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男人四十一枝花”,然而,從生理機能角度看,也可以說“男人四十一道坎”。
40歲后男性體內的雄性激素水平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步降低,出現體力下降、煩躁多汗、焦慮、性能力下降等男性更年期癥狀,醫學上稱之為遲發性性腺功能減退癥(LOH)。國家人口計生委研究所男性臨床研究室調查顯示,國內外40歲以上的中老年男性中,四成以上患有LOH。
另外,近10年來,我國前列腺癌發病率顯著上升,已從泌尿系腫瘤第三位躍升至第一位。2016年我國新發前列腺癌病例近6萬人。并且,前列腺癌發病年齡前移,原本60歲以上高發,現在四五十歲發病的也不少見。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劉春曉教授表示,自己接診的最年輕患者年僅四十歲。
傷前列腺的行為有哪些?
前列腺一旦出現問題,不但會引發性生理功能減退、障礙,甚至會導致不育。但很多患者對前列腺疾病并不重視,以為買點藥吃吃就能好,殊不知,這樣越拖越久,病情也越來越嚴重,這也加劇了男性疾病患者人數的攀升。那么,傷前列腺的行為有哪些?
供圖
40歲后吃太多肉傷前列腺
日本順天堂大學研究生院泌尿外科堀江重郎教授早前研究就指出,男性過度攝入動物型脂肪容易影響前列腺健康,建議40歲后的男性少吃肉。
吃過多的肉食,尤其是紅肉,這些動物脂肪會提高男性體內的性激素水平,而前列腺癌對血中激素水平頗為敏感,所以,長期過量攝入可能會增加患前列腺癌的危險。而有研究顯示,多吃麥片、果仁及魚類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則較低。
動物脂肪和油炸食品都是吃起來香、但脂肪含量很高食物,容易增加心腦血管疾病、脂肪肝及肥胖等代謝性疾病的風險。尤其是從肉類等攝入脂肪過多,而生活中卻久坐少動,無法消耗掉相應的能量,就容易引起身體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體重過重容易引發身體代謝異常,男人也會對自身形象缺乏自信,影響性生活質量,也更容易引發勃起功能障礙。
對于40歲以后的中年男性來說,如果身體健康、體形勻稱,要適量吃瘦肉、魚蝦等,因為魚類(和大部分海鮮)含有較多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對預防血脂異常和心腦血管疾病有一定作用。還可適量喝低脂牛奶,有利于骨健康。
供圖
久坐易傷前列腺,
當心坐出前列腺炎
在現代生活中,“久坐”已成為一種司空見慣的現象。人們都知道,久坐傷腰,卻不知道久坐也是導致前列腺炎發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陳業輝博士解釋,前列腺位于膀胱下方,男人就“坐”在前列腺上,時間長了容易產生一種無菌性的“壓迫性炎癥”,出現尿頻、尿急、尿道灼熱等膀胱刺激征。而前列腺發炎常常“牽連”周圍的組織,引發腰骶、下腹、會陰、陰囊等部位的墜脹感。
久坐極易使體內代謝物堆積,使前列腺慢性充血,誘發前列腺炎,加上常憋尿使膀胱充盈脹大,引起局部壓力增大和血流不暢,加重前列腺肥大的癥狀。
因此,建議避免長時間打麻將、玩撲克、看電視等,經常要伏案工作的白領族等坐一小時就起來活動活動,給飽受壓力的前列腺放松一下。同時,多喝水、不憋尿,避免過多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及喝酒,以免造成前列腺局部充血。這些良好的生活習慣,均有助男性防范前列腺炎。
另外,騎自行車等騎跨動作,車座與會陰產生磨擦,刺激尿道上段和前列腺等處,促皮下組織慢性增生、發硬、腫大,甚至發炎,會對前列腺和尿道造成壓迫,容易造成前列腺疾病和排尿困難。因此應避免長時間騎自行車。
供圖
過量吸煙、飲酒
增加前列腺疾病患病率
根據調查,吸煙者的前列腺疾病患病率比不吸煙者高1-2倍。煙草中含有的各種化合物多達1200余種,其中絕大多數均對人體有害,吸煙越多前列腺受危害越大。香煙中的煙堿、焦油、亞硝胺類、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質,不但可以直接毒害前列腺組織,而且還能干擾支配血管的神經功能,影響前列腺的血液循環,從而就會加重前列腺的充血癥狀,也就會導致前列腺炎的發生。
男科專家表示,酒是一種擴張血管作用的飲品,對于外表看不見的內臟器官,酒精擴張血管引起臟器充血也是明顯的,前列腺當然也不例外。而且患有前列腺炎的患者飲酒或者酗酒,可加重病情,并且增加治療難度。
供圖
縱欲過度傷害前列腺
在短時間里,性愛的頻率、強度等超出了正常的體力、精力所能承受的范圍。據相關數據顯示:短時間內持續多次性交者,發生急性前列腺炎的比率高達89.7%。相反,性欲旺盛者因故無法正常排泄,致前列腺分泌大量“囤積”,時間長了導致前列腺過度擴張與充血,也可引發炎癥。
此外,體外排精、性交中斷等,同樣可使前列腺充血腫脹而引起炎癥。
另外,再強調一點,自慰頻繁很傷“腺”。自慰是一種正常的生理行為,能幫助男人解決部分高張力狀態的性沖動和性積蓄。但如果不加以節制,例如每天自慰3次以上,不僅會因縱欲過度而導致疲勞、免疫力下降,另外過于頻繁的緊張與放松,以及分泌物的超量排放也會加重前列腺的負擔,容易造成前列腺的調節能力下降。
