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病來襲,入秋后天氣漸漸轉涼,晝夜溫差較大,新一輪的病毒流行又開始悄悄地到來。
大家一般都知道病毒容易侵犯呼吸道和腸道,但有的病毒除了引起呼吸道或腸道病感染外,還會侵犯心肌導致病毒性心肌炎。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相關的醫學知識吧。
01
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病毒感染(尤其是柯薩奇B組)侵犯心臟,引起心臟局限性或彌散性的急性或慢性心肌炎性病變,屬于感染性心肌疾病。在病毒流行感染期約有5%患者發生心肌炎,也可散在發病。臨床表現輕重不同。根據典型的前驅感染病史;相應的臨床表現;心電圖、心肌損傷標志物、超聲心動顯示的心肌損傷證據考慮該診斷,確診有賴于心內膜心肌活檢。目前無特異性治療方法,治療主要針對病毒感染和心肌炎癥。大多數患者經適當治療后痊愈,極少數患者在急性期因嚴重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死亡。部分患者可演變為擴張型心肌病。
該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段,但以兒童和青少年居多。
02
哪些病原體可以引起心肌炎?
細菌、真菌、病毒、螺旋體、立克次體、原蟲感染均可以引起心肌炎。但最常見的病原體是病毒,其他病原體相對少見。
柯薩奇病毒、細小病毒、人皰疹病毒、孤兒病毒等為常見病毒。
03
有哪些臨床表現?
癥狀:
多數病人發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的前驅癥狀,如發熱、倦怠、肌肉酸痛、惡心、嘔吐等癥狀。
隨后出現心悸、胸痛、呼吸困難、水腫等心臟癥狀;嚴重者甚至會有暈厥、猝死等風險。
體征:
查體常有心律失常,以房性與室性期前收縮及房室傳導阻滯最為多見。
心率可增快且與體溫不相稱。聽診可聞及第三、第四心音或奔馬律,部分病人可于心尖部聞及收縮期吹風樣雜音。
心衰病人可有頸靜脈怒張、肺部濕羅音、肝大等體征。重癥可出現血壓下降、四肢濕冷等心源性休克體征。
04
相關檢查
05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療
病毒性心肌炎目前尚無特異性的治療方法,它的主要治療方法包括:
06
如何預防及應對
溫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