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潤祥鑒賞:中國畫派與名家欣賞 696 (京津畫派 齊白石 8 )

 齊白石從來沒有入仕愿望、懶于應酬、不管閑事、與世無爭、始終以一顆純真的心,沉浸在藝術的體驗之中,沉浸藝術故鄉里。齊白石的鄉心、童心和農人之心的流露和藝術中的鄉土氣息,根源于齊白石的勞動生活。齊白石也曾在藝術上走投無路,那是虛假地因襲“八大山人”的情感所必然遭到的碰壁命運,實質上那是齊白石的心態與過去的文人之間不相諧和的結局。當齊白石認定自己是農夫時候,往年儲備的自然信息便源源不絕地奔赴腕底、舌端、刀鋒,化作了新的藝術信息,拋棄了古人表達情感的藝術手段,創造出表達齊白石特有情懷的藝術語言和藝術形式。齊白石藝術中的鄉心、童心和農民之心的真誠流露,是齊白石的真心和本質的藝術表現。齊白石以本質、自我、變法、變意以及本質的藝術表現,才是齊白石“衰年變法”的深刻底蘊。

1 喜上眉梢 立軸 1948年作

  款識:戊子,八十八歲白石。鈐?。喊资獭⑷偈「晃?/p>

  喜鵲登梅寓意吉祥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傳統題材。此畫橫立幾枝點點紅花,梅樹枝梢順風勢向右,下方搖曳。用筆雄渾健拔、真力彌滿,用墨滋潤淋漓,用色濃艷潑辣,其章法信手拈來極為簡括大氣,造型脫略形跡,離形而以神合求似。

2 多壽多壽 設色紙本 戊子(1948)年作

  款識:多壽多壽。戊子,八十八歲白石一揮并篆多壽多壽四字。鈐印:吾年八十八、白石、雕蟲小技家聲、人長壽

  齊白石繪畫師從徐渭、八大、石濤、吳昌碩等,形成獨特的大寫意國畫風格,開紅花黑葉一派,尤以瓜果蔬菜花鳥蟲魚為工絕,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時。中國素有祝壽的傳統文化,以年高人健為幸福的象征。松、柏、綬帶鳥、靈芝、仙鶴、靈龜、桃子等都被視為長壽的象征,被畫家選為畫題,成為祝壽畫經久不衰的主題。作為以賣畫為生的職業畫家,齊白石也常在畫中表達這層意思,而以壽桃為最多,又常以雙綬帶鳥相配,取多壽之意。此畫用濃洋紅點染桃實,濃酣而又艷麗,用汁綠寫葉片,濃墨勾筋、濃赭石寫干。畫中用墨用色,信手天成,既熱烈又沉著,即濃麗又和諧。桃實仍然施以鮮艷而又飽和的洋紅潑寫,具有鮮明的民間藝術特色,又有著吳昌碩之風。樹干用濃赭石寫出,筆墨上縱橫淋漓,超越奔放,生動活潑。三個桃實之下,兩個赭墨色的綬帶鳥相對呼應。白石老人善于用墨彩干濕濃淡的特點,表現出空間感和對象的質量、重量。白石老人的筆墨縱橫淋漓,超脫奔放,用筆放的開留得住,善于運用墨彩對比表現空間感和對象的質量感。其筆力勁健純熟,大拙大巧,物象造型均為簡潔的構成。

3 天竺白梅 設色紙本

  款識:白石齊璜。鈐印:齊大

  此幅《天竺白梅圖》延續了白石畫作注重構圖特性的特色,以淡赭色繪葉、以朱砂繪天竺果實,兼以墨色點綴。白梅花蕊清勁細秀,花枝遒勁疏朗,率意散淡中透出深厚筆力。

4 天竺鸚鵡 設色紙本 1948年作

  款識:借山屋后多此種天竺,與北地花圃種者不同。戊子,八十八歲白石。鈐印:木人 藏?。涸坪iw珍藏印

  “八哥解語偏饒舌,鸚鵡能言惹是非?!?白石既對這兩種鳥如此評價,故本幅所題關涉全為天竺在其故鄉與北方之異種,主角則未獲片言提及。只見鸚鵡高踞畫面中央,立于巖石頂端,但頷首閉嘴不語,莫招是非,這也是白石居京埋首創作,不喜逢迎交際的自我寫照!他寫鸚鵡不如八哥、喜鵲或晚年時期鴿子之多,但這能言鳥胖呼呼帶點憨直的神態,其羽毛色彩之豐富,都極適合白石寫花鳥之傳神自然兼設色鮮麗活潑的表現技巧。本幅自不例外,尤以濃墨重筆寫成巨石禿枝相伴,益能反襯出鸚鵡通體色彩之艷麗。下方綴以兩株飾滿紅果的天竺,令全畫更形豐富熱鬧,討人歡喜。

5 巨石海棠 設色紙本 1948年作

  款識:杏子塢老農白石,八十八歲作于舊京。鈐?。糊R白石、歸夢看池魚

  白石老人一生畫作,多為隨處可見之物,于平凡中見生活情趣,由此可見白石老人之生活情趣及生命之感悟。秋石、秋葉、秋海棠均是常見的齊白石花卉繪畫題材,這類作品不只是對文人水墨畫中常見題材、模式的學習與繼承,更藴含了白石老人在耄耋之年,對美好生活發自內心的熱愛。秋景、秋物是成熟而燦爛的,在白石老人筆下,這些經過心靈創造的花卉、蔬果、昆蟲則更顯可愛。齊白石在衰年變法之后,愈加強調色彩的表現力。秋花色彩斑斕,很適合其新風格的表現,本幅作品構圖簡潔疏朗,色墨相融,得氤氳之致,頗堪玩味。紅、黑兩種顏色以其鮮明的對比,表現出白石對中國書畫傳統與創新的大膽嘗試。并在不斷的繪畫實踐中,形成了被后世稱為“紅花墨葉”的創新繪畫技法。幾串海棠花的紅艷,讓人們聯想出勃勃生機,生命不息的慨嘆;幾片濃淡相宜的墨葉,是畫家對傳統繪畫的繼承,是文人的戲墨雅趣。用淡墨皴染的巨石上略施以赭石,石頭的畫法看似平淡無奇,無論從構圖上看,巨石占畫面的三分之二;還是墨瀋淋漓的用筆,皆可看出吳昌碩之法度,亦為“金石畫派”之原貌。

