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挑紅四:52張牌,除王,每人13張,接到紅桃四者叫對家并出牌,最小為4,最大為3,其次是2 和A,可出單,對,出連,出連對,牌手跟牌必須出同類型的牌,即必須同樣出單,對,連,連對,且跟的牌必須比出牌者的大,也可以選擇不跟牌,某牌手出到J,Q,K連或3時,由該牌手繼續出牌。最先將手中13張牌打完者勝。
5、游對對胡:對參與游戲人數沒有明確要求,但至少要保證有兩人。游戲規則是:莊家摸八或十張牌,非莊家摸七或九張牌,然后各自找出兩張相同的牌點,被稱之為“一對”。由莊家先出牌,打出一張不是“對”的單牌,如果這張單牌恰好是對家單牌,對家就會“對上”,然后再從手中打出一張單牌,如果用不上莊家的單牌就摸牌湊對。雙方均以此為序打牌、摸牌,直至最后只剩一張單牌,要說一聲“報了”,而后等待另一張同樣的單牌出現即為“胡牌”,此為贏家。
6、挖坑:挖坑是流行于陜西一帶的紙牌游戲,挖坑為3人,一副牌去掉大小王共52張牌,每人發16張牌,扣4張底牌,手中有紅心4的玩家先出牌。洗牌之后,由底家隨意翻出一張牌,接到這張牌的玩家優先決定是否挖坑,如果他不要可以依次(逆時針)順延看被人是否要挖坑。如果他要挖下家也想要挖,下家必須賭注比上家大(一般分為一檔、二檔和三檔,三擋是最高檔,叫做直刨)。挖坑者“挖”出“坑”中剩下的 4 張牌,其余玩家則聯手對抗挖坑者,有玩家先出完手中的牌的一方獲勝。
挖坑游戲中的牌型分為單張、對子、三條、四條、連牌(3、2、A不能做連牌)、對子連牌,只有相同的牌型才可以比較大小。單張、對子、三條、四條按照點數比較大小。連牌、對子連牌比較最大的牌的點數。游戲中分為兩方,挖坑者為一方,其余兩個玩家為另一方。
對于挖坑的人來說不僅要掌握“遠遞對,近打單,臨死不忘遞三連”的技巧,要善于堵牌算牌,還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不能意氣用事。
“人心險惡”這句話對于挖坑的人來說是最恰切不過的了。有些人,手拿一把好牌,就是不挖,一手都不挖,等你挖的時候,就把你一腳踢到坑里。至于有些連3都沒有的人,或者手中是一把散牌的人,他有時候還要挖滿。這種人所堅信的是“富貴險中求”。但是,“常在河邊走,怎能不濕鞋”,因為“人算不如天算”,誰也不知道底牌有哪些牌,好的底牌可以將一幅爛牌補全,不好的底牌可以把一幅好牌變爛。(未完待續)
乾州蕞娃(劉立軍,又名終南魯人,性木訥,愛文學。俯仰天地間 ,自知無所愧。)是一家以個人原創為主的文學公眾平臺,以推廣乾縣鄉土風俗文化為主,間或涉及教育、文學隨筆、影評、圖文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