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肉穿腸過 痛風悄悄來
大家吃了一頓火鍋。老友很興奮,又是喝酒,又是吃肉,一個人喝了半瓶二鍋頭。哪曾想到第二天他腳疼得在家里連哭帶叫。仔細檢查,發現他的右腳前端有些發紅和腫脹,特別是拇趾根部腫的厲害,不敢活動,觸痛明顯。去醫院經過化驗證實,他體內的尿酸增高,患了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喝酒吃肉是發作的誘因。
來如疾風,痛時要人命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怎么會與喝酒吃肉有關呢?原來,牛羊肉屬高嘌呤高蛋白膳食,在體內代謝后,產生大量尿酸,如同時再飲酒,乙醇代謝產生的乳酸會阻止腎臟對尿酸的排泄,嘌呤代謝紊亂,尿酸鹽結晶沉積于關節腔內,則引起滑膜的急性炎性反應,使滑膜充血、腫脹、關節液增加,醫學上叫做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最常見的是拇趾的跖趾關節,起病有時較快,患者常在夜間無緣無故被關節刀割樣的劇痛驚醒,受侵關節常發紅、發熱。此病往往是因為著涼、酗酒、攝入高嘌呤高蛋白膳食所致,中老年男性多見。
雖然痛風沒有辦法徹底根治,但是可以預防反復性發作。平時飲食應嚴加控制,發作時應用抗痛風藥治療。
“酒肉朋友”,要敬而遠之
大部分人痛風急性發作都是“飲食惹的禍”,所以,要避免進食高嘌呤飲食。豬、牛、羊、雞、鴨、鵝、兔以及各種動物內臟等食物含嘌呤量高,要盡量不吃;魚蝦類、豆類、蘑菇、花生等也含有一定量的嘌呤,要少吃;節制煙酒,尤其不能酗酒;忌食或少食辣椒、蔥、蒜等辛辣食品及濃茶、咖啡。多食西紅柿、山楂、柑橘、大棗、地瓜、土豆等富含維生素B1、維生素C的食物,以促使組織內沉積的尿酸鹽溶解。多食蘋果、葡萄、白菜、芹菜、花菜、黃瓜等堿性果菜。多喝水,每天尿量保持在 2000毫升以上,以增加和促進尿酸排泄。肥胖患者,應減少熱量的攝取,以降低體重。
急性發作,別盲目降尿酸
患急性關節炎期間應及時消炎、止痛,控制癥狀,常用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如扶他林、芬必得、莫比可等。應用時應注意:
1.目前可供選擇的NSAIDS種類很多,許多患者常認為秋水仙堿是急性關節炎期間止痛、消炎的首選藥物,其實這種選擇未必恰當。因為秋水仙堿和阿司匹林等藥副作用很大,早已不作為痛風性關節炎止痛、消炎的首選藥物。
2.應用NSAIDS僅限于急性關節炎的對癥治療,關節腫痛消退后就可以停藥,不必長期服用。
3.毒性大的藥物不要使用,如保泰松等。
4.患急性關節炎期間主要是應用NSAIDS消炎、止痛,降尿酸藥物無止痛效果。許多患者每當急性關節炎發作時便自行服用降尿酸藥,這是不科學的,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特別提示
天氣越來越冷,朋友聚餐或應酬時大量進食火鍋、海鮮及暢飲啤酒。如不加節制,血尿酸濃度就會上升,嚴重者就會發生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對腎臟功能和關節結構都有影響。“酒肉穿腸過”未必是一件瀟灑痛快的事兒。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