6 益 壽 設色紙本 1948年作

  款識:益壽。借山吟館主者白石,八十八歲,并篆二字。鈐?。豪夏?、尋常百姓人家

  此幅作于1948年,菊花與酒壇的搭配有延年益壽之意。畫中一籃菊花在前,呈傾斜的姿勢,濃墨寫成的竹籃剛硬、干澀而有留白,顯出其柔韌而有彈性的質感;紅、黃、白三色菊花裝滿竹籃,菊花花瓣以不同的色筆勾出,在墨葉和竹籃的襯托下顯得格外嬌艷。酒壇以淡赭石用沒骨法畫出,中間留下些許空白以表現其高光,其外部編織物以干筆破鋒寫出,表現出了酒壇的體積感。整幅構圖雖簡,但色墨濃淡輕重的對比處理極佳,具相輔相成之效,令畫面呈均衡的布局,再配合筆力渾厚的篆書題字,乃白石晚年一件壽酒題材的佳作。

7 瓶菊圖 鏡心 設色紙

  款識:杏子塢老民白石,客京華將卅年矣。鈐?。糊R白石

  題跋中稱此幅作于“客京華將卅年矣”,即大約20世紀40年代后期,當時抗日戰爭勝利,白石被聘為北平藝術專科學校的名譽教授,顯然其獨特而精美的藝術已經贏得了崇高的殊榮,而其晚年的筆墨風格也更加率意和純熟,此圖頗可見一斑。菊花是白石一生都喜歡的題材,此幅構圖簡約,三朵碩大的菊花插在花瓶中,菊花均向左傾斜,花瓶則向右傾斜,呈現出一種反作用力,左下側一盆植物維持了畫面的均衡。菊花以墨筆勾勒,金黃著色,在墨葉的襯托下尤顯華貴;花瓶的外形和紋飾均以墨筆勾出,紋飾的筆墨較重,表現出花瓶渾圓的體積感;與花瓶優美流暢的造型不同,一盆植物的造型簡單樸拙,成為菊花與花瓶的襯托。整幅筆墨章法均十分平實,但情趣盎然,格調清雋高雅。

8 秋蟲菊石圖 紙本設色

  此幅作品,筆墨與構圖,俱臻佳妙,一葉紅菊,斜垂畫中,色彩鮮妍,視以淡墨石頭,氣勢峭拔,石上著一紡織娘,更添生趣,自題云:“滿地紅云粲菊英,題詩牽動故園情,十年百劫家難想,可有山中紡績聲?!?/p>

9 荷 花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齊璜白石山翁,制于京師。鈐印:齊大

  此幅構圖打破常規,以線、墨塊、色塊的各種穿插和組合形成一些富有趣味的幾何形,前端的兩片荷葉以赭石并混合少許墨色寫出,以縱橫的大筆涂抹,得出不規則的形狀,再以干澀、粗重的墨筆勾勒筋脈。荷葉呈現出一種枯萎、破敗之象,筆直的莖桿上有一些豎或橫的留白,以顯示一種蒼勁之態。后端的兩片荷葉以重墨寫出,筆意自由,以外形輪廓的趣味打破重墨造成的逼仄感。蓮蓬從右側伸出,莖桿多一筆寫出,或筆直,或彎曲。蓮蓬在殘破的荷葉間若隱若現,或為尚帶著幾瓣荷花的新鮮果實,或為以焦墨畫出的成熟果實。畫幅上端的一只蜻蜓以精細的墨筆勾出,再以淡石青色稍加暈染,扇動的翅膀呈現出透明之狀,十分生動,亦使畫面形成動與靜、冷與暖的對比。整幅在簡率的章法中傳達出豐富的形式構成之趣。

10 牽牛蜻蜒 設色紙本 1948年作

  該幅《牽牛花蜻蜓》作于白石老人八十八歲高齡。整幅畫作構圖右密而左疏,穿插有致,非常講究。紅的花、黑的莖與竹支撐,形成黑色線條中朵朵紅花,嬌麗動人。濃淡層次分明的葉片只用寥寥幾筆概括出輪廓。該幅作品,從下向上看,蓬勃而起,茁壯茂盛,蒸蒸日上,光彩照人,給人以團結一心的感覺和力量。特別是畫中所用顏料為齊家紅色,獨特艷美,堪稱畫中一絕。畫中蜻蜓翩翩停落,欣賞此畫,有如清涼之風陣陣吹過,給人無盡的藝術享受。山水、花草也有生命情趣,這情趣來自藝術家與自然物的“對話”。白石老人用淋漓的水墨意氣風發的流暢線條,形成了凝重又活潑的節律,那正是寧靜親切的田園詩意,這一切,都源自畫家詩意的生命感受。

11 齊白石花鳥畫欣賞

12 絲瓜螞蚱 立軸 紙本

  齊白石此幅絲瓜,墨氣氤氳,酣暢出神。大筆飽墨迭寫瓜葉,瓜架上瓜藤秧蔓繾綣回轉,奔趨一任自然,連貫寫出,即初示格局。主題物絲瓜,經營位置錯落得當。最邊的絲瓜細瘦且下垂露柄。上部絲瓜短小,為整體格局做出考慮,虛實層次得當。位于瓜藤下的蚱蜢使得整幅畫面親切有生氣。昆蟲蚱蜢朝向與瓜藤相反,更顯示出活力,草蟲粗筆的寫意手法,也是經過觀察和提煉的筆端絲絲入扣使得蚱蜢神形兼備與絲瓜相互照應。齊白石在強調“外師造化”時,不忘“中得心源”提煉和概括草蟲的結構與形質正是匠心所在。此幅,彰顯“為萬花寫照,為百鳥傳神”般的對自然萬物地眷愛。

13 葫蘆蟲草 立軸 設色紙本 1948年作

  款識:白石老人,時客京華。鈐印:齊大(朱文)、吾年八十八(朱文)

  齊白石是個多面手,其花鳥、山水和人物樣樣精絕。尤其花卉草蟲,更是妙趣橫生,一派天機,充滿天真的童心和淳樸的鄉情。他是中國繪畫史上為草蟲寫照種類最多的畫家。這幅《葫蘆蟲草》未署年款,但從風格看,當屬其成熟時期的作品。畫面中用極富變化的水墨寫葫蘆藤蔓枝葉,又用黃顏色畫幾只姿態各異的葫蘆,果與葉互相穿插其中,尤其趴在葫蘆上的一只瓢蟲,給畫面平添了幾分生機勃勃的活力;讓人們感受到碩果累累的金秋時節,同時一種和平祥靜的融洽生活樂趣映入眼簾。此作中,齊白石將文人寫意與民間藝術的樸素天真不著痕跡的結合起來,別開生面、獨樹一幟,創造了一種極高的藝術境界:水豐、墨飽、色亮,酣暢雄直而氣沉力厚。用筆干凈利落,心手相應;墨色變化,枯濕對比,精神躍出;左方款題一行,平衡了畫面又與藤蔓枝果相應成趣,簡煉而不簡單,平和而不平實,確是一幅難得的佳作。

