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選擇租房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他們為什么選擇租房,租房時有哪些疑惑與困難,又有哪些收獲與成長——
有調查顯示,90后已成為租房市場的主力軍,尤其是在95后參加工作后,租房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為什么年輕人會選擇租房生活?對此,記者展開了調查,發現思想觀念的轉變、租房的便利和年輕人對自由的向往是主要原因。
思想觀念變了
租房“不丟人”
傳統觀念里,老一輩人對房子所象征的“穩定”,看得非常重。可以說,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是人生頭等大事,因此,本地人租房子住,在不少人眼里是件“丟人”的事。
而隨著經濟發展和消費觀念的改變,租房過日子逐漸成了稀松平常的事情。尤其是不少年輕人,他們不愿被房貸所“拖累”,希望將資金用在追逐自己的夢想,和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所以,租房成了一個很好的選擇。
“我記得我上大學那會兒,宿舍里4個女孩子晚上熄燈后躺床上聊天,說起畢業后的發展,我們都想回家鄉,說起嫁人,都說要嫁個有房的。可是畢業后,大家都租了房,可能這就是'真香定律’吧。”今年26歲的吳江姑娘小茹說,受家庭觀念影響,她沒有留在求學的城市就業,而是回到了蘇州,“因為公司離家有一定的距離,如今,我在公司附近租房住。”
小茹說,做出租房的決定時,她是跟家人做了思想工作的,“我媽說,一個女孩子在外面租房子住,說出去難聽的,好像家里養不起一樣,要么把家里的積蓄拿出來,給我在公司附近付首付買個房吧。我當時就拒絕了,我不想自己還房貸,工作壓力加房貸壓力,剛畢業的我承擔不起。”
如今,小茹和同事一起租房,房租也是自己出。小茹的媽媽也不再糾結面子問題,親戚問起時,她會說,“我女兒很懂事,自己賺錢養活自己,房子等談婚論嫁的時候再考慮買。”
需求多選擇也多
租房越來越方便
以往租房幾乎都要找中介公司,而如今,租房已愈發方便,打開租房軟件,房源信息詳細、選擇也多。不少年輕人考慮到工作地點、工作流動性、收入等因素,自然也把租房當成了首選。
記者調查了解到,在吳江租房的年輕人中,有一部分是初入職場,他們會選擇離工作單位近的房源。
“我畢業剛來吳江工作時,當時搜索的就是離公司1千米左右的房源信息,沒想到還真被我找到了,面積30平方米,距離公司600多米,每個月房租900元,走路就能上下班。”27歲的鹽城青年小顧說。
對于小顧而言,人生中第一次租下的房子條件很普通,但他卻住得很舒服,加班晚了,走幾步就能回到床上,很適合他拼事業、在吳江站穩腳跟。
1年后,小顧換了家更有潛力的公司,工作地點也從吳江開發區換到了太湖新城,他又重新在網上租房了,這一次,他考慮了生活質量。“我找的是離商圈近的房子,100平方米左右,帶廚房和客廳,跟一個人合租的,房東還同意我養貓。”小顧說,目前,他的工資和家里的積蓄還無法支撐他在吳江買房,且以后也未必會定居在吳江,租房住是很妥當的選擇。
此外,也有年輕人有了積蓄會先買車,找一個物業管理好一點、有車位的小區租房住,一邊攢錢一邊享受生活。
“吳江大部分小區都有出租房,我租房的時候看了3次房,挑選權衡后才定下來,現在住得還挺好,有時候我媽也會來幫忙收拾。”桃源青年張毅說。
租下的房子也是家
自由是年輕人心之所向
記者調查時還發現,吳江有一些年輕人,家不在松陵城區,卻更愿意在城區租房生活,他們坦言,一方面是距離問題,另一方面則是向往自由。
今年25歲的盛澤小伙阿峰在松陵上班,以前他都是下班后返回盛澤。“開車回家的話,我車技一般,蠻難開的。除了加班,我還會經常和同齡的同事聚聚,會玩得挺晚,到家都要晚上11點了。我媽怕我沉迷吃喝玩樂,給我定的門禁時間是晚上11點,晚上10點開始就打電話來催,搞得我在朋友面前很沒面子。”阿峰說。
今年上半年,阿峰在松陵租了房子,和一個男同事合租,兩室一廳。租房后,阿峰一個星期回一趟盛澤,平時就自己過日子,沒了門禁的約束,他覺得自由多了。
“可能是距離產生美,我媽現在偶爾來看看我,一起逛商場、吃頓飯,幫我打掃下房間,關系倒是更和睦了。”阿峰說,家里給他準備結婚的房子買在盛澤,等他收心了,找到對象定下來,再回去住。
當下的年輕人,做事方式、思想觀念都有自己的一套體系,單身青年向往自由,有的年輕夫妻也比較想得開,也選擇租房住。
“我們在張家港有房,父母住一半,另一半租出去了。我們自己帶著孩子在吳江租房子住,一是工作方便,二是不想被雙方父母管著。”今年33歲的小李是工程師,他的妻子小陳開了家服裝店,一家三口租住在金域華府,生活簡單溫馨。
小陳說,之前在張家港生活時,在小夫妻的工作選擇和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雙方父母有很大分歧,鬧過好幾次不愉快。
“我老公把工作換到吳江后,我也過來了,租房住,自己帶孩子,親子時間很多,老人偶爾過來搭把手,一家人和睦了許多,租房也是家嘛。”小陳說,活在當下,人一輩子不一定只有一份工作,一輩子也不需要只待在一個地方,“眼下,我們先享受這幾年的自由,其他的,等孩子上學后再說。”
2019-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