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食者造福 為耕者謀利 為業者護航
——吳江區筑牢糧食安全防線 守住管好“吳江糧倉”
作者:蔣曉梅
啟動大米應急供應
夏糧收購現場
糧食庫存檢查
區發改委調研糧食安全保障工作
安全生產學習培訓
小麥價外補貼核查
糧庫防汛
夏糧收購現場
北厙米廠啟動應急加工
2020年10月16日是第40個世界糧食日,今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是:“齊成長、同繁榮、共持續。行動造就未來。”10月16日所在這周也是我國糧食安全宣傳周,今年宣傳周的主題是“端牢中國飯碗 共筑全球糧安”。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全球的糧食供應面臨嚴峻挑戰。為確保全區糧食安全,保障居民“米袋子”的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吳江區發改委著力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貫徹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儲足備好地方儲備糧,加強糧食市場監測預警,充分發揮應急體系作用,全力保障糧食市場穩定,做到了迅速反應、高效運轉、庫存充實、儲備充足、供應充裕,滿足了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需求。
不斷夯實糧食安全基礎
古語云:“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糧食是人民群眾最基本的生活資料,糧食充足,則市場穩定、人心安定。高水平、可持續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不僅可以“為食者造福”,讓城鄉居民“吃得安全”“吃得健康”,也可以“為耕者謀利”,增加農民收入,還可以“為業者護航”,促進糧食產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為主管部門,吳江區發改委堅持底線思維,認真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加強糧食儲備安全管理,增強抵御糧食市場風險能力。根據中央、省、縣(市)三級糧食儲備制度和體系,我區嚴格落實區級地方儲備任務,按照原糧(稻谷和小麥)保障4個月供應能力、成品糧油保障10天供應能力儲備;全力抓好夏秋兩季收購,嚴格執行國家糧食收購政策和蘇州市水稻、小麥價外補貼政策,掌握本地糧源,充實地方儲備并規范管理,確保地方儲備糧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存安全,確保做到關鍵時刻調得出、用得上。
為適應國家糧食安全新形勢,區發改委深化糧食收儲制度改革,落實國家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推進糧食市場化收購,調優品種結構,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通過前期走訪調研,區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認真分析夏秋兩季收購形勢和糧食市場行情,做好收購資金、機械設施檢查等各項準備工作和超標糧收購預案,加強糧食收購政策宣傳,落實應收盡收、優質優價,優化收購服務,保護農民種糧收益。據統計,近幾年,全區年收購入庫糧食約13萬噸左右。今年小麥種植面積9.6萬畝,簽訂小麥價外補貼訂單9.56萬畝,入庫小麥3.99萬噸(凈糧),小麥價外補貼對象364戶,已兌付農戶補貼款551.96萬元;預計今年全區水稻種植面積約18萬畝,產量約10萬噸。兩季收購糧食既充實了區級地方儲備,又促進了農民增收。
加強糧食安全監管責任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小小的米袋子裝著的是老百姓的大民生,糧食安全是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區發改委依法履行糧食監管職能,重點進行地方儲備糧季度檢查、糧食庫存檢查、糧食收購資格核查、兩季收購檢查、糧食流通統計制度專項檢查等,1~9月共開展相關檢查24次,保證糧食儲存安全,維護糧食收購秩序。
目前,全區共有11家糧庫承儲地方儲備糧,分布在各個區鎮。為及時掌握糧食市場行情、糧油供需和市場運行等情況,吳江在區糧食批發市場、糧油店、農貿市場等地設立8個糧油價格監測點,實行日報制度,把全區16家糧油企業納入糧食流通統計范圍,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潛在性問題,為做好保供穩市、精準施策提供參考依據。區糧食質量監測所認真做好全區糧食收獲質量調查、品質測報及監測工作,按時做好省級樣品送檢和市級樣品的檢測工作,1~9月共完成地方儲備糧(稻谷和小麥)檢測177批次,區食安委檢測75批次,合格率均為100%。
切實守住管好“吳江糧倉”
曾幾何時,饑餓一直是懸在中華民族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吃不飽肚子曾是幾代人難以抹除的痛苦記憶。歷史經驗顯示,糧食一旦出現大的波折,將直接危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為此,區發改委增強憂患意識,切實守住管好“糧倉”,筑牢糧食安全防線。
“今年,我們重新修訂了《蘇州市吳江區糧食應急預案》,進一步完善了應急供應網絡建設,全區設立應急供應網點14家,應急加工企業3家、儲運企業1家,接下來還將增設應急供應網點,一旦需要,能夠確保迅速反應、高效運轉、全力保供。”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介紹,近年來,吳江區持續加強糧食倉儲管理,區發改委嚴格規范落實倉儲管理制度,積極開展糧食和物資儲備行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結合紅旗糧庫競賽活動開展“兩個安全”現場檢查和專項整治,針對發現問題及時落實整改。1~9月共下發安全生產文件5份,開展檢查29次,共計128人次,發現安全隱患48個,下發整改通知16份。
“我們持續提升糧食產后服務水平,全年完成6家糧庫13臺低溫烘干機更新換代,共計投資1160.28萬元,總裝機容量比2019年增加90噸。9月底所有糧庫的低溫烘干設施維修改造結束,10月10日調試完成后,于今年秋糧收購期間投入使用。完成更新后全區共有低溫烘干設備51臺(套),裝機容量達1530噸。同時,我們持續加強和優化倉儲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正在編制'十四五’時期我區糧食流通倉儲設施安全保障提升規劃,規劃實施后,將建成總倉容量約20萬噸的現代化'大糧倉’。為保障我區應急成品糧供應和應急物資儲備,我們還著力構建了新時代糧食和應急物資儲備安全保障體系,讓老百姓的飯碗永遠豐盈充實。”那位負責人語氣堅定。
20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