14 荷花翠鳥 鏡心 紙本 1948年作

  歷代畫荷寄志者眾,可謂高手如云,齊白石亦為圣手。他畫荷,構圖上不求奇崛、突兀,但求清新、自然,用大筆臥鋒寫荷葉,用重墨寫出背向,用中鋒寫荷莖及蓮蓬,線條有既厚且圓的質感,荷葉張揚、舒卷、收放有度,蓮莖揖讓穿插,縱橫有致,具有一種音樂的節奏美。通幅荷葉蓮蓬形成秋日赭紅色調,一只翠鳥在荷花上休息,似在吸取花間清氣。確是秋日荷塘,一派秋光明快景象。

15 菊花小鳥

  《菊花小鳥》是大師以菊花寓意抒懷的精品之作。此幅作品熔畫中大師(之意)、花中大士(之志)及寫中大式(之法)于一爐,三者相得益彰、渾然一體,不可稍分。畫中大師者,白石也;花中大士者,菊花也;寫中大式者,齊氏之法也。畫中菊花以藤黃、曙紅、花青等巧妙布色,配以濃淡相宜的墨線勾勒,沉穩而不失生機,而那只小麻雀的安排,意在畫外,似能聽見秋夜低鳴之聲。是為點睛之筆,十分精彩。畫秋菊,意為“益壽延年”,麻雀則為身體健康之意。綜觀此作,筆法精妙、結構謹嚴、設色鮮明、寫物逼真,托物以寫意、狀景以紓懷,于中可窺一斑,不愧大師精心構撰之作。畫作與作者所題款“三百石印富翁白石連日得門人畫十余函”相輝映,刻寫白石老人心中喜悅之情,可謂珠聯璧合。

16 蚱蜢雞冠花 鏡心 設色紙本

  款識:笑君不自嫌材短,眾草底垂欲見高。白石。鈐印:齊大

  齊白石善畫花鳥魚蟲,尤能摹繪出生活中常見景象的可愛之處。齊白石寫雞冠花,早歲與晚年有別。晚年多紅花綠葉,色彩豐富多變,特別是殷紅花朵上再加重洋紅,令色澤爛若朝霞,鮮艷絢麗。本幅亦沒骨法寫花,用色調子略暗,花底部與頂部形成對比,濃淡相錯而出,枝葉用濃墨勾勒輪廓及脈絡,莖施以赭黃,葉以石綠著色,烘托花朵之熱烈?;ü谏弦阅殞懸或乞欤眢w勾勒簡練準確,肢節歷歷可見,極富生趣。畫面雞冠花一前一后,造成錯落的位置關系,地面用墨點綴,與縱向構圖相呼應,具有強烈的穩定感。作品右側跋文老辣恣肆,用詼諧的語氣揶揄身材短小的蚱蜢對高低的錯覺,與整件作品主題相呼應,為一件難得的佳作。齊白石善于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常通過周圍普通的場景與物象來傳達自己內心對人世的感受和認識。這幅蚱蜢雞冠花就充滿了畫家對于不自量力者的諷刺之情。通過畫面左側的題款可以了解畫家創作此幅作品的意思。

17 游蝦茨菇 水墨紙本 1948年作

  款識:南岳山下之兒童八十八歲矣,白石。鈐?。喊资?/p>

  晚年的齊白石駕馭能力更加嫻熟,對描繪對象形貌、神態、動作及環境關系都把握的較為到位,并且能夠充分發揮墨的色彩表現力。此幅畫面上部為叢生的茨菇,下面數只游蝦神態動作各異,極富意趣。茨菇縱向排列,墨色且有遠近高低的變化,營造出畫面猶在水上的效果。蝦的輕盈纖細與茨菇的粗壯濃厚形成對比,寥寥幾筆,用墨色的深淺濃淡,表現出一種動感,一對濃墨眼睛,腦袋中間用一點焦墨,左右二筆淡墨,使蝦的頭部變化多端。硬殼透明,由深到淺。而蝦的腰部,一筆一節,連續數筆,形成了蝦腰節奏的由粗漸細,用筆的變化,使蝦的腰部呈現各種異態,有躬腰向前的,有直腰游蕩的,也有彎腰爬行的,蝦的尾部也是寥寥幾筆,既有彈力,又有透明感,蝦的一對前爪,由細而粗,數節之間直到兩螯,形似鉗子,有開有合。蝦的觸須用數條淡墨線畫出。作品布局疏密結合,師法自然,具有典型的文人意趣。

18 雛趣圖 水墨紙本 1948年作

  此幅作于1948年,外界戰事不斷,但并沒有打擾老人內心的寧靜;雖然遠離家園,但老人并沒有忘記鄉間生活的愜意。齊白石的繪畫作品中,雞的題材有很多。畫面中這群活潑可愛、相互追逐的小雞,就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情景,畫家卻于其中發現了盎然的生活情趣,并把它生動的表現了出來。此幅純以水墨為之,蘊無窮變化于黑白之間。畫面躁動喧鬧,繪制了十只奔跑的小雞,小雞動態各異,相對或相向,注意力卻集中于同一個沒有具象焦點,此焦點可以是一條蚯蚓,可以是一只蚱蜢,抑或是……正是因為沒有畫出具體的形象,更給賞者以無限遐想,正所謂“無聲勝有聲”。用大筆圓點表現小雞的外形然后添嘴,眼和爪。用筆用墨上,濃淡墨變化上,圓長筆的應用都獨具一格。從圖中可以看出畫家對于水墨的控制已是相當的純熟。它們朝著畫面左下方的方向聚攏,呈散點聚合狀,疏密得當,這樣的構圖方式使得畫面中的物象散而不亂。對于一幅尺寸不大的作品來說,小雞的數量相對較多,但是這些小雞卻各俱姿態,完全沒有重復的形象,十分招人喜愛。最上面的那只此前似是在自娛自樂,剛得到消息,也不甘落后,遠遠的正欲撲楞著稚嫩的小翅飛奔而來。在構圖上或兩個一對,或三個一組,錯落有序,小雞從不同的方向追來,形“散”而神聚,無聲而勝有聲。

