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長廊在萬壽山南麓和昆明湖北岸之間。東起邀月門,西至石丈亭,中間穿過排云門,兩側對稱點綴著留佳、寄瀾、秋水、清遙四座重檐八角攢尖亭,象征春夏秋冬四季。我國古建筑和園林中最長的廊。
長廊始建于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年),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后,1888年重新建造。728米長,273間,548根柱子。
長廊繪有彩畫14000余幅。彩畫的內容多為山水、花鳥圖以及中國古典四大名著《紅樓夢》、《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中的情節。其中許多風景畫仿自江南山水,是畫師們根據乾隆意圖繪制的。彩畫經過日曬雨淋,很難保存多長時間。
我認為,長廊之所以出名,關鍵在于其設計理念,充分利用了“皇家”概念和靠山臨湖的位置優勢。建筑和彩畫只能用中規中矩來評價。
頤和園長廊
從頤和園長廊看兩側
頤和園長廊彩畫
頤和園長廊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