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桃實驗學校老校長為畢業班學生家長答疑解惑
孩子不適應“小升初” 易生五大問題
小升初如何銜接的話題牽動學生家長的心,活動現場座無虛席。
核心提示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農芝 文/圖
小學和初中有哪些差異?“小升初”如何銜接?如何讓孩子適應初中學習生活?孩子上初中要做好哪些準備?許多家里小孩今年面臨“小升初”的家長都很關心,究竟如何幫助孩子順利進入初中學習狀態。6月6日晚上,南寧天桃實驗學校舉辦一場特殊的家長會,近百名小學畢業班學生的家長到場參加,多位長期從事中小學教育工作的教育工作者,現場解答了家長們關注的一系列問題。
小升初銜接好不好
影響整個中學階段
“初中是中學階段的初級階段,如果小學升初中銜接不好,包括高中在內的整個中學階段都會受到影響。”家長會當晚請來了數十年如一日從事中小學教育的老校長周積寧現場分享經驗。
周積寧曾擔任天桃實驗學校校長,2009年退休后,他每年都會定期回到學校給學生家長分享經驗和建議。周積寧經過多年總結發現,通常有部分小學生進入初中后,在初一上半學期乃至更長的時間里不能適應新的學習生活。比如不知道學習的程序,不知道以怎樣的思維、怎樣的方法解決學習問題,不知道科學安排學習活動,不知道如何調適學習心理等。這些問題的積聚,導致孩子不能較好地開展學習活動,不能較好地掌握知識,不能有效地形成能力,成績低下,自信心缺乏,從而對學習產生畏懼和厭惡情緒。如此下去,就會阻礙孩子的健康成長。
如果孩子對小學升初中適應不了,就會影響整個中學階段的學習。如果初中階段把學習方法、學習能力都掌握了,到高中學習就很輕松。因此,如何適應初中學習生活,對孩子整個中學階段的學習和成長都非常關鍵。
孩子上初中后
兩種變化不容忽視
周積寧介紹說,初中與小學差異比較多,主要體現在課程、學習情形、學生個體、教師授課、班級管理、家庭教育等多方面。
首先是課程,七年級主要開設語文、英語、數學、思想品德、歷史、地理、生物、體育,八年級增開物理,九年級增開化學,這些科目要求高,難度也大。學習的情形也不同,初中的學習思維由感性向理想、由具體向抽象、由單一型向發散型轉變,學習方式由小學的依賴性向自主性轉變。教師的授課也不像小學那樣以課堂講解為主,而是注重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和理解問題。
周積寧強調,上初中后,孩子的心理和生理變化一定要特別關注。上初中后,孩子身高和身體特征快速發生改變,心理跟不上生理發育,生理上看起來已像個大人,但心理還很幼稚。因此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也應轉變方式,不能像小學階段那樣只是關注孩子在校的日常表現,而是多關注孩子的學科成績(特別是中考科目的成績)和學習壓力,平時多與孩子溝通交流,關心孩子的思想品德、社會活動和交友情況等,讓孩子身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