19 齊白石花鳥畫欣賞

20 南岳山下楓林亭 鏡心 設色紙本

  款識:南岳山下楓林亭。白石。鈐印:白石、容顏減盡但余愁

  齊白石筆下的草蟲可謂神形兼備,栩栩如生,他曾有詩云:“從師少小學雕蟲,棄鑿揮毫習畫蟲。莫道野蟲皆俗陋,蟲入藤溪是雅君。春蟲繞卉添春意,夏日蟲鳴覺夏濃。唧唧秋蟲知多少,冬蟲藏在本草中?!笨芍^一草一蟲總關情。畫中螳螂長足的挺拔,關節的精準,一只蓄勢待發的螳螂躍然紙間。從中不得不嘆服齊白石深厚的線條功力,以及對細節的把握往往信手捏來。更令人嘆服的則是畫中隱約表現出了蟬棲身枝頭“高處不勝寒”所隱藏的一絲畏懼與擔憂與樹下螳螂之躍躍欲試間的呼應。真可謂妙到毫顛,亦足可見齊白石的草蟲絕對是小中見大的。匠心獨運的精彩描繪,畫面的縱深與層次;畫中的錯落與虛實;情趣的真實、豐富與生動,都得到了更強的突出和展現。如此著力和精彩地勾畫,在同類其它作品中是不曾有的,不愧為一件巧思精構的佳作。

21 大利圖 立軸 1949年作

  款識:(一)白石。(二)己丑秋九月,八十九歲白石老人重見。鈐印:老木、白石翁

  荔與“利”諧音,寓意“吉利”。此畫中滿樹新鮮荔枝,寓意“多吉多利”。齊白石喜畫荔枝且喜用長條幅,他常繪幾枝帶葉掛果的荔枝,再配以竹筐、竹籃。而如此幅畫中,以“荔枝樹”形式展現荔枝題材的齊白石畫作較為少見。因長條幅的布局需要,齊白石往往題上長款,以平衡“重量”,或詩或文,皆有奇趣。如:“丹砂點上溪藤紙,香滿筠籃清露滋。果類自當推第一,世間尤有幾人知?!倍绱朔嬜髀淇钚问?,幾再無相同,可謂:“出新、出妙”之作??绰淇睢鞍资倍肿煮w風格,當屬七十五歲至八十歲時期作品。尤其最下一部分題款最為搶眼,其顯示了,白石老人在創作此幅佳作后約十年再次得見的場景。此刻,齊白石心情自然甚是愉悅,于是又題十五字:“己丑秋九月八十九歲白石老人重見。”齊白石對荔枝的喜愛或許來源于他早年“五出五歸”的游歷生活。他曾三客欽州,對荔枝一見鐘情,與欽州友人共賞荔枝,盛贊荔枝為“果中之尊”、“果中之王”?!栋资先俗詡鳌匪洠骸暗綒J州,正值荔枝上市,沿路我看見田果的荔枝樹,結著累累的荔枝,倒也常好看。從此我把荔枝也入了我的畫了。曾有人拿了許多荔枝來,換了我的畫去。”齊白石還曾言:“果實之味,唯荔枝最美,且入圖第一”,并賦詩:“自嘆中年何苦思,七言四句謂為詩,一朝百首多何益,辜負欽州好荔枝?!庇纱俗阋姲资先藢τ诶笾Φ南矏邸}R白石極擅處理此類題材。觀本幅作品之畫面,一樹沉甸甸的鮮紅荔枝,令人垂涎。果實以洋紅描繪,體現出了佳果之嬌紅欲滴的鮮色,汁水盈盈,馥郁無比,并得綠葉相襯,茂密向榮。齊白石運用色點法來描繪荔枝表皮獨特的粗糙質感,并配以藤黃點綴出樹葉的明暗。在整體構圖方面,畫面左側垂下的一束荔枝與畫面上方的荔枝交相輝映,使得畫面更富張力和延伸感。通觀此畫,疏密有度,虛實相諧,體現了齊白石對構圖極高的經營能力。

22 松鷹圖 設色紙本 1949年作

  這幅《松鷹圖》是白石老人贈與畫友葉淺予的,無年款,署八十九歲白石款。齊白石生于1964年1月,農歷癸亥年冬月。除去白石“瞞天過海”的兩歲,不難算出此作品作于1949年。

  因為該作是送給畫友和同行的,所以齊白石在題材上選擇了最喜歡和最擅長的松鷹。松與鷹兩個意象的結合象征了一種剛勁、堅韌、不屈與博大,托物言志,寄托了他的人生理想。正如他在一首題《鷹》詩中寫道:“連年看汝立,嘴爪世應稀。殺氣層霄上,飛搏眾嶺低。”

  這幅作品是齊老晚年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從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白石老人畫過不同的松鷹圖,大多數松鷹都頗具動態感,或回頭或俯視,有的振翅欲飛,有的眼睛直勾一物,處于靜與動的臨界點之上,淋漓盡致地展現了藝術的張力,鷹的力量感躍然紙上,飄忽欲飛,相比之下這幅松鷹圖顯得較為安靜,不一味強悍,在強悍中含著清峻、颯爽,眼神從以往的犀利變得柔和溫潤,內斂博大,淡定而從容地俯視著一切。以淡而潤的墨色寫松干,雄鷹靜立于畫面上部松干之上,昂首望向畫外。用筆上多勾勒,少皴擦,鷹的線條流暢柔和,松針尖細靈動,疏密得當,這些藝術語言的綜合運用使畫面從整體來看,少了些凌厲蒼涼之感,多了些溫暖靜逸之情,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繪畫風格,于齊白石的年齡、性格和贈送對象有著很大的關系,希望自己與世無爭,從容淡定,而又不失斗志。也希望兩人都有奮斗的激情,有無限的力量。藝術的本質是情感,這些情感的變化必然會反映在作品中,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不管一位藝術家的創作風格有多穩定,他在不同時間段的作品風格是不盡相同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幅作品在風格上是唯一的,有它獨一無二的藝術和歷史價值,也體現了一代文人畫大師的基本素質。

23 木芙蓉 立軸 紙本設色

  “千林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木芙蓉花期長,開花旺盛,品種多,其花色、花型隨品種不同有豐富變化,是一種很好的觀花樹種。自然成了畫家筆下常見的題材,白石老人的這件《木芙蓉》立軸,近似于沒骨畫法,花枝、花葉均以濃淡變換的筆墨寫出并形成層次感,石頭雖然作為襯景亦顯得通透玲瓏,全靠對水墨的嫻熟掌控。整幅飽滿而不失空靈。題句曰:粗枝大葉,拒霜魄力,道出了畫意主旨。

