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便秘≠上火
現在,大多數人一聽到便秘就會自然而然地想到“上火”,便秘似乎和上火畫上了等號一樣。
其實便秘多與我們的脾胃、腸道有關。長期便秘的人一般比較偏愛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或食用含維生素及纖維素的蔬菜過少,從而使大便在腸道里停留的時間延長,從而導致一系列腸胃問題。
便秘的癥狀有:排便次數減少(一周少于3次),感覺無法完全清空腸道,糞便干燥、堅硬、呈塊狀,糞便異常大或異常小,胃部疼痛和痙攣,感覺脹氣,食欲不振等。
當糞便在消化道里移動太慢或在腸道停留太久,會被腸道回收大量水分,此時糞便就會變得又干又硬,出現便秘。
?
可見,水對于排便來說至關重要。所以,在保證飲水攝入量的同時,我們還要遵循自身排便的時間和規律,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不要主觀的長時間憋著不排便,以免導致便秘。
但是便秘的原因并不都是上火引起的,還有可能是受涼的原因,即腸道受寒受涼、寒邪過重,而非腸道上火。
腸道偏寒,血脈運行遲緩,腸道供血不足,蠕動變慢,導致大便在腸道內停滯時間過長,水分被過度吸收,大便自然干燥。
2
便秘也要對癥下藥
便秘可分為五種情況:
大便不暢或秘結,脾胃氣滯、腑氣不通,大腸傳導不力,為“氣秘”;
脾胃郁熱,熱灼津傷,腸道干燥,大便干結,為“熱秘”;
腸道津虧,無水行舟,大便無法得到滋潤推動,出現“津枯便秘”;
脾胃受寒,寒凝則運化無權,大便難行,出現“冷秘”;
中氣不足,產后、大病或久病久瀉,以致腸道推動無力,為“虛秘”。
這個時候如果直接服用瀉火藥物,可能會加重對胃腸道的刺激,胃腸道受損后便秘可能還會加重。
所以對于便秘患者,吃下火藥之前,可以先觀察舌根部舌苔是否發白?小便是否清長?是否怕冷?是否脹氣?通過這些觀察,就可以大致判斷是冷秘還是熱秘或是氣秘、虛秘。
舌苔發紅,應屬上火;舌苔發白,則是受寒。然后對癥下藥,便秘方能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