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喜歡什么樣的姑娘呢?
賈母自己提過給寶玉介紹對象的條件,模樣性情是第一位的,就是說賈母首先是個顏控。
這點從她對晴雯的評價也能看出來,看中的就是晴雯模樣出挑。
何況從我們現實的角度,對一個姑娘的第一印象來源于什么呢?不就是顏嗎?
性情,人品要慢慢相處才能了解,家世也要打聽打聽才知道,只有顏是一眼能看出來的。
寶琴有多漂亮呢?從書中描述,絕對是書里第一流的!
和黛玉比高下不好說,比寶釵漂亮是肯定的。
寶琴剛來時,寶玉怎么說?
“你們素來只說寶姐姐是個絕色,是沒見過她妹妹blablabla”。
探春又是怎么評價的?“依我看,我們這幾個人并她姐姐,總不及她!”
這是什么概念呢?說明寶琴不僅比寶釵漂亮,可能還是很明顯比寶釵漂亮。
因為如果兩個人差不多,直接評價一個比另一個強是比較容易得罪人的。
縱然寶玉見獵心喜口無遮攔,探春絕對不是信口開河的人。
連探春都這么說,只能說明寶琴真的是那種令人眼前一亮自嘆弗如的漂亮。
而賈母,更是對寶琴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喜歡,又是認干孫女又是賜衣服,白雪紅梅那里,更是稱贊畫也沒這般好看,說明在審美方面,大家是一致的,寶琴確實就是出類拔萃的漂亮,賈母是真-顏控!
賈母當然想要寶玉和黛玉結婚,但是當時她并不知道寶黛的感情已經深入到針扎不進的地步(后來在紫鵑試莽玉以后賈母可能知道了),認為是因為青梅竹馬而產生的略高于兄妹的小兒女情分。
一個六七十歲的老人,看一對十二三歲的孩子,她不會認為他們已經生死相許的。
所以她不知道如果讓寶玉另娶,可能會要了黛玉的命。
在這個前提下,寶玉另娶和黛玉另嫁都是可以接受的選項。
從純理性的角度,為啥說賈母想要寶琴呢。
首先黛玉有個致命傷,身體不好。
這點就決定了黛玉無法理家,無法參加基本的應酬,甚至無法生育健康的孩子。
賈母死后,賈政和賈赦就要分家,鳳姐是賈赦的兒媳,再怎么也不可能到叔叔家來長期當家。
而李紈又明顯沒有理家才能,再說寡婦理家也不合適。
這就決定了寶二奶奶一定是要能當家的。
加上賈府已經山河日下,這個當家人會非常辛苦,賈母不是不知道。如果黛玉真的嫁到賈府,勉強理家,可能會更加縮短她的壽命。
所以讓黛玉外嫁,是為黛玉好,也是為寶玉好。(前提是他們可以斬斷情絲,當然讀者知道這個前提不存在,但是當時的賈母應該不知道)
其次,寶釵有個致命傷,就是她哥哥。
寶釵千好萬好,但是她是個女孩子,她不能掌薛家的門戶。
薛家上京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薛蟠打死了人,這賈母不可能不知道。
賈府已經自顧不暇,如果再沾上那么一個不靠譜的郎舅,也真是要命了。
我也覺得賈母雖然不是太喜歡,但絕對不討厭寶釵。
如果寶釵沒有硬傷,許配給寶玉不是不可以。
最后,考慮寶琴是為了照顧王夫人的感受。
寶琴是寶釵的堂妹,雖然寶玉不能娶寶釵,但是娶寶琴也算是照顧了薛家,也就是間接照顧了薛姨媽。
寶琴、薛科基本上可以說父母雙亡,到時候薛姨媽也算得上是他們親近的長輩,如果薛蟠實在不靠譜,他們贍養一下沒啥問題。
賈母如果不出意外,百分百走在王夫人前面,強讓黛玉進了門,對黛玉有啥好處?
黛玉一個人無依無靠,連娘家都沒有,如果得不到王夫人的喜愛,那她的日子太難過了。
寶玉這么一個懦弱的性子,一看也不像個有擔當的。
王夫人對黛玉的態度就和賈母對寶釵差不多,不喜歡也不討厭。
本來也不是說不行。
但是黛玉身體太差,心思又細膩,以后事稍微一多,有摩擦是可以想象的。
找個活潑靈巧又身體健康的女孩子,能少很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