24 茶 花 鏡心 1950年作

  款識:蓬子仁兄正畫。庚寅,九十歲白石老人作。鈐印:白石、大匠之門

  茶花是云南省的省花,也是浙江金華和溫州市的市花,其形姿優美,葉濃綠而富有光澤,花色多樣,具有極高的審美趣味。齊白石的“茶花”多為艷麗色彩,此幅創作于1950年的《茶花》則繪為白色花瓣,以象征富貴的金黃色繪花蕊,可謂別具匠心。而別具匠心的還不止如此,以茶花饋贈友人“蓬子”可以說是別有“用心”了。此處上款人“蓬子”即為姚蓬子(1906-1969),浙江諸暨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后參加左聯。曾任教于上海師范學院,是我國著名作家。齊白石繪茶花相贈,是將金華的市花送給離金華不遠的諸暨人姚蓬子,也許這就是歷史的巧合。誰曾想會在30多年后,茶花成為了金華的市花。此幅《茶花》整個畫面自上而下具有一種鋪成的張力,卻也不乏點綴的意趣。九朵茶花在墨葉中以音符般跳躍,一只蜻蜓也被吸引過來,加入舞動的步伐。九十歲的齊白石已不能繪精細工蟲,但意筆的昆蟲有著另一種魅力,焦墨勾勒的翅膀使薄翼展現出獨特的輕盈之態。“九”在中國傳統文化里代表著一種圓滿之意,比如九九歸一。齊白石也喜歡將九的寓意融匯在畫中,比如繪九條魚寓意如意,繪九只雞寓意吉祥等。此幅九朵茶花還與白石老人的九十歲暗合,又可見其“用心”之處了。

25 秋 香 立軸 紙本設色 1950年作

  款識:秋香。嘯天將軍所畫,庚寅,九十歲白石作意。鈐?。糊R白石、寄坪堂

  品讀白石先生的這件《荷花圖》,展卷一觀,迎面而來的是一種“行云流水”般的自然與灑脫。行筆心手相合;無拘無束。這純粹是筆墨與功力的無心體現。作品之中洋溢著一種“寫”的意趣;古人云:“畫到極則為書”。這種“書”不是只單純的以“書法”入畫,而是在筆墨之間“抒發”出作者的情趣與修養。白石先生的這幅力作恰恰有此體現:荷花的沉穩與寧靜;荷梗的瀟灑與蒼勁;荷花的清秀與潤朗;真可謂神與古會,心意交融。這件作品是庚寅年為“嘯天將軍”所創作,自署九十歲。庚寅年為公元一九五零年是年齊白石實際年齡八十七歲。白石老人虛長三歲是家鄉之習俗,眾所周知,以為文壇軼事?!皣[天將軍”就是楊虎。袁世凱稱帝時,楊虎曾任江蘇軍總司令、海軍陸戰隊司令兼代理海軍總司令,這件作品就是白石老人贈與楊虎畫作中的精品之作。

26 事事如意 立軸

  齊白石作畫用筆雄渾健拔,用墨滋潤淋漓,用色濃艷潑辣。反映在造型方面,有時脫略形跡,離形而以神會求似,以求相反相成之韻趣,提高了文人畫的藝術境界,開創了具有時代精神和生活氣息的寫意花鳥畫新篇章。此作品以寫意為主,取諧音“事事如意”之意。

27 歲朝圖 立軸 庚寅(1950年)作

  款識:歲朝圖。古稀嬰兒長壽。庚寅,九十白石。鈐?。喊资⒋蠼持T

  這是一張洋溢著中國傳統節日喜慶的作品。大紅的主色調,勾勒出平常人家里除夕用的什物,大紅宮燈和鞭炮洋溢著喜氣,花瓶牡丹寓意著平安富貴,新鮮的柿子寓意著事事大利,所有這些物象造型簡練質樸,賦色鮮艷潑辣,多用洋紅,色調明快渾厚,營造出溫馨喜悅的生活氣氛。齊白石的畫大雅大俗,把文人畫家所鄙夷的畚箕、柴耙之類的農具皆收入畫圖,并且聲明:余欲大翻陳案,將少小時所用過之物一一畫之。他把生活中感興趣的和較熟悉的一切事物統統都搬進了他的畫面上。他的選材突破了單純的民間畫、學院畫之間的森嚴界限,并繼承傳統繪畫的表現方法,通過對生活現象的深入觀察,加以融會提煉,將富有農民生活氣息的民間藝術情趣融進文人畫中,不僅擴展了文人畫表現的題材,而且也更新了文人畫的藝術境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藝術風范。如果說,那濃厚的鄉土氣息,天真浪漫的童心,是齊白石藝術的內在生命,而那熱烈明快的色彩,墨與色的強烈對比,渾樸稚拙的造型和筆法,作為齊白石獨特的藝術語言或視覺形狀,則是其藝術的外在生命。

28 雙壽圖 鏡芯

  款識:雙壽。白石齊璜制。相傳農歷三月三,瑤池王母宴群仙,若相此桃論甲子,開花結果六千年。白石又題。鈐印:三百石印齋白石、齊大、蘋翁

  白石老人的藝術來自生活,帶著濃濃的鄉土氣息,帶著不隨世事炎涼而變化的那份簡單的純真。此畫可推斷出是齊白石在京華變法之后的作品,變法后的他,筆下趣意盎然、熱烈鮮艷、一派生機,大俗大雅,雅俗共賞。壽桃作為白石老人最受歡迎的題材之一,因其寓意吉祥喜樂一直廣受藏家的歡迎。畫中兩枚壽桃置于全幅中心,采用沒骨畫法,果實厚碩、顏色鮮艷,昭示圓滿福壽;以朱砂繪壽眉,二壽眉雖用筆了了卻層次分明、神韻逼真,相互對視,體態稚拙;下方枝葉也采用沒骨畫法,淡墨淺抹、枝葉疏朗,別具神韻。整幅畫作構圖新穎,造意別致、有筆墨有色彩,令人耳目一新,看他的作品,不費猜測,不勞累,但并無單調感。直觀之外,紅在他手中又非簡單直白的“以色當墨”,輕重緩急,濃淡合宜,有筆意筆痕,骨肉分明,極見造型與筆墨功力。勾畫的桃葉從比例上來看小于壽桃,但配角亦是唱得有聲有色,分為不同的姿態,顏色層次也各有不同,使赤祼祼的桃實不至過于村俗。最先著墨的提籃以焦墨勾出,其凝重蒼勁與桃實的沁出的鮮潤嬌艷形成有趣的對照。整個作品看上去既單純又豐富。畫面中壽桃雖寥寥數筆,卻畫出喜慶祥和的意境。用筆雖蕭散,卻有整合之韻,格調歡快而不失凝樸。是老人晚年單純而不簡單、真率而不粗俗、熱烈而不癡狂的寫照。用老人擅長之洋紅與中國畫顏料調配著色,彌久益新,適合長期收藏。而題款巧妙地置于綠葉之上,這種即興發揮的幽默感也是本幅作品所特有的。

