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力化纖“引智入制”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化纖企業生產、銷售、物流等環節的現場溝通不便,但江蘇恒力化纖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建設化纖工廠MES集成系統平臺,使用工業互聯網,疫情防控期間在“云端”開展崗位培訓、生產調配,保障了生產經營活動的平穩和流暢。該公司企管辦負責人說,這種現代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的“兩業”互動融合,在疫情期間彰顯了重要價值。
當前,制造向智造轉型已經成為企業共識,而如何“引智入制”是關鍵。去年開始,恒力集團將化纖生產經營與工業互聯網融合試點作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一項重要內容,啟動了“恒力科技”與“恒力化纖”的兩業融合試點,預算投資1億元,計劃用3年時間,通過平臺研發及應用投入和智能化設備設施建設,優化現有的紡團網平臺、開發和應用化纖工廠級MES集成系統、建設全流程智能車間,將化纖工廠生產制造經營與工業互聯網實現深度融合,工業絲智能車間實現全面互聯互通,化纖生產、經營的關鍵核心業務全部實現工業互聯網平臺化運營與服務,大幅提高企業綜合效率,為企業轉壓力為機遇奠定堅實基礎。
“兩業融合”契合企業發展需求
恒力化纖開展“兩業融合”試點,選擇將工業化與工業互聯網深度融合,符合集團發展的要求。
根據“三年計劃”,恒力化纖將依托蘇州恒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結合化纖工廠典型業務,在經營環節、生產制造環節開展工業互聯網化試點,對車間實施智能化、互聯網化改造,做到電子信息便捷化、流程電子化、生產智能化、響應及時化、監控實時化,實現包括生產統計、生產防錯系統、設備狀態、該生產什么、物料準時配送、工藝指導、產品及時發送等全域生產管控,減少人工造成的差錯,減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互聯網時代,得平臺者得天下。恒力集團發展到今天,傳統制造業必將借助互聯網、大數據或者云計算、智能終端等來提升企業內部效率,提高對外服務能力,通過科技賦能讓企業邁向信息化、數據化、數字化之路,優化生產、銷售、渠道及用戶體驗度,從而達到降本增效,大幅提高企業綜合效率的目標。”恒力化纖企管辦負責人說。
“制造+服務”讓企業奔跑追夢
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在制造基礎上疊加服務,形成“制造+服務”,不僅可以改善供給質量,還能實現差異化競爭,避免同質產品之間“血拼式”的價格競爭,有效提高企業盈利能力。
目前,恒力“兩業融合”三年計劃已取得階段性效果,基本完成了MES集成系統平臺開發及智能終端建設,營銷與服務平臺紡團網系統功能得到進一步優化,試點車間已形成了新的工作模式,實現了自動巡檢、自動清板、自動落筒、MES自動打印,可自動生成質量報告單、自動生成產品質量統計分析,為大數據管理提供基礎。
“每筒絲生產完就會打上一個二維碼與之綁定,相當于它的一個身份證,內含離線數據,即使沒有網絡,客戶也能通過手機掃描讀取產品信息。”在恒力的FDY紡絲車間,車間負責人指著每筒絲上的二維碼介紹說。在此基礎上,恒力將制定試點推廣計劃,統一編制物料編碼規則,制定標準化生產流程,提煉方案應用需求,進而實現全產業鏈業務管理模塊化。
據恒力“兩業融合”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恒力計劃將引入5G技術,廠區布置5G信號,使用定制5G終端,在廠區布置多個AP設備,終端使用Wi-Fi功能連接網絡,實現高速無延遲上傳數據信息,提升工業互聯網平臺開放服務能力。同時通過技術、產品、服務等領域持續創新,實現制造過程智能化,業務管理平臺化,達到產品物流運輸、售后服務等生產性服務工作標準化、可視化、互聯網化,形成新的商業模式和業態,實現全產業鏈高端躍升,引領恒力繼續奔跑追夢。
20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