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鵬子
編輯 | 小灰灰
Key Point:
腰痛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癥狀,腰椎間盤突出癥也是骨科常見的疾病之一。
本文就來說說腰椎為什么容易受傷、怎么判斷腰痛是不是腰椎間盤突出癥、如何預防腰痛、如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希望您對腰椎有個全面的了解。
閱讀全文大約需要9分鐘。
現代社會,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脊柱卻退步了。在白領人群中,頸肩腰腿痛已經成為第一職業病。
富蘭克林說過,人生唯有感冒和腰痛不可避免(并沒有……)。人一生中都會經歷腰痛,但不是所有的腰痛都是腎虛,啊不,腰椎間盤突出癥。
大多數腰痛都是肌肉勞損或筋膜炎,往往經過1周左右時間休息就能自然康復,無需特殊治療,也不會產生嚴重的后果。即使是體檢時腰椎CT檢查后發現腰椎間盤向后突出的影像表現,但如果沒有腰痛、臀部或下肢的抽筋樣、觸電樣的疼痛(下肢放射痛),甚至大小便障礙等癥狀,也不能稱為腰椎間盤突出癥。
(圖片來自網絡)
人類脆弱的腰椎
不同于喵星人、汪星人這類四肢行走的動物,人類的腰椎不僅平時要承擔上半身大部分重量,搬東西時甚至得承擔額外負荷,還得負責參與身體的旋轉、側屈、屈伸等動作。
最委屈的是,脊柱的胸椎段有肋骨支撐,骶骨段有盆骨支撐,唯有腰椎段,只能靠腰背腹相關的肌肉來支撐。
(圖片來自網絡)
真可謂低權輕責任重。
腰椎如此脆弱,當腰椎段不穩定或者受到外力的時候,壓力又常常損傷的是鏈接各個腰椎的非骨性結構——腰椎間盤。
腰椎間盤突出癥
腰椎間突出癥發病基礎是椎間盤退行性變,腰部外傷或工作、生活中反復的輕微損傷導致髓核突出產生癥狀。常發生于青、中年,男性多于女性。
(圖片來自網絡)
腰椎間盤是有由外層的纖維環和內部的髓核構成的“湯圓”。如果椎間盤壓力增高,腰椎間盤變性、纖維環破裂,“面皮”破了,里面的“糖心”,也就是髓核就會流出向后方椎管內導致相鄰組織遭受刺激,產生如腰痛、腰酸脹的癥狀。如果壓迫到了支配下肢的神經根,還會引起的下肢放射痛等一系列的癥狀。
(圖片來自網絡)
因此,如果休息1周腰痛不但沒緩解,反而加重或者漸漸出現臀部疼痛、下肢痛,或者酸、麻、脹等不適,那么一定要去醫院骨科就診。醫生會根據相應情況,選擇腰椎X線片、腰椎CT等檢查,明確是否是腰椎間盤突出癥。
能否痊愈?
湯圓露餡了,漏出的餡兒能被吸收掉嗎?湯圓皮能好嗎?
局部產生的炎癥反應經過治療或者經過休息后,逐漸減輕,疼痛會減輕。
突出的髓核含有水分,經過一定時間水分也會逐漸被機體吸收,突出部分也會產生萎縮,從而減輕了對神經根的壓迫,臀部、下肢的癥狀也會緩解。
亦或者通過運動、推拿等方式,向外突出等椎間盤組織可少量回縮,或者改變突出物與神經根的位置,減少了向后方神經的壓迫,癥狀也能緩解。
但無論如何,這都不能稱之為痊愈,疼痛減輕只是因為神經根壓迫減輕和局部炎癥消退。癥狀可以逐漸消失,但腰椎間盤突出仍然存在。
預防腰痛
以下事項無論是對預防腰痛,還是防止腰椎間盤突出癥加重、緩解癥狀都有一定作用。
1
運動鍛煉
理想的運動方案應結合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的規律鍛煉及針對軀干和臀部的肌力訓練,也就是有氧運動結合抗阻力訓練,其中腹肌的訓練尤為重要。
步行、游泳、低沖擊的有氧運動都是較好的體育鍛煉方式。
有條件的可以在健身房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或者練習瑜伽、普拉提、太極,都可以增加腰椎的穩定性和靈活性。
(圖片來自網絡)
但是要注意!如果已經有腰痛癥狀,那么運動的調整目的是避免疼痛的加劇、減輕對神經根的進一步損傷。這個時候應避免進行會增加脊柱應力的高沖擊運動,避免反復旋轉和彎腰的運動,比如各種球類運動、跳高等。如果某一特定的活動會引起腰痛或者疼痛明顯加重,則應避免進行該類活動,改而嘗試其他活動方式,怎么舒服怎么來。
2
工作環境改造
辦公室工作的白領,盡量避免久坐久站。如需久坐或久站,那就得經常更換體位,在工作間隙少量多次地起身走動,活動一下頸肩腰部。現在不少智能手表、智能手環都能提供久坐提醒功能,是個不錯的輔助。
辦工時選擇提供適當背部支撐的椅子,經常對辦公椅進行調整,避免在同一姿勢下久坐。
當然,有條件、有經濟實力的話,能對工作場合進行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改造是最好的,包括選擇人體工學椅、鼠標、鍵盤、坐墊、腰墊等。
(圖片來自網絡)
3
正確的姿勢
久坐、腰部長時間呈微屈體位、頻繁彎腰的活動均是對腰椎不利的。
不正確的搬動重物方式、頻繁搬動重物或搬動過重的物體都可能導致腰痛加重。
(圖片來自網絡)
搬動重物時,應下蹲,膝關節屈曲,將物體盡量靠近身體,并使腹肌維持緊張以保護腰部較弱的肌肉,防止其拉傷。也就是健身動作中“硬拉”的動作模式在日常生活中運用。
(圖片來自網絡)
4
床墊的選擇
中等硬度的床墊是首選。有研究顯示中等硬度床墊對臥床時對疼痛改善要優于硬質和軟質床墊,所以太硬太軟都不行。
床墊對硬度也直接影響睡眠質量,與硬質的木板床墊和軟質的海綿床墊相比,中等硬度的獨立袋裝彈簧床墊更有利于獲得良好的睡眠。
那什么是中等硬度床墊呢?是指人躺下后形變比例大概為1:3的床墊。如6cm厚的床墊大約下陷2cm左右。不論什么材質都最好實測睡睡看,建議選擇10cm厚度以內的中等硬度床墊。條件限制的話也可以在硬板床上墊3~5cm厚的軟墊,也可以模擬出中等厚度床墊的效果。
