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名】足跟化瘀湯、四味健步湯。
【方組】丹參30g,懷牛膝10g。加上赤芍、石斛就是黃煌教授所創的四味健步湯。四味健步湯方組是赤芍30g、石斛30g、懷牛膝30g、丹參20g。
【功效】足跟化瘀湯活血化瘀、下行止痛,治療足跟痛,按之痛甚,初觸地行走時痛甚,行走后反漸覺痛,脈沉弦澀,舌質偏暗或有瘀點。四味健步湯主治糖尿病足、糖尿病腎病、下肢靜脈血栓、下肢骨折等引起的腰痛無力、下肢疼痛、 麻木、抽筋、浮腫等。
【方解】
①足跟化瘀湯丹參活血祛瘀、通經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降血脂、強心、抗腫瘤。而牛膝呢,俗語說無牛膝不過膝,肩負引藥下行并逐瘀的重任,本方之治下肢痛不用就有點說不過去,在治濕熱下流,兩腳麻木,或如火烙熱之名方三妙丸中,牛膝、黃柏和蒼術三足鼎立,《神農本草經》更夸贊其“主寒濕痿痹,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伸”。懷牛膝與川牛膝略有不同,懷牛膝長于補益肝腎,強腰膝以及活血、引血下行的作用,川牛膝則偏于逐瘀通經、通利關節,利尿通淋。丹參加牛膝具有清熱利濕、消腫止痛的功效,對于跌打損傷、四肢腫痛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對于經常手腳發涼的人群來說建議經常服用,這兩味藥材搭配使用可以舒筋通絡強身健體。
②四味健步湯丹參入心肝專主血癥,破老血生新血,逐瘀血止痛,并清心除煩。石斛養胃陰,胃火猖狂,易灼傷津液,而津液可濡養經脈周身。且胃氣利,食物才能該消化的消化,藥物才能該起效的起效。二味相配,尤其善于降血糖,釜底抽薪防止糖尿病血栓性疾病引起疼痛。這是由于血糖若持續升高,會導致腳部靜脈發熱,且局部血液流通不暢,大量淤積,引起腫脹、疼痛。赤芍和牛膝是逐瘀名方血府逐瘀湯11味之兩味,同時,在活血化瘀第一人王清任五個逐瘀湯中,赤芍占了四席,牛膝占了兩席。主治中風之氣虛血瘀證的補陽還五湯,以及治腹中結塊之桂枝茯苓丸,均有赤芍的身影。赤芍如此受這些方劑寵的原因,是由于其專入肝家血分,性味苦寒,能入于血管散留滯的瘀血,使血活而瘀自破除。四味合用,不僅可用于糖尿病足,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靜脈曲張,靜脈血栓,且因丹參石斛可作用于心腦血管,有降壓作用,有些患者居高不下的血壓也能有所下降,而因本方的活血化瘀作用,一些瘀血型便秘也能得到解決。
【化裁】足跟化瘀湯加石斛、赤芍即成四味健步湯。而四味健步湯若形體消瘦、腳抽筋、大便干結者,合芍藥甘草湯;形體肥胖、腹軟、四肢麻木、多汗而浮腫者,合黃芪桂枝五物湯;下肢皮膚干燥如蛇皮、血栓形成者,合桂枝茯苓丸。
【治驗】劉某,女,53歲,河北中醫學院副主任護師。1989年9月2日初診。患者足跟痛已半年,西醫診為“骨刺”,囑其進行理療。我得知后,細詢病情,知癥狀如上所述。遂予上方3劑。訴服1劑后,痛即減輕,3劑后痛已減半。繼服5劑,病痛若失,至今未復發。
【筆按】本方乃北京中醫學院印會河教授所傳授,并未收入《中醫內科新論》,這兩味藥是筆者經常喜歡用的常用藥。足跟痛,伴腰膝酸軟者,一般多以腎虛論治,予六味地黃丸有效。但就臨床所見,足跟痛屬瘀阻少陰經絡者亦復不少。患者因瘀血阻絡,故痛有定處,而按之痛甚。初觸地行走,瘀阻不通,故痛甚;待行走一段時間后,局部血液隨氣的運行而漸暢,則痛反減輕。這與腎虛足跟痛越走越痛,休息后減輕者有明顯不同;且腎虛者,尺脈必沉細無力或浮而無力,此證則脈必見澀,尺脈不弱,辨之甚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