29 枇 杷 紙本設色 1950年作

  齊白石的繪畫作品雅俗共賞,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與他在作品中所表達和流露的深厚的民族情感、質樸的農民氣質和孩子般的率直天真分不開。他畢生尤其晚年的創作信手拈來,卻“意中有意,味外有味”?!惰凌恕啡∪粘P【?,通過酣暢的筆墨把生活攝入畫面,遺貌求神,無論在造型、筆墨和結構、創意上都成自家風范,處處洋溢著歡樂、健康、開朗、旺盛的生命力和畫家獨創的風采。

30 芭 蕉 設色紙本

  款識:1.客觀余畫竹,忽謂曰:公以一尺寬之紙畫此可矣容畫芭蕉,萬不能容一葉。余戲取六寸寬之紙畫之,客曰:畫家心中其有成竹也。白石并記。2.窗前一夜蕭蕭雨,白盡人頭是此聲。乃余舊句,書題此幅亦兩焦也。白石又記。鈐?。豪习祝ò祝?/p>

  此幅《芭蕉》為齊白石雙跋之作,足以看出他的珍視與喜愛,累累長跋,鋪陳在一米多長卻僅六寸寬的紙面上,別有趣味。白石作此,是為了反駁友人“萬不能容一葉”的偏見,他的童心與創意精神,永遠值得我們揣測研究。《芭蕉》以水墨為主,白石老人筆下多平遠樸素之物,看似平淡,卻獨樹一幟,前無古人,內蘊深情。他對于題材的選擇、結構的安排,看起來簡單,卻又新鮮奇特,可見經過慘淡的經營?!栋沤丁吩煨秃喚氋|樸,剛健樸厚,畫面生機蓬勃,獨樹一格,生活氣息濃厚。齊白石注重為萬物寫神,注重畫面整體的大寫意信筆揮寫意趣,可謂三五揮灑,盡得風流。

31 守護神 水墨紙本

  此幅寫一蹲踞枝上之貓頭鷹。貓頭鷹,即梟,又名夜梟,自古以來被視為不祥之物,故不為人喜,更遑論入畫。前此以之入畫的不過寥寥數人。齊白石打破前人窠臼,自出新意,以貓頭鷹入畫,勇氣固然可嘉,技法亦復可佩。這或許為稍后于他的林風眠大量創作貓頭鷹表現了其先驅意義。

  白石純以濃墨暈寫貓頭鷹冠羽,尾羽施以稍濃墨色,體羽與翅羽筆墨了了,然光影、層次皆躍然其上;而瞠視前方,神態尤為稚拙。枝葉疏朗,逸筆草草,別具神韻。整幅純以水墨表現,不著顏色。一枝一鳥,似有雪個風格的影子,但齊白石的過人處乃在他并不襲取前人章法,而只學習前人筆墨精神,故此幅中著力于貓頭鷹欲張未張的一只翅膀,并無雪個一貫的孤峭、冷厲、幽獨、悚怪,而代以白石式的幽默、通脫和韻味。

32 秋 荷 紙本設色 1951年作

  齊白石的花鳥畫將文人傳統與民間傳統、文人修養與農民氣質自然而然地結合起來,雅俗兼得。《秋荷》這張作品即體現出這種特色。圖中所繪花葉或以淡赭鋪染,或以淡墨出之;荷莖則一筆到位,挺健有力幾至通貫全幅;蓮蓬、花頭造型簡練大方。整幅作品風格剛健清新,用筆干脆純熟,墨、色富有對比但不失和諧,點、線、面的穿插布排頗為講究,從局部圖尤可感受到畫面的分割構成之美。

33 蛙聲十里出山泉 紙本水墨 1951年作

  齊白石創作《蛙聲十里出山泉》,畫上面沒有蛙。而觀眾有如聞蛙聲之感,這是絕妙之至的構思。蛙聲如何畫?據說老人整整想了兩夜,后來從詩句規定的“出山泉”三字得到啟示,就在“泉”上作文章。但是老人沒有畫蛙,而是在那四尺長的立軸上,畫兩山峽谷間泉水汩汩地流向遠處來,幾只活潑的小蝌蚪在湍急的水流中有歡快地游動著。人們見到有鰓有尾巴的蝌蚪離開了水的源頭,告別了它們的媽媽,自然會想到蛙和蛙的叫聲,似乎那蛙聲隨著水聲由遠而近……

34 荷 花 立軸 設色紙本

  款識:白石山翁齊璜畫??椿ǔS涀赝?,容易秋風冷不勝。生就不供中婦用,那時荷葉尚青青。白石又題。鈐?。耗揪邮?、白石翁、齊璜之印、老齊

  白石老人曾在題《畫荷花翠鳥》中云“懊道人畫荷國語草率、八大山人亦畫過于太真。余能得其中否?尚未自信。世有知音,當不以余言為自夸耳......”齊白石的花鳥畫將文人傳統與民間傳統、文人修養與農民氣息自然而然地結合起來,雅俗兼得。該幅畫作描繪滿池秋荷景致。所繪花葉或以淡赭鋪染,或以重墨出之;荷莖則一筆到位,挺健有力幾至通貫全幅;蓮蓬、花頭造型簡練大方。整幅作品風格剛健清新,用筆干脆純熟,墨、色富有對比但不失和諧,點、線、面的穿插布排頗為講究,從局部圖尤可感受到畫面的分割構成之美。

35 荷花鴛鴦 立軸 設色紙本

  齊白石畫荷很多,幾乎各時期都有作品留傳。此種近景荷,直接描繪荷葉、荷梗、荷花,穿插兩只鴛鴦,是從古代的折枝花傳統發展而來,明清以來大寫意畫家如青藤、八大、吳昌碩等都沿用此法。紅荷并蒂而生,顏色濃艷大膽,荷葉墨色蒼潤,濃淡變化而富有節奏感,紅花墨葉,色彩對比強烈,給予強烈的視覺沖擊。荷葉下一對鴛鴦相伴而游,憨態可掬,用色鮮明艷麗,動靜間遙相呼應,信筆所至使滿幅畫卷充溢著一種盎然生機。用荷花和鴛鴦寓意百年好合,并蒂蓮里,富于意義,充滿了深情地祝愿。

