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不要,謝謝!我選擇活著!”動畫松鼠的搞笑配音讓我們輕松開始這個話題。最近,跟著妞媽開始嘗試吃素的朋友圈新友老友越來越多,很多人本來吃肉就少,轉變成最初級的半素食者--蛋奶素,這很容易。一位朋友留言說,我已經跟著你吃了一周的素食,但是牛奶和雞蛋沒敢斷,怕營養不夠。不幸的是,這個想法不被鼓勵,雖然牛奶雞蛋可以當成過渡時期的食物,但最好別吃太久,早一天停掉都好。牛奶和雞蛋很可怕,今天就先說牛奶。關于鈣和蛋白質,我會在下一篇寫,哪些植物的鈣比牛奶多,比牛奶吸收快,哪些植物蛋白比動物蛋白好又安全。
今天只說牛奶。下圖最大的一行字:每一杯牛奶,增加15%的所有疾病死亡風險!(資料來自醫生責任醫學委員會PCRM.org)
下圖:一頭奶牛在1970年產奶量是9700磅,而現在一頭奶牛產奶量是19000磅!
要知道,現在的牛不是全部吃草,牛奶盒子上綠色的草地,幸福的牛群生活在廣闊的群山下,是有都是小戶散養的,我偶爾開車經過也能看到三五成群。要知道,市面上大量牛奶來自工業化程度相當高的奶牛場,奶牛們生存空間很小,她們是流著眼淚痛苦地活著,不停被擠奶,它們被迫吃飼料、吃抗生素,吃大豆,吃玉米,甚至吃牛同伴的動物雜碎,是的,你沒看錯,牛吃牛。所有目的都只有一個,不讓牛生病,提高產奶量。
坎貝爾博士的《救命飲食》一書的最大貢獻,就是告訴全世界的人們:動物蛋白致癌,尤其是酪蛋白(牛奶蛋白質)致癌的確鑿科學證據,已經無法推翻,沒什么好說的了。這個舉世震驚的科學結論讓很多人改變了飲食習慣,變治療為預防是多大的功德啊,所以這本書叫救命飲食。關于救命飲食談及牛奶的問題,(請見參考來源13)。牛奶一直被稱為鈣的重要來源,事實證明牛奶對人不利。 加上,來自動物牛奶的鈣,不如植物來源的鈣那樣容易被吸收,并且伴隨著許多危險的健康問題。
下圖翻譯:到底是什么蛋白質持續不斷地,非常有力地促進癌癥?酪蛋白,其組成87%牛奶蛋白質。促進任何階段的癌癥發展。中間是坎貝爾博士的照片,右邊就是《救命飲食》一書,英文叫CHINA STUDY。
牛奶的16個可怕事實
1. 在國家和單個人群中的觀察性研究中,較高的乳制品攝入量與前列腺癌的風險增加有關(見參考2)。牛奶和其他乳制品的攝入導致前列腺癌的風險增加。相反,停止攝入牛奶制品,減緩前列腺癌的進展。下圖展示的是前列腺癌和動物來源的鈣的調查報告,兩者關系密切,成正比。
2. 觀察性隊列研究顯示,較高的乳制品攝入量與較高的卵巢癌風險有關(見參考2)。每天攝入更多動物乳制品的婦女和每天攝入少量乳制品的婦女相比,前者發展為漿液性卵巢癌的可能性是后者的兩倍。
3. 牛奶蛋白可能通過稱為分子模擬的過程在引發1型糖尿病中發揮作用(見參考3)。
4. 在美國,消費更多乳制品的人群患有多發性硬化癥(見參考4)。
5. 在介入性動物實驗和人類研究中,已經顯示乳蛋白增加IGF-1(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水平。 IGF-1的水平升高現在已經涉及到幾種癌癥(見參考5) 。
6. 在介入性動物實驗(見參考6)和人體實驗(見參考7),乳蛋白已顯示促進膽固醇水平升高(人類研究和動物研究)和動脈粥樣硬化(動物研究)。一份牛奶可以含有多達24毫克的膽固醇,而全植物素食不含膽固醇。
7. 原始乳蛋白(酪蛋白)在實驗動物研究中促進致癌物質引發的癌癥(見參考8) 。喝牛奶直接和乳腺癌有關。下圖為乳腺癌和牛奶制品密切關系的各國調查報告,消耗牛奶最多的發達國家,比消耗牛奶少的國家,乳腺癌的機率增加很多。
下圖翻譯:女性,每天攝入一份或更多含高脂肪牛奶制品,死亡風險增加64%,乳腺癌風險增加了44%。---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牛奶制品包括:牛奶、冰淇淋、酸奶、奶酪、奶油蛋糕面包餅干等等。
8. 已經發現D-半乳糖是促炎癥的,并且實際上被給予以產生老化的動物模型(見參考1) 。
9. 較高的牛奶攝入量與痤瘡有關(見參考9) 。所有類型的牛奶的攝入與男孩和女孩們的痤瘡發病率和嚴重程度有關,請參考妞媽舊文喝喝牛奶長痤瘡,痤瘡驅動癌癥。
10. 牛奶攝入與便秘(見參考10)和耳部感染有關。
11. 牛奶也許是世界上最常見的自我報告的食物過敏原(見參考11)。通常在幼兒中的牛奶過敏的特征在于潛在的強烈和危險的反應,例如嘔吐或過敏反應。
12. 乳糖不耐受癥,世界上大部分人口不能充分消化牛奶。牛奶含有稱為乳糖的糖,可能難以消化,導致惡心,痙攣,氣體,腹脹和腹瀉等癥狀。 它也可以在生命的后期發展,并導致數月惡化的癥狀。
13.許多奶牛充滿了抗生素。 這種做法導致抗生素抗性細菌,這可能降低人類使用的抗生素的有效性。
14.飽和脂肪,一份全脂牛奶可以含有20%以上的飽和脂肪的推薦每日量(recommended daily allowance)(RDA),即使1%的牛奶也有8%的RDA。 如果你喝三份全脂牛奶,那么即使你還沒開始吃東西,你已經吃掉了60%的飽和脂肪每日推薦量的額度了。
15.體重增加。對12,000多名兒童的研究表明,喝牛奶越多長得越重,脫脂和1%的牛奶出現相反效果,導致體重增加要比喝2%或全脂奶更多。 該研究還發現,用牛奶代替汽水飲料沒有導致體重減輕。
16.鈣流失。乳制品中的動物蛋白不是促進骨骼健康,而是具有鈣流失的作用。牛奶使我們的骨頭破碎,在瑞典醫學研究中,每天攝入大量乳制品的婦女比那些飲用少量牛奶的婦女更有可能骨折。(見參考12)
