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來分享一下制作香料配方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鹵肉所用的香料配方的主體結構由主香料、輔助香料,調和香料三部分共同組成。先來說主香料,它是指對所鹵制的食材最適宜、增香定味效果最佳、去腥除異作用最強的主要香料,在整個配方中用量最大,是對鹵肉特定風味的總體定位。但這個主香料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確定的,就所要鹵制的食材而言,主香料需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增香效果最明顯,二是袪異效果最突出,三是賦味能力最卓越。所以在具體操作時,主香料的選擇首先要以食材來確定:
鹵制豬肉類食材主要用:八角+桂皮+肉蔻+砂仁+良姜;鹵制雞肉類食材用:八角+桂皮+白芷+良姜;鹵制牛肉類食材用:八角+桂皮+小茴香;鹵制鴨肉類食材用:八角+白扣+白芷+川砂仁;鹵制水產類食材用:八角+肉蔻+胡椒+香葉,鹵制羊肉類食材用:白芷+白扣+小茴香+花椒。
再來說輔助香料,是指在不改變總體風味的條件下,能彌補“主香料”香氣和味道不足的香料,使鹵肉的味道更完善,香味和滋味更豐富。作為輔助香料,其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能進一步輔助“主香料”起到去腥除異的作用,二是與“主香料”搭配后所呈現的味道需與鹵肉的整體風味一致。
根據鹵制食材選定了“主香料“后,再來找出對應的輔助香料:
鹵制制豬肉類食材時,在桂皮、八角、肉蔻、良姜、砂仁作為主香料的基礎上,還須添加胡椒、陳皮、甘草等作為輔助香料;
鹵制牛肉類食材時,在選用八角、桂皮、小茴香作為主香料的基礎上,還須添加肉蔻、草蔻、陳皮、篳撥、甘草等作為輔助香料;
鹵制羊肉類食材時,在選用白芷、白蔻、小茴香、花椒作為主香料的基礎上,應再配以草果、山柰、砂仁等作為輔助香料;
鹵制制雞肉類食材時,除選用肉桂、白芷、良姜、八角等作為主香料,還需要配以白蔻、草果、陳皮、草蔻、小茴香等做輔助香料;
鹵制水產類食材時,在選用肉蔻、八角、胡椒、香葉等作為主香料的基礎上,還須配以砂仁、香菜子、丁香等輔助香料。
最后來說調和香料。作為調和香料,其作用有兩個:一是調和“主香料”和“輔助香料”,使其各種香料的味道能相互融合;二是抵消或減少香料的藥材氣味。
在選定了主香料和輔助香料之后, 綜合前面的因素,再來選擇恰當的調和香料。其次是考慮搭配,因為每種主香料通常都有幾種能助其提高呈味效果或祛異效果的“匹配香料”。比如,肉桂與良姜、蓽撥搭配能增加鹵肉的辛香味;白芷與丁香、草豆蔻搭配能有效屏蔽食材的異味;八角與砂仁、白蔻搭配能增加鹵肉的醇香味;花椒、辣椒、山奈搭配能有效掩蓋食材腥味。最后,還要綜合考慮食材特性和鹵肉預期口味等因素,配上其他輔助性香料。通過分析一些效果較好的鹵肉配方后我們發現,在選擇調和香料方面,鹵制豬肉類食材的配方中,香葉、花椒出現的頻率較高,而在鹵制牛肉類食材的配方中,胡椒、干姜的出現頻率較高,在鹵制羊肉類食材的配方中,孜然和香葉的出現頻率較高,而鹵制雞肉的香料配方中,則少不了丁香、小茴香和砂仁。
當然,要想配制出一個好的鹵肉配方,需要我們對各種香料的特性和作用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這樣在配制的時候才能對香料進行合理選擇、恰當作用,從而達到更好的調味、增香、去異的效果,為制作一鍋有特色的鹵肉打下基礎。
下篇接著分享在配制鹵肉配方時,如何確定主香料、輔助香料、調和香料之間的黃金比例。。。
我們經營鹵菜店近30年,分享的都是自己在經營過程中的經驗和心得,關于鹵菜的一些操作方法和技術難點在以前的文章中都有分享,喜歡鹵菜的朋友可以加我關注并翻閱做參考。
分享,只是源于對美食的愛好!所以,不喜但也勿噴。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