36 齊白石花鳥畫欣賞

37 蝦 1951年作

  齊白石經過數十年的藝術探索,深知畫家必須能夠把握對象活的形貌、質量感、運動方式、環境關系及個性特征,否則畫得再似,也形同死物。他畫蝦就是通過畢生的觀察,力求深入表現它們的形神特征。齊白石從小生活在水塘邊,常釣蝦玩;青年時開始畫蝦;約40歲后臨摹過徐渭、李復堂等明清畫家畫的蝦;63歲時他畫蝦已很相似,但還不夠“活”,便在碗里養了幾只長臂蝦,置于畫案,每日觀察,畫蝦之法亦因之而變,他的蝦也成為他代表性的藝術符號之一。本幅是白石91歲時的作品。此時白石畫蝦已入化境,在簡括的筆墨中表現了游弋水中的群蝦。群蝦的透明、輕靈纖細,體現出晚年的齊白石畫藝的成熟。

38 江南風味圖 水墨紙本

  多才多藝的齊白石,幾乎無所不畫,其水族畫,尤為精妙,蝦、蟹、魚、蛙、蝌蚪在老人的筆下,用富含吸水性的羊毫筆與落墨即化的生宣紙,以極為精簡的筆墨,似寫而工地表現這些生靈各不相同的活潑形態,恰到好處地顯示了或堅硬或光滑或瑩透的質感,傳神地描寫了它們的動人神情。

39 荷蛙 紙本設色 1951年 北京榮寶齋畫店收藏

  魚、蝦、蟹、蛙, 在齊白石作品中出現最多。他筆下的青蛙, 活潑可愛, 就像是終日玩耍淘氣的孩子?!逗赏堋肥钱嫾?1歲高齡所作, 描繪秋田的荷塘, 四只青蛙自由自在, 活潑可愛。

40 小蝌蚪找媽媽 鏡框 設色紙本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幅充滿童趣的繪畫,用筆潑辣,采用簡潔的敘事手法進行創作。青蛙、蝌蚪、荷葉、水波全用大寫意沒骨法畫出,只以濃淡區分形簡神聚,近乎符號化。這種大膽潑辣的畫法與效果,在古代繪畫史上是絕無僅有的,畫家的大膽與特立獨行,作品對形式感、現代感的創造性追求,足以令固步自封的畫家們瞠目結舌。白石老人有詩:“胸中富丘壑,腕底有鬼神。”論近代書畫,齊白石必推入魁首,白石老人特別善于處理構圖和對象之間的關系,常見的對象在他的匠心獨運之下顯得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缎◎蝌秸覌寢尅樊嬅娉錆M張力,構圖奇特而穩定,上實而下虛,看得出老人對畫面安排的用心程度,完全是自然的再現,可見老人高超的藝術手段和無與倫比的調動手段的能力。

41 棕陰錦犬 立軸 設色紙本

  白石老人的畫中,總是能體會出一種樸素中見真情,平淡中見童心的返璞歸真之美。俗曰:“畫人莫畫手,畫獸莫畫狗,畫樹莫畫柳,一畫便出丑?!惫肥浅R娭?,因為常見,若要畫得形神兼備得到讀者共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白石老人先以淡墨勾勒出外形,后以濃墨濕墨表現尾巴和身上的斑點,整體看來形神兼似,意趣盎然?!白貥洹痹谒难劾锍蔀樵从诂F實又超越寫實的文人畫意境的繪畫語言,白石翁借著棕葉,抒寫情懷,在充滿詩情畫意的芭蕉意象畫作里,透露出個人的內心世界。齊白石曾在《白石老人》自寫小傳中寫到:“為萬蟲寫照,為百鳥傳神。” 畫家筆下常見的蝦、蟹、蛙、魚、雞、鴨、鷹、鳥等皆傳神之至,可見其用心用功之深。整幅畫作簡潔明了,寥寥數筆,而情景宛然,使人聯想到很多畫面之外的意境。

42 清白傳家 鏡心

  款識:清白傳家。三百石印富翁作于故都三百石印齋。鈐?。喊资?/p>

  “清白傳家”是齊白石畫白菜時常用的畫題。畫家生于“糠菜半年糧”的窮苦之家,認為白菜是菜中之王,念念不忘“先人三代咬其根”,宣稱“菜根香處最相思”,常以青白菜諧“清白”之音,一生喜畫白菜,并以自己的作品畫面能夠洋溢“蔬筍氣”為榮。齊白石畫的白菜,宛如田地里剛出土。本幅作品白石老人用水墨畫了四棵大小、舒卷、深淺不同的白菜,干凈、壯實,帶著泥土的芳香。他用篆書筆法中鋒一轉鋒,準確地勾出白菜的輪廓,再用蹲筆刷出菜葉,然后用小筆破墨勾筋,使菜葉墨色豐富,層次分明。四棵白菜的方位聚散穿插得恰如其分。好一副田園之氣。

43 桃花蝴蝶 立軸 設色紙本

  此幅應為齊白石“衰年變法”之后的作品,體現了其取法吳昌碩之后形成的典型的大寫意風格。畫面從右上角起筆,交叉纏繞的紫藤貫穿上下,形成密疏、細粗之對比,構圖頗具匠心。藤條以干濕濃淡不等的篆書筆法畫出,似亂非亂、疏而不散、密而不結,有盤龍虬繞之勢,藤花與葉片用彩墨渲染,色彩極豐富,但整體格調仍舊淡雅天真,并不濃郁鮮艷。左上角空白處一只蝴蝶飛來,動勢及情態皆十分自然。整幅墨色和諧,筆法剛柔相濟,造型簡練質樸,充滿春天的氣息。

44 紫藤蜜蜂 立軸

  此幅畫筆力沉厚,格調和諧高超,主要用潑墨與勾勒點畫相結合的畫法,間以沒骨法,紫花串串,枝葉繁茂。以沒骨法點畫藤花,加以勾勒,潤澤嬌嫩;干澀之筆寫出蜿蜒攀爬的藤條,形如金文,筆似龍舞,似有風動;枯潤交織,透出無限春意。他擅于把運筆時的頓挫、剛柔、纖拙的變化,結合墨色的干濕、虛實、濃淡,以求獲得機括自然的效果。而畫面右上方的工寫小蜜蜂,更加增添了自然的動與靜的生動與和諧。蜜蜂由齊白石獨創的暈蜂題法畫出,即先用清水在蜂翼部位涂濕一片,然后用濃墨在身和翼的接合部位上接觸,使墨在水中作放射狀漾開,立刻收到蜜蜂雙翼急速抽動的效果,既形似又神似。這種闊筆寫意花卉與工筆細密的寫生草蟲的巧妙結合,使畫面在粗筆、細筆、工致、疏放的對比中取得了賞心悅目的審美效果。

