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這一句話道出了金錢對于我們的重要性。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錢真的是必不可少的,因為不管是小到柴米油鹽,還是大到衣食住行,哪一樣都離不開錢。就連我們新年問候,都是恭喜發財,可見我們對于金錢的喜愛程度。
前幾年的時候,很流行理財,大家都去鉆研理財,我自己也在看了一篇文章之后,一時沖動報了一個理財班。還記得那句很火的話“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當時帶動了股票和基金大火了一把。許許多多的大爺大媽每天一大早就去股票交易市場等著,那場面真的一度火熱。雖然報班的時候是屬于沖動,但是真正學習了之后發現,懂得了一些基礎知識之后,反而冷靜下來,能夠理性的思考了,股票和基金真的不是憑運氣的,它也是一門大學問,涉及到很多的專業知識,反而不會那么盲目的跟風,一沖動就入市了,然后就被割韭菜。
所以,我們喜愛金錢,想要賺取金錢,最基本的是要了解它,然后才能贏得它。提到錢,我想沒有人會說不知道,現在就連小孩子都知道金錢的好處,因為它可以買東西。但是,我們真的了解金錢嗎?最近看了周欣悅教授的《身邊的金錢心理學》,她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用有趣的心理學實驗,通俗易懂的生活案例,鮮活有趣的故事,讓我們既客觀又感性的認識金錢。她讓我重新認識了金錢,也重新認識了自己。
我們現在經常聽到一句話“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用這句話來形容有錢人的生活我們無法想象,但是其實有錢也會限制我們的視力。紐約大學心理學家迪亞茲和諾爾斯做了一個實驗,讓61名市民帶著新潮的眼鏡上街,通過分析眼鏡的影像記錄發現,有錢人對路上的其他人根本視而不見,他們看路人的時間比窮人時間更短,就好像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一樣。還有一些研究發現,金錢不但會讓人變得“目中無人”,還會變得以自我為中心,拒絕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 還有一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奇怪現象,我想我們許多人都遇見過,那就是覺得自己是朋友圈里最窮的人。我自己每次刷朋友圈的時候,就會有這種想法,他們買著你買不起的衣服,在你覺得很貴的餐廳就餐。但其實絕大多數人都有這種感覺 ,埃塞克斯大學的馬修斯教授在16年的一項研究中就揭示了這個現象。他們招募了190個年齡在18—67歲之間的人,讓他們估計參加實驗的人中,有多少人比自己有錢,又有多少人比自己窮。結果顯示,大多數人覺得比自己有錢的人更多。這是為什么呢?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經??吹胶吐牭接绣X人的新聞和消息,我們的朋友也不會把自己吃泡面的照片分享到朋友圈,但是買了新房新車卻會迫不及待的讓大家知道。而另一個原因是,新聞記者更喜歡報道有錢人的生活。長此以往,就給我們造成一個印象,那就是有錢人很多,而窮人只有自己。 看了《身邊的金錢心理學》之后,才發現原來自己對于金錢的了解真的太少了,只知道錢可以提高我們的生活水平,可以買到很多想要的東西,卻不知道原來金錢有那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讓我們一起來人生金錢,了解金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