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紅樓夢》作為中國古典小說創作的最高峰,是一座蘊藏豐富的寶藏,吸引著無數的紅學愛好者去研究、探尋。正象俞平伯先生說的那樣,"它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夢魘"讓無數的研究者為它著迷,甚至有“開篇不談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的說法。讀紅樓算不上什么文人雅士,可不讀紅樓卻絕對是會被開除行列的。今天為大家分享槐中成先生對于《紅樓夢》的感悟,希望大家喜歡,歡迎大家跟帖。
戲說紅樓系列
文/槐中成
序言
紅樓夢,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座標,借賈、王、薛、史,四大家族由中興到敗落的興亡史,縱橫捭闔,演義了區區十數年間蕓蕓眾生,紛繁復雜的浮世繪。全書涉及話題之寬泛,其豐富性、深刻性,上自帝王將相,下止普通人,間或漫及戲子乞丐,通攬三教九流。并容納了琴棋書畫,醫學建筑,歷史掌故,天文地理,宇宙奇觀,更多的是日常瑣碎等等。小說穿越時空,直接影射、預示到當今乃至未來的娛樂至死;黃賭毒,打假滅黑;功利貪婪,窮兇極惡;出軌曖昧、女權強勢,陰盛陽衰;販賣造假,以假亂真混淆視聽;小人得志旁門左道,終不久長;人走茶涼,樹倒猢猻散等等。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紅樓夢,歷來百人百性見仁見智。對書中的好多未解之謎,無達詁,無通解,學術界一直爭論不休,始終沒有統一標準的定論。筆者在數次閱讀紅樓夢原著的基礎上,綜合網絡上的各種資訊,發萬千感觸于一端,多有心得體會。所寫讀書筆記,或一事一議,或一事分開多議,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篇幅較長的,單獨或三兩章組合;文字簡略的短小感懷,多章合輯,湊零為整。所有筆記權為個見,排名不分先后,均以“戲說紅樓”,或“戲說紅樓系列”,不定期予以更新。
歡迎留言探討。
紅樓夢里的賈寶玉和甄寶玉是什么關系?
曹雪芹:他們是同一個人。
紅樓夢開篇開宗明義: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繼而托辭:賈(假)語村言,甄(真)士隱…,做依托,行文鋪排,論述說事。
賈寶玉系“假”寶玉,甄寶玉乃“真”寶玉,實為一物兩面。太虛幻境暗喻:以幻為真 以真為幻;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真真假假 假假真真。
從石頭記到風月寶鑒,而后金陵十二釵,直至情僧錄,據說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多次,書名最終以《紅樓夢》收官,空靈動感,神來之筆的壓卷大作。曹公奇書,雙贊偉大!
王熙鳳最成功的一次“投資”,花費不多 收獲頗豐:
一半是歪打正著,一半出于無意之舉。當時并無料得施恩之時有回報。無論怎么說,劉姥姥當初受恩王熙鳳,后來知恩報施有情有義;原來,天道果真有輪回。作為當年善于弄權術的王熙鳳,仁義之舉(給劉姥姥好吃好喝,臨別免費贈送二十兩很子并及許多實惠物品),善莫大焉!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她的女兒巧姐后來被劉姥姥救于水火之中。若泉下有靈,不曉得王熙鳳,又當作何感慨?
眾姐妹對賈寶玉讀書,態度各不相同:
對待賈寶玉,眾姐妹當然車同軌樹同輪,萬眾一心眾望所歸,愿景他奮發圖強,正經努力地讀書,將來好考取功名、科舉中榜是正道。
薛寶釵為人圓滑,世故務實;林妹妹(黛玉)多愁善感,心思縝密細膩,極是深情;史湘云假小子心直口快,干練無邪;但她們都是客居身份。探春呢?因為一父兩娘嫡庶有別(賈寶玉是賈政的正妻王夫人所生,賈探春為賈政妾室趙姨娘所生),盡管兄妹情深,卻出于無奈,不好說話。
由于各自身份不同,性情迥異,所處立場,站位自然是大相徑庭。可以說是各有心思,有所為,有所不為了。
隨著心智成熟,生活閱歷的練達豐富,想來冥頑不靈的賈寶玉,會變身真寶玉,思想開化,有頓悟。
探春那么有志氣有主見,為何甘愿遠嫁異鄉?
進入三駕馬車格局(賈探春 林黛玉 薛寶釵三人合作主事榮國府大小事務),探春對母親趙姨娘公事公辦,不徇私情。抄檢大觀園那回,三小姐探春慷慨淋漓,義正辭嚴,狠狠地搧了挑釁多嘴,不知天高地厚者兩個響亮的嘴巴,令眾人刮目相看。
其時,她明正言順地行駛職權,多多少少也有不把璉二嫂子王熙鳳放在眼里,殺雞儆猴,成心給鳳姐兒顏色瞧的意味。其處理事件全過程,有理有據,分寸火候,掌控拿捏得恰到好處,連一向強勢自負的鳳辣椒——也就是王熙鳳本人——也著實驚畏嘆服。從那時起,探春算是看清了,內訌內亂,更甚于外來敵對勢力的入侵。
婚姻大事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天理,遠嫁正好眼不見心不煩,省得到時眼看著賈氏家族頹敗,而心生傷感無奈。
唯一與寶玉發生親密關系的襲人,寶玉對她到底是什么態度?
