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您好
先來說下SSD、M2、PCIE的主要區別及接口類型。
1、SSD
SSD的名字就是“固態硬盤”,沒有SSD固態硬盤一說,有區別于機械硬盤,目前來看SSD使用場景比較多,而且價格相較也得到了市場認可,普通老百姓機械硬盤換固態硬盤的首選也是適用于大部分通用接口,像現在比較多的是STAT接口,有SATA-2接口、SATA-3接口之分,如下圖:
這是常見的SSD外形,左邊短的那個金手指部分是數據口,中邊長一些的是電源口。這類接口的好處是和大部分的機械硬盤、光驅接口可以通用(暫且不論傳輸速度),所以升級電腦,不論再加SSD,還是在原有光驅口換SSD,這類接口的SSD是普遍采用的。
2、m.2
M.2接口原名為NGFF接口,它是為超極本(Ultrabook)量身定做的新一代接口標準,以取代原來的mSATA接口。無論是更小巧的規格尺寸,還是更高的傳輸性能,M.2都遠勝于mSATA。但現在有些m.2接口是走sata總線的,本質上還是sata硬盤,只不過用的是m.2的接口,只有走PCIE總線的使用Nvme協議的m.2的固態硬盤才是真正跟stata硬盤有區別的。
3、pcie
是一種高速串行計算機擴展總線標準,它原來的名稱為“3GIO”,是由英特爾在2001年提出的,旨在替代舊的PCI,PCI-X和AGP總線標準。
綜上所述:
不同主板的M.2接口所支持的通道是不同的,有的僅持PCI-E通道,例如華碩Z97-A,其規格說明里關于M.2的描述有標明。而有的則兼容SATA和PCI-E兩種通道,例如技嘉Z97X-UD3H。
SATA3.0通道的理論帶寬是6Gb/s.理論極限傳輸速度600MB/s,所以跟市面所有的SATA接口SSD一樣,鐵甲戰將M.2的最高讀取速度不會超過600MB/s,而主板M.2接口走PCI-E通道傳輸通道帶寬為10Gb/s。影馳鎧甲戰將M.2 256GB的連續讀取達到678.80MB/s的超高傳輸速度,超過了SATA3.0的極限傳輸速度。
所以(劃重點):有條件上pcie通道的SSD,軟件兼容性不用考慮,在于硬件的支持和系統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