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是人體通向頭面部的主要動脈,正常時它供給腦組織85%的血液。高血壓、動脈硬化可直接侵害頸動脈,尤其是頸總動脈分叉部、頸內動脈起始段,由于血流動力學的緣故,血流在此容易形成渦流,久而久之渦流會損傷該處的動脈內膜,血小板、脂質成分在損傷處沉積,慢慢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斑塊的形成,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一種表現形式,也是人體退化的一種生理現象,動脈粥樣硬化是各種原因導致的脂質沉積,當脂質在各種因素的影像下,在血管內皮下的沉積并聚集后,在動脈內膜積聚的脂質外觀呈黃色粥樣,因此稱為動脈粥樣硬化。
動脈粥樣硬化一旦啟動,當脂質沉積越來越多,大量的巨噬細胞就會趕來吞噬掉這些物質,而巨噬細胞的聚集在動脈粥樣硬化局部形成了脂質團塊,這也就是斑塊。動脈粥樣硬化幾乎是所有動脈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礎,比如常見的冠心病、腦梗死、外周動脈血管病等的主要原因,必須積極預防和控制。
頸動脈斑塊有較大的概率,容易形成移動血栓,這是因為動脈粥樣硬化出現之后就會導致血管斑塊脫落,這種情況就會使血管內出現移動性的血栓,血栓到了局部,影響到血液循環之后,就會造成栓塞病變。這是頸動脈斑塊引起局部栓塞疾病,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常見原因,所以需要根據患者不同部位的栓塞來進行判斷。
由于是頸部動脈出現了粥樣硬化斑塊問題,因此會阻礙到血液向腦部輸送,如果腦部組織長期供血供氧不足,就會引發腦部缺血問題。這是頸動脈斑塊,在早期就容易出現的癥狀,首先患者會感覺到耳鳴和頭暈癥狀,其次患者的意識會逐漸模糊,并且視力和聽覺會受到影響,如果繼續加重,則有可能導致患者視力下降或者失聰的問題。
缺血性腦卒中是頸動脈斑塊,嚴重到一定程度后會引起的問題,在臨床之中可以發現有一側肢體感覺障礙甚至是偏癱,這種疾病較為嚴重,并且與神經功能一過性喪失有著明顯不同。神經功能喪失是短時間內出現的問題,會自行恢復,并且在恢復之后沒有異常表現,但是缺血性腦卒中引起的偏癱以及感覺障礙是一種常見后遺癥,患者需要長期進行康復訓練才有恢復的可能性。
其實動脈粥樣硬化和好多因素有關系,主要危險因素有高血壓、高血脂和大量吸煙,還有糖尿病、肥胖和遺傳因素等有關,其次還和高齡、C反應蛋白增高、進食高熱量食物等以及其他因素有關。所以,避免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主要是積極治療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的疾病,如高血壓、肥胖癥、高脂血癥、糖尿病等原發病,同時避免相關不良生活習慣,戒煙限酒、控制體重、積極鍛煉身體等,才能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提早發生和快速進展。
出現斑塊積極治療,有助于不良事件的發生,建議高危人群可以每一年做一次“超聲”體檢,動脈超聲是一種很簡便的檢查方式,對于檢查頸動脈而言也是一種靠譜的無創檢查,可以發現斑塊是否存在、它的大小以及是否存在脫落危險;建議高危人群或者中年以上的人群可以每年檢查一次。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