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
部隊各種高強度訓練
緊鑼密鼓的展開
臨床工作中
心內科醫生最常見的
戰士就診者多是胸悶、心慌
首先會先排除心肌炎
因為
軍事訓練中
戰士經受超體力訓練
機體消耗大
自身抵抗力下降
有時搶險救災中衛生條件有限
易引起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
如不及時治療
容易導致病毒性心肌炎
經常有人質疑
心臟還會發炎?
這病究竟是怎么得的?
怎么說是“累”出來的?
為什么治療休養很重要?
沒什么特效藥嗎?
心 肌 炎
心肌炎是是指由各種病因引起的心肌肌層的局限或彌漫性炎癥,可發于任何年齡段。任何年紀的人都有可能得心肌炎,但兒童、青少年、青壯年發病最為常見。
今天小編就請來
武警總醫院的黃潔醫生
為大家普及一下“心肌炎”的
相關知識
在我國,由流感病毒、腸道病毒等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比較常見,特別是在流行性感冒流行時,發生的病毒性心肌炎者人數快速增加。所以,千萬不可忽視常見的感冒和腹瀉。這些往往是心肌炎的誘因。
勞累可能降低人體的免疫力。特別是感冒后人的體質非常弱,當患者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時,體內的病毒更容易穿透屏障而進行更深入的攻擊,所以“累”出心肌炎并非“全無道理”。
心肌炎本來是可防的,但因為有的人忽視了心肌炎,到比較后往往影響了心臟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提早了解心肌炎防治知識,能夠有效降低疾病發生。
醫生往往在問清患者是否有感冒發熱等前驅癥狀,再結合患者的癥狀,還需要一些必要的檢查:
3、超聲心動圖:可以判斷是否有心臟擴大、左室射血分數降低、心包積液等。
4、心內膜心肌活檢:可提供心肌炎的病理組織學證據,即心肌的炎癥細胞浸潤、心肌細胞的變性和壞死。
發熱咳嗽:心肌炎患者在發病前1—3周,常有發熱、咳嗽、咽痛、腹瀉、嘔吐、肌肉酸癌等癥狀,患者中以女青年居多。在發病時帶有多汗、疲乏、心慌、氣短、頭暈、心前區間痛、手腳浮腫等。
無力心慌:輕微患者全身沒有力氣,感到心慌,患者只要能在覺察不適的時間到專業醫院進行診斷治療,才能恢復健康。
疼痛休克:嚴重患者心臟明顯擴大,心臟跳動也出現異常,心音雜亂。這類患者”心律不齊”,且”喘息”非常急促,心口甚至有”疼痛”的癥狀。嚴重的話,還有”休克”、全身抽動的癥狀發生。有的前期未重視堅持訓練,會出現運動中的心跳驟停、猝死。
心肌炎的治療主要是臥床休息、對癥治療。在休息的基礎上用一些抗病毒、改善心肌營養代謝的藥物。如出現心律失常等并發癥還要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據流行病學調查,病毒性心肌炎大多數預后良好,只要及時治療,大多數能在數周后治愈。所以心肌炎本身并不可怕,關鍵在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預防心肌炎就是要保護機體的抵抗力。當我們的抵抗力不行的時候,外面的病因就可以進來,進來以后通過血液影響到心臟就出現心肌炎了。所以,要預防心肌炎我們首先要保護機體的抵抗力,具體我們可以這樣做:
對經常需要訓練的部隊來說,為預防心肌炎的發生,有效保證戰斗力,應注意保證集體住宿的環境衛生,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訓練期間高蛋白、高能量飲食,保障戰士充足睡眠和休息,叮囑戰士超負荷訓練后及時更換衣服,不適及時就診。
醫生簡介
黃潔,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1999年考入,2010年獲醫學博士學位。從事心血管診治工作10余年,目前主要從事冠心病及結構性心臟病的介入診療工作,長期負責起搏器隨訪,同時在高血壓、心律失常、結構性心臟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診治經驗。
記者:張曉寧
你可能還喜歡
監制:楊敏、孫延東、劉鳳橋
圖片監制:劉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