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和廚房
方雪華
我以為,家之所以叫家,多半是因為有廚房。某種程度上,廚房決定情緒。進了家門,廚房里是在噼噼啪啪還是寂然無聲,給人的感覺會截然不同。廚房是一種高品質的生活文化,女人應該欣賞這種文化,也要樂意容納在這種生活里。
廚房是溫暖的,春節的廚房終日熱氣騰騰、香味撲鼻,尤其令人心馳神往。這溫暖大都是母親點燃的,母親揮勺弄鏟、專心對付美味佳肴的身上,總是充盈著特有的柔情和美麗。在她靈巧的手指下,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歡騰在湯鍋中,跳躍在炒鍋中,端坐在盤子中……就像散落的文字聯成了詩、雜亂的顏料拼成了畫,一點都不比藝術創作遜色。為此我很是羨慕。
記得有人說過,女人把心情投射到廚藝上,就像光把影子投射到地板上。如果她愛意盈盈、歡愉滿滿,就會靈光閃現,超常發揮。我不是個擅長做飯燒菜的人,平時工作繁忙,中午用餐以食堂為主,晚飯在母親家吃,很少進廚房。今年春節休假長,喜事多,侄兒新婚表弟買房,全家歡聚,進廚房的時間自然而然長了,也從中感受到了很多的樂趣。從和母親燉雞湯、炒肉丁、紅燒魚學起,伴隨著她親切的叮嚀,仔細地切出各種形狀的菜,精心烹調著一盤盤菜肴,一點都不感到乏味。進了廚房,也就知道了柴米油鹽貴,樂此不疲地燒、燉、煮、烤……緩慢生活的節奏,到處都有溫馨的味道。
春節走親訪友油膩葷菜吃多了,前幾天女兒特別想吃電視里的中式比薩餅,我就一絲不茍地端坐在電腦前看視頻,還一字一句地詳細記錄。然后學以致用,將胡蘿卜、洋蔥、辣椒等切丁,用油小火翻到七八分熟,盛出備用,再打一個雞蛋和少許面,加鹽、白糖、水調勻,小火攤成雞蛋餅樣,待八分熟時,將蔬菜丁均勻撒在上面,等變成金黃色時出鍋。好了,大功告成,金黃色的餅面點綴著紅色的胡蘿卜、綠色的辣椒、白色的洋蔥,帶著雞蛋香味的熱氣直往鼻孔里鉆,咬一口,外脆里嫩,別提多好吃了。女兒快樂地品嘗著,嘴里直嚷嚷好吃,丈夫也是贊不絕口。自己家做的不僅省錢,還很有營養,看著他們父女笑得那么甜蜜,享受自己的美食,感覺到用油鹽醬醋編織出的每一道飯菜都是幸福的、滿足的。想到以前自己不愛廚房,不免心生愧意。母親常說,經常用翻新的菜譜來填滿每個日子,看著家人一個個白白胖胖、餐桌上一只只碗碟空空蕩蕩,就心滿意足了。無論做什么事,心情很重要,工作如此,家庭如此,燒飯做菜也如此。然后,營造一份好的環境,與家人愉快進餐,感受親情和幸福。人生之樂,莫過如此!
鍋碗瓢盆交響曲,或許是女人耳畔永遠難以舍棄的動聽樂曲。期盼下一個春節!感恩一世操勞的母親!
【作者簡介】方雪華,中學高級教師,現任職于溧陽市西平小學,曾獲“常州市師德模范”“常州市優秀班主任”“溧陽市十佳教師”等榮譽稱號。學生時代就熱愛寫作,工作后也一直堅持與文學相伴,已在省市級報刊發表過多篇
感恩作者授權 綠 汀 文 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