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癬:又稱腳癬或香港腳,是發生于腳掌、跖與趾間皮膚的淺部真菌感染,其傳播方式主要有兩種:
一是直接接觸足癬患者;
二是使用足癬者的鞋襪、日常用品。
手癬:又稱鵝掌風,為發生在手掌、手指外的光滑皮膚的淺部真菌感染,多繼發于足癬。
誘發足癬的因素:
(1)多汗者
(2)妊娠期婦女
(3)肥胖者
(4)足部皮膚損傷
(5)糖尿病患者
(6)長期服用抗生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
(1)間擦型
(2)水皰型
(3)鱗屑型
(4)角化型
(5)體癬型
往往幾型同時存在,以某型較為顯著。自覺瘙癢、抓破后常繼發感染。
1、可選藥物:
復方苯甲酸、十一烯酸、水楊酸、克霉唑、咪康唑、特比萘芬,尿素,酊劑、軟膏外用涂擦;
冰醋酸溶液、依沙吖啶液(利凡諾)、硼酸液清洗、浸泡;
硫黃粉、足癬粉、足光粉、枯礬粉等粉劑。
2、選藥原則
① 水皰型——溶液劑、酊劑、軟膏劑、霜劑
② 鱗屑型和角化型——軟膏劑、霜劑(封包治療!)
③ 間擦型、糜爛型——溶液劑、酊劑擦洗至無滲出后,用粉劑(硫黃粉、足癬粉、足光粉、枯礬粉)或軟膏劑。
3、手癬
治療手癬的最佳方法是采用藥物封包治療。
睡前選用10%水楊酸軟膏、復方苯甲酸軟膏、20%尿素乳膏(可任選其一)涂敷于手上,按摩5分鐘,用塑料薄膜和3層紗布包好,每隔1~2日換藥1次,連續1~2周。
環吡酮胺——是近年來外用抗真菌藥物研究的熱點。
該藥是一種廣譜抗真菌藥物,兼具抗革蘭陽性和陰性細菌及抗炎的作用,因此很適合治療易繼發細菌感染的趾間型足癬。外用,均勻涂于患處,1日2次,涂后應輕輕搓揉數分鐘,2周為一療程。
聯苯芐唑乳膏——用于治療各種皮膚真菌病,如手、足癬,體、股癬,花斑癬等。外用,一日1次,2~4周為一療程。涂布患處,并輕輕揉搓幾分鐘。
(1)角化皸裂型足癬:推薦口服抗真菌藥治療。
① 伊曲康唑:臨床上應用于深部真菌所引起的系統感染。一般1日100~200mg,一天兩次,連服一周,甲癬需每月服一周,連續3月,個別情況下療程延長到6個月。
② 特比萘芬:治療嚴重的體股癬、手足癬和甲癬。
1日250mg,1天1次,連續服2周、4周或2~3個月。
(2)對有化膿感染的腳癬者:同時應用抗生素治療。
1.、妊娠婦女并不禁忌在皮膚上局部應用克霉唑。
2、在體、股癬尚未根治前,禁止應用糖皮質激素制劑(抑制免疫,易加重真菌感染)。
如:曲安奈德乳膏(去炎松) 、氟西奈德乳膏(膚輕松)。
3、對中重度足癬的效果:
短期口服聯合外用抗真菌藥物=常規療程的口服抗真菌藥>單獨外用抗真菌藥。
4、非藥物治療……
預防……
外用藥癥狀消失后,仍要堅持用藥1至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