以上是多位專家的科研報告總結的16個食用牛奶制品對健康的壞處,所有參考文獻資料都在下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深入研究。加上大規模牛奶生產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性質,所有證據都擺在你的面前,是時候下決心了,牛奶很可怕,改喝植物奶吧。(請關注下一篇,哪些全植物食物的鈣比牛奶多,吸收比牛奶好)
中國人雖然喝牛奶不如西方國家的人多,但也因為生活水平逐步上升,喝牛奶的人也越來越多,妞媽建議不要步人家后塵,咱就直接跳過去吧,牛奶是花錢買來的癌癥源。
References from: (參考資料)
Michaelsson K, Wolk A, Langenskiold S, et al. Milk intake and risk of mortality and fractures in women and men: cohort studies. Bmj 2014;349:g6015.
Lanou AJ. Should dairy be recommended as part of a healthy vegetarian diet? Counterpoint.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09;89:1638S-42S.
Dahl-Jorgensen K, Joner G, Hanssen KF. Relationship between cows’ milk consumption and incidence of IDDM in childhood. Diabetes Care 1991;14:1081-3.
Malosse D, Perron H, Sasco A, Seigneurin JM. Correlation between milk and dairy product consumption and multiple sclerosis prevalence: a worldwide study. Neuroepidemiology 1992;11:304-12.
Key TJ. Diet,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and cancer risk. Proc Nutr Soc 2011:1-4.
Kritchevsky D. Dietary protein, cholesterol and atherosclerosis: a review of the early history.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1995;125:589S-93S.
Gardner CD, Messina M, Kiazand A, Morris JL, Franke AA. Effect of two types of soy milk and dairy milk on plasma lipids in hypercholesterolemic adults: a randomized tr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 2007;26:669-77.
Youngman LD, Campbell TC. Inhibition of aflatoxin B1-induced gamma-glutamyltranspeptidase positive (GGT+) hepatic preneoplastic foci and tumors by low protein diets: evidence that altered GGT+ foci indicate neoplastic potential. Carcinogenesis 1992;13:1607-13.
Spencer EH, Ferdowsian HR, Barnard ND. Diet and acne: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Int J Dermatol 2009;48:339-47.
Caffarelli C, Baldi F, Bendandi B, Calzone L, Marani M, Pasquinelli P. Cow’s milk protein allergy in children: a practical guide. Italian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10;36:5.
Rona RJ, Keil T, Summers C, et al. The prevalence of food allergy: a meta-analysis.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7;120:638-46.
Michael Hammers.June 30th, 2015. http://www.peta.org/living/food/reasons-stop-drinking-milk/
Thomas Campbell,MD. Oct 31, 2014. http://nutritionstudies.org/12-frightening-facts-mi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