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這個詞大家并不陌生,與寒有關的問題我們也不陌生。百病生于寒,醫生張仲景寫了一本傷寒論,其中一大半的方子都在治寒。
有很多朋友總是問,這個病怎么治,那個病怎么治?病名越來越多,疾病越分越細,可是病卻越來越難治。很多很多的病,大部分就是從寒開始的,寒則凝,凝則滯,滯則不通,氣血不通的地方就是病之所在。
給大家舉個例子,癌癥怎么來的?剛開始的時候只是受了涼,寒氣內傳臟腑,表現出來的癥狀是手腳冰涼、怕冷等癥狀。如果在這個階段沒有把寒氣散出去,寒氣凝滯堵塞氣血,就形成寒凝血瘀,表現出來癥狀就是痛經,月經不來等問題,如果還不處理,氣血淤堵加重,就形成腫瘤、肌瘤等病理產物,表現出來的病就是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如果還不去處理,腫瘤惡化就發展成癌。
用幾個字來總結生病規律,寒、凝、淤、瘤、癌。要想不得大病,要從防寒驅寒開始。
寒分為外寒和內寒,所謂的外寒就是外部環境侵入到身體的寒氣,比如你騎車上班沒帶護膝,寒氣侵入膝關節,這就是外寒。
所謂的內寒就是身體臟腑里面產生的寒氣,因為臟腑陽氣不足,寒從中生,就是內寒。上了歲數的人,臟腑陽氣虛衰,幾乎人人都有內寒。
上醫治未病,下醫治已病。說一句掏心窩子的話,咱們學習中醫養生,盡量做自己的上醫,別去做下醫,一旦發展成很嚴重的病,是很難治的,找再高明的大夫也都一樣難治,更何況哪有那么多高明的大夫呢?所以咱們一定要學會防病,防病比治病重要很多。
有朋友會問,如何驅寒防寒呢?艾灸是驅寒的最佳選擇,冰塊遇上太陽就會融化,艾灸就是這個太陽。
那么我們平時可以艾灸哪里驅寒保健呢?
推薦一個穴位給大家,就是關元穴,俗稱丹田的位置。關元穴最怕的是寒,因為關元穴位處于腰腹部,凡是在腰部的穴位,不管是腹部還是后背的穴位都非常的重要,就是因為腰部是腎所在的位置,所以這些穴位和腎氣或多或少有關聯;所以也一定要有一個意識,那就是保持腰部的溫度,腰部是人體當中最容易長肉的地方之一,這其實就是身體在自主的調控,因為它有更重要的職責,保護腎。
對于腹部和腰這一塊,謹記一個不變的養生法則,就是保暖。艾灸關元穴可以非常好的溫經散寒,益氣生泄,扶正祛邪,防病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