凈擦干后,用藥干搽患處。一般3在左右可見效。 7 風油精。先將患腳洗凈,揩干,再用風油精洽搽患處,每天1~2 次,一般次數便可見效。 8 取麥飯石1000克,加開水2000克浸泡,每天用此水擦洗腳氣或痤瘡、濕疹、痱子等疾患處,有顯著療效。 9 四斤白醋四兩新花椒煮開后放溫泡腳五十分鐘,堅持十天可根除,但腳有外傷慎用,醋只煮開一次,醋用后密封好以免蒸發。 治腳氣中藥偏方 選穴風市足三里伏兔懸鐘。電針通電10—15分鐘,采用疏波或疏密波刺激量和頻率以病員耐受情況而定。每次選二對穴,每日或隔日一次。 2 選穴曲池外關陰陵泉足三里懸鐘。采用維生素B1100毫克或維生素B12100微克注射液,每次取2—4穴,每穴注入0.5—l毫升,隔日一次,10次為一療程。 3 枯礬、黃 柏、五倍子、烏賊骨,任選一種研末備用,洗凈腳后撒于患處。適用于糜爛型。 4 白鳳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選—種,放入半斤醋內,浸泡一天后,于每晚臨睡前泡腳20分鐘。連續治療7天,對角化型有良效。 5 苦參、白蘚皮`馬齒莧、車前草各30克,蒼術、黃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對水皰型或有感染時應用有良好效果。 6 木瓜30克,甘草30克。將上藥水煎取汁,侯溫后足浴5—10分鐘,每日2次,每天1劑,連續5—10天。 7 丁香15克,苦參、大黃、明礬、地膚子各30克,黃柏、地榆各20克,煎取汁,而后將藥液候溫洗足,每次10-15 分鐘,每日5-6次,每日1劑,每劑可用2次。 8 藿香30克,黃精、大黃、皂礬各12克,米醋1000毫升。將上藥切碎置米醋中密封浸泡一周后。去渣,備用(浸泡時每天搖動數次)。使用時取藥液每天浸泡2—3次,每次20—30分鐘,連續5—天。 9 葛根,白礬、千里光各等量。將上藥烘干研末,密封包裝,每袋約重40克,每次取粉劑1袋倒入盆中,加溫水約1000~2000毫升,混勻足浴,每次20分鐘,7日為1療程,連續1—2 個療程。 10 白鮮皮40克,苦參、黃柏、蒼術各30克,防風20克,荊芥穗、枯礬各10克,蛇床子、地膚子、黃精、藿香各50克,蔥白4枚。上藥加水約3000毫升煮沸,待溫時將雙腳浸泡在溫液中lO—15分鐘,每日2次,一般用藥4-5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