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報文章
意識的宇宙發布時間: 2021-12-11 21:47文化領域愛好者
問:說了那么多“禪”和“定”,怎樣才能真正地理解此兩者呢?
答:其實禪什么都不是,禪沒有定義,生活中萬事萬物顯示的都是禪的智慧,比如春夏秋冬,花開花落……
禪是有觀有照,有覺有知;定是一念不生,無分別,無揀擇;有觀照心存在才是正定,才是正禪;認識到誰在動和靜為定,安住在那個誰那里就是定;定是修行過程中的一個境界,有定才有慧,比如說這個人很有定力沉穩辦事有分寸,這就產生了慧,其實也是降伏了心身才會有定。
禪是佛之道。定是時刻安住當下,參禪于心。
1、 禪是一種生活方式,一心不亂,專注一事就是定;
2、任何人、事、物都不影響你;
3、有觀有照、有覺有知。提起正念,相續不斷。
問:那要如何參禪呢?
答:安住當下,一心一意。
別把禪定義個什么,然后心里沒事兒的看著一切動和靜生滅演義的那個能觀者,就是參禪。
在動中參禪要比在定中參禪容易悟道得多。在定中參禪只有一種味道,而在動中參禪則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門,悟道的契機(即因緣)也特別多。
禪是超越頭腦后的產物,而不是頭腦的作品,但是許多人總愛用頭腦來思考禪。參禪絕不是用頭腦來思考禪的,而是要拋棄頭腦,用祖師的話來說就是:要“拋開心意識來參”。所謂“心意識”就是大腦的思維。
參禪有三個階段,可以這樣形容:見山只是山者,是普通人;見山不是山者,是處在參禪的過程中的人;見山還是山者,是從功態中走出來的圓滿覺悟者。
舉報/反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