(圖片來自網絡)
5
護具的使用
腰部的護具可以通過限制脊柱活動起到緩解疼痛,預防急性加重的作用,同時通過腰帶的加壓束縛增加脊柱的穩定性。
但如果過分依賴腰帶會限制自身腰腹部肌肉的發展,對于已有腰痛的人也會強化對腰部問題的心理負擔,從而更加不愿意參與運動。
所以腰椎護具通常不作為常規推薦使用,僅建議在持續工作時或者一些特殊會加重脊柱負荷的情況下佩戴使用(如大重量深蹲、硬拉),并注意需要定時放松。
(圖片來自網絡)
6
其他
穿高跟鞋走路,人體會通過骨盆前傾、腹部前凸來保持身體平衡,這樣的姿勢會增加腰椎壓力。年輕時肌肉較發達有力,可起一部分代償保護作用,中年以后肌肉力量下降,更容易引起腰痛。因此建議少穿高跟鞋。
駕車時注意力集中在觀察路況,腰部常保持在同一位置,腰部肌肉容易僵硬、勞損,建議避免過長時間開車。
肥胖、吸煙也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易發因素。肥胖增加腰椎壓力,而吸煙產生的有害物質,如尼古丁、一氧化碳,進入血液后引起小血管病變,影響血供,使腰椎間盤本來就不充足的營養供應更加減少。建議BMI超標者進行減肥,吸煙者戒煙。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預后較好,絕大多數經過康復治療可以癥狀緩解、功能改善,但因為突出仍然存在,也就可能復發。
治療也推薦采用多種手段,綜合治療,但從目前來看,國內治療腰腿痛門檻太低,也比較混亂,街頭巷尾的按摩店、美容院等都可以主打。
(圖片來自網絡)
如上文所說,如果腰痛休息1周還沒緩解或者腰痛劇烈,建議到正規的醫院,明確病情。病情嚴重者需住院治療。
(圖 | 鵬子)
物理治療在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中起重要作用,一個好的物理治療方案一定是包含了運動療法、儀器治療(含牽引、物理因子治療)、手法治療(含推拿按摩等)三方面內容。目前不少社區衛生服務站都已經開展了相關康復項目,方便大家就近診療。
極少數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突出部位壓迫馬尾神經,造成大小便功能障礙、性功能障礙,需要在骨科醫生進行緊急評估后進行急診手術。少數的患者經過3~6個月非手術治療后癥狀無改善,也可以考慮進行手術治療。
手術主要是指腰椎間盤切除術,將突出的部分直接切除,直接減壓緩解癥狀。傳統的開放手術與現代椎間盤鏡/椎間孔鏡均能達到相同的療效,后者具有微創且性價比高的優勢,是目前的主流術式。
(圖片來自網絡)
說了這么多……
如何區別腰椎間盤突出癥與腰肌勞損?
腰肌勞損通常只有酸脹感的腰痛,不影響腰部活動度;腰椎間盤突出癥腰部隱隱作痛,還會有腿痛,可能會出現某一個方向的彎腰困難。當然,利用X光、CT或核磁共振來鑒別更加明確。
健身教練說我核心太弱了,要強化核心。“核心”到底是什么?
好像真沒準確的定義。廣義的核心指肩以下髖以上整個軀干,狹義的核心指腰腹骨盆圍成的整體,涉及膈肌、腹內斜肌、腹外斜肌、腹直肌、腰方肌、豎脊肌等肌肉。總之這個部分共同發揮承重、穩定、力傳導的作用,用“核心”來涵蓋。
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做什么檢查最好?
最好當然是無輻射的核磁共振,但是核磁共振檢查通常需要預約。想快速診斷還是做腰椎CT吧。
我腰酸背痛時就去做SPA,這種做法對么?
一般來說,腰肌勞損、頸肩肌肉緊張等肌肉軟組織的病變,按摩效果非常好。但是如果存在骨性病變,如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結核、腰椎滑脫等,按摩,尤其是重手法按摩會延誤治療,甚至加重病情。
洗浴中心按摩還能去么?
不要隨便去,萬一人家是正規的呢?
最后祝您,腰好身體好,再見!
(圖 | 《逃學威龍》)
參考資料:
[1]中國康復醫學相關專家組.“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康復治療”中國專家共識[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7,32(2):130-135.
[2]Mette Jensen Stochkendahl,Per Kjaer,Jan Hartvigsen,et al.National Clinical Guidelines for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recent onset low back pain or lumbar radiculopathy[J].Eur Spine J,2017,Apr 20,DOI 10.1007/s00586-017-5099-2.
[3]NIOSH.An Evidence-Based Multidisciplinary Practice Guideline to Reduce the Workload due to Lifting for Preventing Work-Related Low Back Pain[J].Ann Occup Environ Med,2014 Jun 24;26:16.
[4]中國康復醫學會,中國急/慢性特異性腰背痛診療專家共識[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16,26(12):1134-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