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臺有人留言說:我今年36歲,還是個普通員工。收入多年不漲,但家庭負擔一年比一年重,再想往上發展難比登天。
“我看招聘網站上,動不動就只要35歲以下的,那像我這樣的人,就活該沒前途嗎?”
如果你也有同樣的苦惱,今天心眼兒就跟你詳細聊聊35歲以后的職場規劃,從而讓迷茫的你猛然發現:35歲真不是“危機”,而是有著更多機會的“黃金期”!
另外,我還會推薦3種適合中年人的轉型方向,收入高有潛力,趕緊來挑一個吧。
職場中,為什么會有“35歲危機”?真是因為我們開始走下坡路了嗎?
實際上,職場中的中年人,不過是又站在了人生岔路口上,再重新做一次規劃而已。
畢竟,這個年紀的人,不再有年輕人充沛的體力,卻有年輕人不具備的經驗與閱歷。這時,如果還用年輕人的“打法”去打拼,肯定會出現不適,而陷入各種問題與麻煩中。
那該怎么辦?
方法很簡單,你只需要揚長避短,發揮出“中年人的優勢”,就穩贏啦!
比如說,很多人都說自己被“卡”住了:上,上不去;下,不愿意。
其實,之所以有 “卡”的感覺,是因為你只看到了一個方向。
把視角放大了,你就會看到自己人生的更多可能。
說白了,就是跳槽。
也許你會說:別開玩笑了,人家招聘網站上寫得清清楚楚:35歲以下。我去投簡歷,還不是當分母!
沒錯,很多基礎工作的招聘要求,的確是針對35歲以下人群。
而且,那些工作大都也是給年輕人準備的,并不適合已經在職場打拼了十幾年,甚至20多年的你。
你應該看的,是那些沒有年齡限制,更看重“個人價值”的招聘信息。
其實,哪個大佬不是從小白一點點成長起來的?
我有個同學,大學學的是國際貿易,畢業后在一家外企做物流管理,天天沒黑沒白地加班。好不容易休息一天,她還要去圖書館查資料,找案例。
可誰也沒想到,3年后,她竟然跳槽去做了采購。
當時我覺得:你看,因為開始沒考慮好,那么多苦功夫,都白費了。
結果,她現在是一家大型企業的供應鏈主管。
表面上看,這個人好像一直在換崗位、換賽道。
但如果你仔細分析,會發現這位朋友的“核心價值”,始終沒有變——
既合情又合理!
很多厲害的人,看似在不斷換方式、換平臺,但本質上在做同一件事,就是持續地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讓自己成為某領域里“重要的價值節點”。
所以,“向左右看”的關鍵,就是要打破職位、崗位的束縛,站在行業的高度,從創造價值的角度重新給自己定位。
一旦你做到了,自然能跳出“35歲魔咒”,直接去應聘那些“沒有年齡限制”的工作了。
也許你會說,現在讓我積累“核心競爭力”,太晚啦!
很多中年人,尤其是在大企業上班的人,早都養成了依附于既定資源,既定客戶的工作習慣。
只要按照規范的標準操作,任務就搞定了。
別說持續打造“競爭力”了,只要離開這個崗位,可以說他“什么都不會”。
怎么辦?
這個時候,你最好先別急著“往四周看”,因為看了也是白看。
而是從自己“擅長的事情”開始,一點點讓自己成為“專家”。
這里的“專家”,不是說讓你去讀書、考證,而是擁有不依賴于平臺、獨立工作的能力。
這才是一個合格的中年人,最應該有的底氣。
有了這個能力,不管是繼續留在公司,還是自己另立門戶,你才能適應各種層級客戶的需求,以及整個市場的競爭,從而獲得更好的生活與報酬。
那具體該怎么做呢?
很簡單,請你回答一個問題:我是誰,我可以向這個世界提供些什么?
一時沒有思路沒關系,你可以每天睡前思考一下,然后把零碎的想法答案寫下來。
這樣堅持一個月或者半個月,你的方向就會清晰起來,你的優勢也會越來越明顯。
然后,順著你找到的方向優勢,繼續深挖下去。
比如說,建立一個本領域的案例庫,提煉出幾大常見問題,給每個問題寫出具體解決方案,以及發散解法等等……專家,還會遠嗎?
一旦你掌握了“離開崗位”獨立工作的能力,什么“淘汰、被裁”,就統統威脅不到你啦!
最后,你還可以“向外看”,也就是大家都在說的“兼職”。
也許在梳理的過程中,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現在做的,既不是優勢,也不是愛好。
這可怎么辦?
中年人換賽道、重頭再來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
那就不如采取“迂回戰術”,先從“兼職”做起。
這樣的例子,近來是越來越多了。
只要你有興趣,肯投入時間,就有相應的“賺錢機會”在等著你。
但是,這里有兩個選擇標準,一定要記住!
1、不要用時間/體力換報酬。
時間和體力,對于中年人來說,是稀缺資源。
用你的稀缺資源,換微不足道的兼職工資,實在不劃算。
反而,你的經驗與閱歷是可以復用的,是可以實現“一次投入,多次回報”的。
2、不要跟風做。
新項目、新風口總是源源不斷的,但你擅長的方向,只有那么一兩個。
與其一直跟著風口走,今天學網上寫作,明天又看直播更賺錢,后天聽說考個證書能變現……到最后,什么都會一點,什么都做不成。
不如就從自己的優勢領域入手,踏踏實實做好一件事,更有效率!
所以,兼職這件事,一定是你真心想做的事,而不是單純地算“經濟賬”,否則很容易被“熱點”帶偏,到最后變成了瞎折騰。
總之,并不是所有35歲以上的職場人都會失業,都會陷入“危機”。
而是因為我們的思路沒有打開,給自己設置了很多限制,才讓自己感覺被“卡”在了35歲上,沒有出路。
只要你能放開束縛,打開視野,就會看到“左右”其他行業的機會,“內部”成為專家的可能,以及“外部”用一份時間賺多份錢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