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大家一直不斷強調的核心肌群,其實主要指的就是環繞我們腹腔的深層肌,分別是腹橫肌、骨盆底肌、多裂肌以及橫膈膜。
核心肌群是什么?
第一條是副橫肌,就像一個護腰一樣環繞我們的腰,收縮的時候就會像腰帶束緊一樣把肚子及腰往中間縮。主要功能有:
第二條是骨盆底肌。骨盆底肌就像腹腔的地板一樣,它的功能主要是:
第三條是橫隔膜。橫膈膜相信大家不陌生,它是負責呼吸最主要的肌肉,收縮的時候會讓整個橫隔膜下降,增加胸腔的空間以利把空氣吸進來。也因為橫膈膜同時扮演著呼吸以及核心穩定這兩個腳色,所以現在強調核心訓練時,常常會把呼吸訓練也放進來的原因之一。
第四條是多裂肌,它是一條很長的大肌肉,它其實是由好幾條小肌肉組成,從頸椎一直往下連到薦椎,每條小肌肉長度不長,頂多橫跨約2-3節脊椎而已。雖然多裂肌收縮的時候可以做脊椎往后伸直、側彎跟旋轉,但它最主要的工作還是穩定我們的脊椎。我們發現在一些慢性下背痛的人身上,會看到多裂肌被脂肪組織給取代,或是沒辦法控制這條肌肉收縮,這時候我們的腰椎就沒辦法在動作過程中維持穩定,就容易造成無法控制的位移,促成傷害。
核心肌群重要嗎?
接下來要解釋一下,核心肌群對我們的動作、運動表現有什么幫助。身體在活動的時候,肌肉收縮的順序是從核心到四肢,核心會在做任何動作前先收縮,把中軸穩定,避免動作過程中腰椎出現無法控制的位移,減少腰椎受傷的風險。
核心肌群穩定有什么好處呢?穩定的核心肌群能有效地藉由動力鏈傳遞力量到四肢,做出更順暢、更有爆發力的動作。如果核心不穩的話,就像站在一個浮板上要你全力丟球,在站不穩的情況下,力量根本使出不來。最后還有一個很大的功能,是可以提供身體豐富的本體感覺。
其實不只是核心,在身體各處負責關節穩定的深層肌肉,像是旋轉肌袖,也都有這樣的功能,這些深層肌肉有大量的感覺受器,協助身體知道各關節的相對位置,當我們受過傷,出現疼痛時,疼痛會影響動作控制中心,容易抑制負責穩定的深層肌肉出來工作,同時也會影響感覺回饋,造成本體感覺變差。負責穩定的肌群失能、本體感覺變差,這些都會進一步讓脊椎或其他關節容易有無法控制的位移,就更容易有二次受傷的機會。若要改變這樣的問題,要做的就是核心穩定的訓練誘發的深層肌肉。
總結一下訓練核心最主要的三大功能:
Simple/簡單
『 01 』
仰臥交替腳跟接觸
『 02 』
仰臥屈膝舉腿
『 03 』
側臥舉腿卷腹
『 04 』
仰臥核心卷腹
『 05 』
仰臥對角交替收膝
『 06 』
仰臥卷腹
『 07 』
平板支撐動作
『 08 』
反向卷腹
『 09 』
仰臥拉伸卷腹
『 10 』
仰臥屈膝卷腹
medium/中等難度
『 01 』
仰臥抬臀
『 02 』
坐姿轉體扭腰
『 03 』
空中蹬車
『 04 』
仰臥交替拉手卷腹
『 05 』
觸膝卷體
『 06 』
仰臥抬腿
『 07 』
登山
『 08 』
(左右互換)側臥腹斜肌卷腹
『 09 』
平板支撐抬腿
『 10 』
俄羅斯轉體
『 11 』
仰臥交替抬腿
『 12 』
仰臥交替擺腿
『 13 』
側平板支撐
『 14 』
仰臥直腿卷腹觸足卷腹
『 15 』
仰臥屈膝卷腹
『 16 』
仰臥緊縮卷腹
hard/困難
『 01 』
仰臥屈膝提髖
『 02 』
仰臥抬臀踢腿
『 03 』
海豚游泳式
『 04 』
屈膝舉腿
『 05 』
平板交替伸手抬腿
『 06 』
側屈體抬腿
『 07 』
側支撐抬腿
『 08 』
俯臥兩頭起
『 09 』
側屈體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