供圖
喝水太少前列腺難滋潤
通過排尿對尿道進行沖洗、促進前列腺分泌物排出,能預防前列腺感染。飲水過少會使尿液濃縮、排尿次數減少,排尿也容易出現不暢,前列腺分泌物也難以正常排出。這樣既增加了前列腺的負擔,也令前列腺更容易遭受細菌的侵襲。對前列腺與腎臟、膀胱等其他臟器都會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
水是生命之源。人每天的正常水需要量在4-5升左右。除了食物中含有的水分外,還需要每天額外喝4-6大杯水。
嗜辛辣,前列腺抵抗力降低
辛辣食品不是前列腺疾病的直接病因,但酒類、辣椒等食品對前列腺和尿道有刺激作用,可引起短暫的會陰部不舒服,還可引起血管擴張促使前列腺和膀胱頸充血、水腫,造成前列腺的抵抗力降低。
供圖
長期便秘、憋尿,傷前列腺
便秘者直腸內積聚大量糞便,會加重鄰近的前列腺充血。同時,便秘者往往用力排便使腹壓增加,壓迫前列腺可使尿道變細,排尿受阻,對前列腺健康不利。
另外,憋尿本來是迫不得已偶爾為之的行為,如人在旅途而沒有廁所。但因為怕冷而不愿意起來撒尿或者因為太忙而主動憋尿的行為,還是少做為妙。
對于男性來說,憋尿是引起前列腺炎的原因之一。憋尿會使尿道壓力升高,尿液有可能逆流進入前列腺,尿液中的一些晶體物質(如尿酸結晶)會沉積在前列腺組織中,與腺管內的淀粉樣物質、上皮細胞、嘌呤、膽固醇、檸檬酸等包繞形成結石,阻塞前列腺液排出管道導致前列腺液引流不暢,從而引發前列腺炎。
對于老年男性來說,由于他們大都有前列腺增生,而前列腺增生癥患者本身就排尿不暢,時間長了使膀胱排出道梗阻,使膀胱殘余尿增加,膀胱殘余尿會導致膀胱不穩定、更嚴重者可引起腎盂輸尿管積水。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還經常憋尿,則會導致上述癥狀加重。有可能憋著憋著就拉不出尿液,發生急性尿潴留,嚴重時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供圖
不良情緒殃及前列腺健康
當受到緊張、焦慮等情緒刺激時,前列腺的分泌物也會增加。這時男人會感覺尿道不舒服,出現小便次數增多的現象。許多患慢性前列腺炎的男人常常表現出煩惱、焦慮、恐懼、憤怒等心理緊張現象。而在工作過度勞累、疲勞及焦慮等情況下,他們的前列腺問題會更加嚴重。所以,男性朋友平時應該注意情緒的調節。
供圖
男性呵護前列腺的行為準則。
50歲以上應定期做PSA檢查。
盡管中國前列腺癌發病率比美國低,但是早期患者生存率卻不如歐美。美國早期前列腺癌五年生存率可以達到98%,而在我國,前列腺癌早期診斷率極低,60%以上已是晚期。前列腺癌被形容為“沉默的殺手”,早期可以沒有癥狀,或者表現出良性前列腺增生相似癥狀。在腫瘤進展期,則會出現排尿困難、血尿、骨痛、下肢腫脹等癥狀。大部分前列腺癌患者死于骨轉移。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查是國際公認早期發現前列腺癌的最佳方法。建議50歲以上應該每年定期做PSA檢查,以預防前列腺癌。這個檢查并不復雜,抽血即可知道。血清中PSA正常水平是每毫升為4納克,超過4納克應懷疑前列腺癌,PSA值在10以上則高度懷疑。“家族中有一人或多人患前列腺癌的男性人群,有必要提前到40歲開始進行PSA檢查。”美國 Rene J Sotelo教授補充道。
印度Pradeep Rao教授表示,PSA檢查異常的男性需要進一步做MRI(核磁共振)檢查,甚至腫瘤穿刺活檢幫助確診。此外,前列腺癌轉移首先出現骨轉移,對于病理評估轉移高風險患者應該重視轉移篩查。
攝取豆類食品。
日本男人死于前列腺癌的比率比美國男人低5倍。一般認為是由于他們的飲食多是低脂肪、高纖維食品。豆類食品在日本食物中十分普遍,豆腐、黃豆粉、豆漿都是能有效遏止前列腺癌的食品。
多吃西紅柿。
在一項哈佛醫學院針對47萬個男人所做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吃烹調過的西紅柿產品最多的人得前列腺癌的比例最低。所謂“最多”的意思是一星期十份。
供圖
小心荷爾蒙補品。
有許多宣傳說睪丸激素治療可以提升對生活,尤其是婚姻生活的渴望,然而高劑量的睪丸激素常常跟前列腺肥大和腫瘤有關,這一點卻甚少被提及。如果已為前列腺問題所苦,那么遠離這些荷爾蒙補品。
陽光下運動。
生活壓力會增加前列腺患病腫大的機會,當生活壓力減緩時,前列腺癥狀會得到舒緩,所以盡量保持放松的狀態。趕緊到戶外做運動吧,適度地進行體育活動有助于增強機體抵抗力,并可以改善前列腺局部的血液循環。
供圖
常放松,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負性生活和心理因素可能會增加前列腺病變發生的機會。臨床顯示,當生活和心理壓力減輕時,前列腺癥狀會同時緩解,因而平時應盡量保持放松的狀態。良好的心理狀態和充足的休息,有助于前列腺的養護。
多溫浴。
溫水沐浴可以舒解肌肉與前列腺的緊張,改善前列腺的局部血液循環,減緩不適癥狀,每天用溫水坐浴1-2次,并適當按摩前列腺,動作要輕柔,可以收到良好的前列腺保護效果。
本文綜合:健康時報、大河網、家庭醫生在線、39健康網等網絡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