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北京52條軌道交通線路規劃編號-文字對照表,含各段通車時間
相信不少朋友都有以上疑問,因為北京地鐵系統規劃層次復雜、編號經常調整,讓人出現無法對號入座的現象。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用一個大表格,把北京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徹底梳理明白。到2035年,北京共規劃52條軌道交通(不含支線),其中地鐵1500km,區域快線1000km,總里程2500km。分別為35條M線(M1-M32、M101-M104,其中M29為中關村線預留,非正式規劃,暫不納入)、14條S線(S1-S14)和首都機場線、大興機場線、西郊線3條沒有編號的線路。按線網分層劃分:普通地鐵20條、快速線路5條、中低運量線路5條、副中心線路4條、機場專用線路2條、區域快線16條。普通地鐵線路包括16條市區線路和4條郊區線路,分別為M1-M16,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1-16號線;以及M24(S1線)、M25(房山線)、M26(亦莊線)、M27(昌平線)。從表格中可以看出,有一個編號對應多條線路的情況出現:如1號線和八通線都是M1,4號線和大興線都是M4,房山線和燕房線都是M25,這些線路都是有貫通計劃的。
從分段情況來看,只有5號線和亦莊線是一次建成的,分段最多的是1號線和8號線,歷經8-9次才完全開通。另外,表格中的“近期”為2027年左右通車,“遠期”為2035年之前通車。快速線路原編號為R1-R4,后與普通地鐵統一調整為M17-M20,又加入M21-M23。后續由于M21(S6線)和M22(平谷線)調整至區域快線系統,僅剩余M23(規劃北線)的存在。快線系統規劃為一橫(M18)、兩縱(M17、M19)、兩對角線(M20、M23)。這5條線路中的4條在CBD區域交匯,足以顯得其重要性。由于北京南北向交通壓力較大,率先實施“兩縱”,暫緩“一橫”。對角線方向是北京地鐵的薄弱環節,但建設難度太大,近期只實施部分邊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