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邊有一片遼闊的大草原,潔白的蒙古包散落在河邊,高山深處是巍巍的大興安,矯健的雄鷹俯瞰著草原,白云朵朵飄在飄在我心間,我的心愛我的思戀……”,當降央卓瑪用甜美、渾厚深沉的歌聲打動了我的心田時,真的令人醉心著迷,讓我從那歌聲中對大草原產生一種從未有過的渴望與追尋。
終于在今年金秋十月,我有幸與友人成行赴內蒙古大草原。從虹橋機場起飛后,不到3個小時,我們便到達中轉站銀川機場,下飛機后稍作休息,換乘了一輛嶄新的旅游大巴,穿過石嘴山市直奔烏海。烏海市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與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接壤。
內蒙古與寧夏地貌相似,人文相近,一路上一眼望去,一切都變了樣,身處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面對著藍天、白云,心情著實豁然開朗了起來。只見遠處一個個小白點兒,一團團、一簇簇的羊群在花草地上移動著,看上去是那么新鮮,那么充滿活力,宛如一幅流動的美麗畫卷。
十月金秋的內蒙,郊外田野上除了成群結隊的羊外,幾乎很少看到郁郁蔥蔥的草原,讓人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鄂爾多斯地表下蘊藏著不可深測又用之不竭的烏黑發亮的煤炭,也不是成片綠色一望無際的駿馬奔騰、牛羊成群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更不是在我國西北高原上貌似神秘的翻浪滾滾的烏海湖,而是當車子行駛在廣袤無垠的沙漠上,突然讓你看到車窗外那棵孤獨的小樹堅強勇敢美麗地活著,霎時間讓我心中對生命充滿了敬畏與渴望,忽然覺得生命的渺小,活著即是享受生命的美麗與可貴,因此,任何人理應珍惜生命。
當我們行車近4個小時后來到鄂爾多斯大草原時,天色已暗,下車后即被當地導游隆重請進漂亮別致又裝飾得富麗堂皇的蒙古包,身處詐馬宴會廳,讓人心情突然變得好奇又輕松,這種“蒙古宴飲第一宴”——詐馬宴,讓你有不同尋常的體驗。
那天晚上,導游安排的“詐馬宴”,至今難忘,隆重豪華和氣派,代入感非常強烈,初聽詐馬宴讓人特別疑惑,這究竟是什么宴會?是不是與馬有關?其實“詐馬”是蒙古語,指去掉毛的整畜,詐馬宴從字表上看,讓人浮想聯翩,想起與吃馬肉是否有聯系?要知道,詐馬宴是古代最為隆重的宮廷宴會,是融宴飲歌舞游戲和競技于一體的“內庭大宴”。
詐馬宴據說起源于元朝,當時的成吉思汗招待有功的大臣,都是采用詐馬宴的形式予以慶功慰勞。它是當時規格最高、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民族特色最濃的國宴,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堪稱“內蒙古飲食文化皇冠上的明珠”。
當我們踏進蒙古包,感到非常新奇,還未坐穩,那些年輕漂亮的服務員笑瞇瞇地迎了上來,她們穿著富有民族特色漂亮服裝走近你的身旁,熱情地獻上潔白的哈達,并指點我們每人穿起掛在身旁衣架上的蒙古服裝。男士是藏藍色,女士是深粉色的,其中朝南正中的3個座位是尊貴的男士或女士,代表本次“詐馬宴”的“大汗”與“王妃”。
現代“詐馬宴”結合了現代理念和飲食習慣,高端大氣上檔次。主菜分六大道,道道讓人垂涎欲滴:第一道“天賜乳香”,花樣繁多的牛羊奶制品;第二道“那顏朝會”,焦香酥嫩的烤羊腿;第三道“可汗賜?!保抵t綢的香氣四溢的烤全羊;第四道“蒙古八珍”,用草原生長的綠色無污染的蘑菇、黃花、蕨菜、沙蔥等山野菜烹制而成的菜品;第五道“塞外三寶”,主要是黃金炸糕、莜面蒸餃等蒙古特色美食;第六道“盛宴惜別”,喝黃金茶。
近一小時的“詐馬宴”,不但讓人恍若隔世去做一回元朝的貴族,置身于宮廷盛宴的喜慶之中,還在輕歌曼舞、詩情畫意中享用到了地方特色大餐,那口福與眼福似乎讓人沉浸在世外桃源之中。
一個地方的飲食文化,體現了一個地方人民的基本傳統與待客之道。豪爽、奔放、熱情,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讓你真切感受到西北人民的好客之道。
是誰帶來遠古的呼喚,是誰留下千年的祈盼,難道說還有無言的歌——這分明是鄂爾多斯大草原的雄渾與博大,金秋的草原還是美麗非常,美得讓人放聲歌唱,讓人贊不絕口,讓人流連忘返,似乎讓人沉浸在新奇與幸福的海洋之中……
再見,鄂爾多斯大草原,再見,內蒙古盛宴“詐馬宴”。
202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