45 隔簾風細但聞香 設色紙本

  款識:幽花開處月微茫,秋冰凝神黯淡妝。曉砌露濃空見影,隔簾風細但聞香?,幣_夜靜黃冠濕,小洞春深玉佩涼。一段凌波堪畫處,至今詞賦憶陳王。借染辰魚詩題畫,白石山翁璜。鈐?。耗救耍ㄖ煳模资蹋ò孜模?/p>

  水仙是祝壽常用的繪畫題材,寓示神仙富貴。水仙以清、貞為代表的人格象征及其比德意義被歷代所珍視,有“凌波仙子”之稱。花木題材在齊白石繪畫作品中占有重要位置。該幅作品中,水仙外在具有色彩、姿態、香味等物色之美,表現出各種風韻;水仙的內在神韻美可以概括為仙姿出塵、冰姿清幽。同時,齊白石的創作常常是詩與畫同步構思的,相互參照,可以清楚地見出其創作的旨趣。該幅作品上方陪長詩一首,正如王朝聞在《齊白石畫集·序》中稱齊白石的作品是“詩的繪畫”,“畫家齊白石在描寫自然的時候,他的態度既是畫家的,也是詩人的”?!褒R白石詩人氣質的表現,無例外地依賴具體的造型手段。他的畫是寓情于物的,所以說他仍然是成就卓越的大畫家,而不是辭不達意的幼稚的詩作者?!痹姇嬒嗟靡嬲茫瑢崬榘资先穗y得的佳作。

 46 水仙八哥

47 菊花草蟲 立軸 設色紙本

  老人晚期尤喜將寫意之花卉與工細草蟲融于一圖,其花卉多脫略形跡,離形而以神會求似;草蟲則細致入微,纖毫畢現,追求一種相反相成的韻味。此幅《菊花草蟲》描繪了金秋時節菊圃里花容正茂之景象,縱橫揮灑,筆力蒼勁老到。畫面上端點綴一只尋香而至的蜻蜓,勾描細膩、精煉,其雙翼剔透纖薄,似彈指可破,更顯生動逼真。畫中菊花以揚州八怪之一李鱔的畫法繪出,構圖上參差錯落,極具動態,莖葉之描繪,以法書之草率行于紙上,參差點落,古意盎然,拙中寓巧。畫風真率自然,不加修飾;用筆雄渾健拔,骨肉兼得;用墨滋潤淋漓,濃淡相宜。整個畫面構圖飽滿、完整,觀之尤覺生機勃勃。將其“似與不似”的主張彰顯得淋漓盡致,為齊白石晚期精品。

48 海棠秋趣 1951年作

  此件《海棠秋趣》為白石老人晚年時所作,紅花墨葉配以昆蟲點綴,自有一番田園樂趣。秋天本是令人惆悵的季節,而在作者筆下卻是另有一種生命蓬勃的氣息:兩棵海棠自上而下隊列式排列,海棠花開,檸檬黃的花蕊讓畫面顯示出跳躍的動感;如柳枝般垂掛的枝條,安靜中不乏嫵媚;幾片碩大的葉子以淡墨揮就,再以渴筆點出葉脈,粗中見細;兩只螞蚱于海棠樹下低頭覓食,又或是在竊竊私語,栩栩如生,靈氣十足。

  畫面左側,齊白石題有自作詩:卷簾臨水羨魚偕,十二朱欄萬字排。清夜露冷情更切,西風吹夢上秋階。詩為畫又延伸了意境,白石用宗教里的“卍”字表達“萬”,當為祈求吉祥之意。卐或卍,是古代印度宗教的吉祥標志。唐代武則天將卐定為右旋,定音為“萬”,義為“吉祥萬德之所集”,此義沿用至今。九十一歲的白石老人已是暮年,但創作激情卻未曾退減,祈求吉祥當是對生生不息的美好愿望。

49 牽牛花 紙本設色 1952年作

  《牽?;ā肥撬砟曛鳎嫲显疲骸坝栀缮阶訒韵忌街?,大巖之東,巖之牽牛,常有花大如斗。予九十二歲時,一日翻舊簏得予少年時手本,九十二始用之”。由此可知,畫家所畫之物,是他早年時的稿本中得來。他還曾為梅蘭芳畫過牽?;?,“梅畹華家牽?;ㄍ氪螅酥^外人種也。余畫此最小者”。《牽?;ā酚霉P老到,聚散穿插很有講究,筆力健爽,紅的花朵,黑的墨葉,鮮明大方,形成墨線叢中朵朵紅花,嬌麗動人。

50 山雀圖 鏡心 設色紙本 1952年作

  款識:絜青女弟子屬畫,九十二歲白石老人。鈐印:齊白石、大匠之門

  上款“絜青”,即老舍夫人“胡絜青”女士。立于田間捆扎而成的稻草堆,上立麻雀,下有雛雞爭相啄食余落的谷粒,構成了白石畫中常見的田園景色。綜觀此畫,筆法精妙,結構謹嚴,設色鮮明,寫物逼真,托物以寫意、壯景以抒壞,于中可窺一斑,不愧大師精心構撰之作。《山雀圖》圖中以花青藤黃借筆寫葉,以淡墨取書法用筆寫出葉的筋脈,疏密有致,氣勢磊落,展現出畫家胸中逸氣。在寫實寫意之間,開辟出一條為理論所不能辯駁的實踐之路,具有價值和啟示意義,齊白石便是這樣一位開拓者。白石翁“似與不似之間”的主張便是理想與現實,主觀與觀客,有我與無我相契合的方式,是他作畫的藝術追求,也是使他繪畫趣味盎然的原因所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齊白石花鳥畫欣賞5
走進齊白石的——山水世界
【名品賞析】齊白石花鳥畫欣賞(十一)
詼諧 警醒,白石翁筆下的“鼠趣圖”【全集·高清】
「北京榮寶22秋拍」中國書畫·榮名為寶專場精品賞析(二)
國畫大師齊白石山水畫欣賞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榆县| 台中市| 林州市| 游戏| 永泰县| 聂荣县| 彩票| 抚顺市| 淮安市| 思茅市| 剑川县| 崇礼县| 万盛区| 满城县| 扎鲁特旗| 淳化县| 定南县| 钦州市| 镇坪县| 临江市| 南投市| 临西县| 成都市| 延寿县| 淮南市| 胶南市| 鄢陵县| 秭归县| 东兰县| 长沙县| 昌都县| 瓮安县| 长海县| 西盟| 确山县| 于都县| 临汾市| 鹤壁市| 永平县| 长沙市| 饶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