且愛且恨,愛恨交加。生活中依賴,感情里卻并不上心。至于發生男女之間的巫山云雨之歡,緣于青春年少,懵懵懂懂稀里糊涂。
關于賈寶玉對襲人(花珍珠)的態度,可作以上解讀嗎?
作者回復:基本準確!——調皮 大笑 高贊
(此作者非彼作者,不是曹雪芹,乃平臺負責人也)
林黛玉的成長,多少人看了鼻酸?
父母雙亡寄人籬下,多愁善感弱不禁風。榮寧兩府大觀園才女眾多,林妹妹起先不適應,謹小慎微尖酸刻薄,恃才傲物,愛哭鼻子,動不動還耍點小性子。后來,被一眾金蘭姐妹閨蜜情深溫暖感動,和大伙兒相處融洽,友善和睦。
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其變化,不光是外貌姿容,也包涵心理素質的學養修煉,心智日益成熟。然而終了,天不假年,造化弄人,寶黛愛情,中途夭折。一個鏡中花,一個水中月;黛玉香消玉殞,寶玉遁入空門。可悲可嘆,惜哉!
王熙鳳的曲詞里,為什么說她枉費了半世心機?
王熙鳳:出身高,嫁得好,能力強。畢竟一介女流之輩。高光榮耀時,風頭無倆,全憑賈母老佛爺寵愛賞識,偏見欣喜而罩著。一朝馬死黃金盡,隨著賈母駕鶴西去,加之她和賈璉夫妻感情并不是很和睦一條心;家境頹勢敗落,主仆們心懷鬼胎,紛紛擾擾原形畢露。
賈母死了,賈政官位不穩力不從心,賈赦靠邊站,其他后輩兒孫,大多也都不成器。各種人事變化及前景形勢越來越嚴峻,大小矛盾綜合凸現,賈家開始出現分崩離析,土崩坍塌之跡象。落架的鳳凰不如雞,王熙鳳也最終落得:空忙碌一場,大廈將傾,獨木難支,為人作嫁,枉費心機。
王熙鳳與平兒:最復雜的主仆,最微妙的姐妹情誼。
強將手下無弱兵,青出于藍勝于藍。
平兒,堪稱智慧、完美之化身。論才干,直追賈探春;論淑賢之善解人意,不讓薛寶釵;心底無私,與史湘云有得一比;思維縝密心思細膩,跟林黛玉平起平坐;風骨硬朗,個性簽名趕超晴雯等人。
平兒,處理家務事,她是王熙鳳的左右手,得力干將;但在婚姻生活中,她又是王熙鳳潛在的情敵,危險分子,讓人惶恐不安。被璉鳳夫婦兩頭不討好當作出氣筒,受了夾板氣之后,由賈寶玉出頭露面充當和事佬,賈璉致歉,鳳姐賠禮,平兒才強顏歡笑,但從此更加誠惶誠恐,小心翼翼。
可惜,平兒生不逢時;在特殊時代,誰都不容易啊。說到底,平兒巾幗不讓須眉,真乃一流的政治家人選。九曲回腸,令人敬佩!
李紈與平兒:同是天涯淪落人!
李紈:賈珠遺孀,賈蘭之母。在人事復雜,勾心斗角的富貴人家,她孤苦成了一座活牌坊。平兒,縱然能力超群,卓爾不凡,也只是王府的管家,相府的丫環——有職無權。即便雙商(智高情商)極高,也只能認命。
平兒與李紈,主仆身份懸殊,倒有幾許相似相通之處:都是聰明人,辦事能力超強;李紈青春守寡,知音稀,過得無聊無趣,平兒夾在賈璉王熙鳳之間,前難后難,左右為難,凡事多為別人著想,極少為自身考慮,無疑于守活寡。
低調素淡的李紈,在偌大的賈府,與探春相似,同樣不把王熙鳳放在眼里。平時感情輕易不外露的李紈,寡居深閨,少有心電感應談得來的人,唯獨認準并只看好平兒。她曾為平兒的受委屈打抱不平,深情地惋惜道,不值,不值。平兒感念之余,自有清醒認識,自知之明:萬般無奈,無能為力,唯有認命而已。
李紈命苦,平兒更命苦。
一對苦命人,“心”苦各不同。
探春與趙姨娘:相愛相殺,相隔天涯…
話說出身有高有低,等級森嚴。——探春自幼在王夫人身邊承歡膝下,常呼王夫人為“母親”,卻稱親娘為“姨娘”。這豈不是天大的諷刺,滑天下之大稽,太搞笑!無奈嫡庶有別,封建制度舊觀念,奴役作祟。
“可惜錯生女兒身,但凡我是男子,也立一番事業,早飛出去了……”。探春,心氣兒高,似乎冷酷無情,大義滅親。在高遠志向的背影里,也有處身深宅大院的無奈,或許略微帶幾許討好王夫人和鳳姐等人,疑似病例,也未可知。
探春,遠嫁他鄉,于生母趙姨娘,于尊貴的王夫人,于淘氣的弟弟賈環,于父親賈政,乃至于整個賈氏家族,縱有千般不舍,萬般離人愁,從另一個角度講,不失為皆大慶幸的解脫。
或許,一切歸宿,命運安排。
探春,她的人生,別無選擇。
2022-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