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理念普及的當下,有相當一部分人都會密切關注自身出現的健康問題。其中,腸道健康是備受大家關注的健康問題。熬夜、壓力、高油鹽飲食極易給人帶來便秘、頻繁腹瀉的問題,除此之外,腸道還影響著人體代謝、內分泌、免疫力等等。
一說到保護腸道健康,“益生菌”的概念便首先出現在大家的腦海中。市面上的許多酸奶產品都稱自己添加活性益生菌,可以保護腸道健康。你是不是也常常以調理腸道為目的而購買酸奶呢?除了酸奶,益生菌、益生元、膳食纖維等腸道保健品也是多種多樣。
益生菌的概念已經普及開來,這是一大進步。但益生菌到底是什么呢?益生元和益生菌是一種東西嗎?
今天就來聊一聊~
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通過補充一種或多種益生菌,可調節腸道菌群平衡,維持身體各項機能從而達到健康狀態。
益生菌主要存在于腸道內,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益生菌如乳酸桿菌或雙歧桿菌,可作為活性菌制劑食用,用于食品或保健品中。但在益生菌選擇時,要注意只有活性菌才能起作用,且口服活性益生菌需要經過胃酸的考驗。
說起益生菌,大家最先想到的是酸奶。保加利亞乳桿菌是酸奶界的老大,市面上的酸奶如:益力多、蒙牛、伊利等等,幾乎都能看到這個菌的存在。除此之外,干酪乳桿菌、鼠李糖乳桿菌等也是常用的酸奶發酵菌種。
近年來,益生菌的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例如,益生菌可以改善腸道菌群的組成,以緩解便秘、腹瀉、IBS、IBD,修復多種與腸道相關的損傷。此外,益生菌可以在慢性炎癥性疾病的治療中發揮作用,具有抗癌、抗肥胖和抗糖尿病等作用。
抑制有害菌、降低腸道內PH值,從而調節腸道失調、改善腸道微環境。
緩解肥胖及肥胖相關代謝綜合征。
促進機體對鈣、鐵等微量元素的吸收。
調節機體的免疫應答,同時又抑制過敏反應。
干預腫瘤發生進展。
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緩解乳糖不耐癥。
益生元指的是一些不被人體消化吸收,卻能被腸道菌群所代謝,促進腸道中有益菌群生長、增殖的有機物。它是益生菌的食物,能夠保持益生菌活性。
事實上,益生元屬于膳食纖維的一類,生活中常見的益生元有低聚糖類、多糖類等。益生元廣泛存在于各種植物內,目前市面上的益生元大多是從植物中提取(如:微藻類、蔬菜水果、中草藥和野生植物等。)
《中國營養學會益生元與健康專家共識》中明確指出,益生元有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調節腸道功能、調節免疫力、調節體重和調節糖脂等益處。
膳食纖維是一種多糖,主要來自植物的細胞壁,包含纖維素、半纖維素、樹脂、果膠及木質素等。
膳食纖維的特點是:不能被胃腸道消化吸收,也不能產生能量。它看似沒什么作用。但實際上,膳食纖維可以被一些某些腸道菌群(短鏈脂肪酸產生菌)加以利用產生能量來生長,用不完的那一部分能量將以短鏈脂肪酸的形式釋放出來。(短鏈脂肪酸能夠為腸道細胞提供能量、減輕腸道的炎癥、調控細胞的免疫反應、影響營養物質吸收及脂類代謝)
研究發現,長期缺乏膳食纖維的小鼠,其腸道黏液層從原來的110微米減少到了20微米左右,腸道內的病原更容易地進入血液,從而導致細胞間通訊紊亂、器官功能減弱、消化功能失調,極易引發相關疾病。
因此,攝入充足的膳食纖維(如,芹菜、韭菜、大白菜、菠菜、白蘿卜、火龍果、獼猴桃、香蕉、石榴、柚子、橙子)對維持腸道健康是有很大益處的。
益生菌、益生元、膳食纖維,三者看似有許多不同,但它們緊密聯系、相輔相成,共同維持著我們的腸道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在飲食上可以適量補充高膳食纖維食物、發酵類食物等,以補充膳食纖維和益生菌。若腸道已出現小問題,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益生菌、益生元產品以調節腸道菌群平衡,恢復腸道健康狀態。
若腸道菌群已經紊亂,影響到了機體健康,益生菌&益生元已無法逆轉腸道菌群失調狀態,這種情況下,菌群移植(FMT)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菌群移植是重建腸道微生態的新技術,是對患者腸道菌群進行一次全面洗滌的過程。
腸道菌群移植也稱FMT(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是“根據患者的宏基因組菌群檢測數據分析,從健康供體的腸道中提取出特定活性菌群,配型制備后移植至患者腸道內,以重建腸道微生態、幫助人體形成新的免疫屏障,從而干預腸道及腸道外疾病”的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