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歌】虎潛足痿是妙方,虎骨陳皮并鎖陽,龜版干姜知母芍,再加柏地作丸嘗。
虎潛丸,中醫方劑名。出自《丹溪心法》。具有滋陰降火,強壯筋骨之功效。主治肝腎陰虛,癥見腰膝酸軟,筋骨萎軟,腿足萎弱,步履維艱,舌紅少苔,脈細弱等。
名稱
虎潛丸
出處
《丹溪心法》
組成
虎脛骨、牛膝、陳皮、熟地、鎖陽、龜板、干姜、當歸、知母、黃柏、白芍
功用
滋陰降火,強壯筋骨
主治
肝腎陰虛,癥見腰膝酸軟,筋骨萎軟,腿足萎弱,步履維艱,舌紅少苔,脈細弱等
歌訣
虎潛腳痿是神方,虎脛膝陳地鎮陽,龜板姜歸知柏芍,再加羊肉搗丸索。
組成
虎脛骨30g,牛膝60g,陳皮60g,熟地90g,鎖陽45g,龜板120g,干姜30g,當歸45g,知母90g,黃柏90g,白芍60g。
用法用量
研末,羊肉煮爛,搗和為丸,每服9g,日2次,淡鹽湯或溫水送下。
功用
滋陰降火,強壯筋骨。
主治
肝腎陰虛,癥見腰膝酸軟,筋骨萎軟,腿足萎弱,步履維艱,舌紅少苔,脈細弱等。
方義
君——黃柏、熟地、知母、龜板、白芍滋陰降火治其本。
臣——虎骨、鎖陽強壯筋骨治其標,虎骨可用狗骨等替代。
佐——干姜、陳皮溫中健脾,理氣和胃,兼制方中黃柏等主藥之苦寒。
使——牛膝引藥下行,另用羊肉暖胃,有食療之功。諸藥合用,共奏滋陰降火,強壯筋骨之功。
附方
名稱:虎潛丸
組成:龜版、杜仲、熟地、黃柏(炒褐色)、知母、牛膝、白芍藥、虎骨(酒炙酥)、當歸、陳皮、干姜
用法:上為末,酒糊為丸。每服二錢,淡鹽水送下
主治:①《醫學心悟》:痿。②《醫學集成》:痿證屬肝腎虛熱者
出處:《醫學心悟》
名稱:虎潛丸
組成:香附子(炒,去毛,分四制,酒浸四分之一,鹽水浸四分之一,醋浸四分之一,童便浸四分之一,俱炒,焙干) 、益母草(端牛日采,去土)、當歸(酒洗)、川芎、熟地黃(酒洗)、芍藥(炒)、白術、人參、茯苓、玄胡索(炒)、甘草(炙)、虎骨、羌活、獨活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早空心服四五錢,晚、空心服二三錢,白湯送下
主治:氣血兩虛,關節枯澀,筋骨軟弱,周身煩痛,或麻痹不仁,肢節屈伸不利而步履艱難
出處:《活人方匯編》
功用:培補氣血,壯骨舒筋
名稱:虎潛丸
組成:熟地、鎖陽、白芍、人參、黃耆、茯苓、黃柏、牛膝、杜仲、菟絲、龜版、虎脛骨、破故紙、知母
用法:上為末,以豬脊髓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錢,空心白湯送下
主治:腎水不足,筋骨痿弱,不能步履
出處:《宮廷仙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