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氣健脾、 化瘀通絡治療高血脂。我之前就接診過一個高脂血癥的患者,經過治療病情明顯得到控制。
中醫發現臨床上肥胖和痰濕有其發病的病因聯系, 本病的形成是慢性過程, 導致臟腑功能失調或虛損。因此造成本虛標實之證。
虛則脾虛失運、 腎氣失化、 肝失疏泄等。 治療本病既要清化痰濁, 又要健脾補腎調肝, 還要行氣化瘀, 使痰無內蘊, 才能讓氣機條達、 血脈暢通, 故用藥輔助行氣化瘀。
黃某, 男, 48 歲,主訴: 血脂升高, 頭暈、 胸悶三月。病史: 2007 年 8 月身體檢查, 總膽醇(TC) 6. 8 mmol/L、 甘油三酯(TG) 3. 8mmol/L、 低密度脂蛋白 4. 6mmol/L、 高密度脂蛋白 1. 8mmol/L, 口服降脂靈、 洛代他汀等藥。
對飲食的高熱量等食物進行控制。 近因工作緊張, 出現頭暈目眩、 胸悶心悸、 血壓130/80mmHg, 心電圖顯示 ST-T下移不明顯。
初診: 患者眩暈, 胸悶心悸, 形體豐腴, 面色潮紅, 舌質胖嫩, 苔薄多津, 脈滑。西醫診斷: 高脂血癥, 冠狀動脈供血不足,中醫診斷: 眩暈, 心悸辨證審機: 脾氣虧虛, 痰濁蘊阻。
治法: 益氣健脾, 化痰通絡。方藥: 四君子湯、 瓜蔞薤白半夏湯加味,具體如下:
黃芪 黨參 白術 茯苓 半夏 薤白 丹參 石菖蒲 赤芍 柴胡 甘草 。 七劑, 每日一劑, 水煎分兩次服。
二診:胸悶、 心悸、 頭目眩暈稍有緩解, 舌質紅, 苔薄白, 脈滑。方藥:
黃芪 黨參 白術 茯苓 半夏 薤白 丹參 石菖蒲 赤芍 柴胡 生山楂 何首烏 澤瀉 。 七劑, 每日一劑, 水煎分兩次服。
三診: 黃芪 黨參 白術茯苓 半夏 薤白 丹參 石菖蒲 赤芍 柴胡 生山楂 何首烏 澤瀉。 二十一劑,每日一劑, 水煎分兩次服。
四診:患者復查: 總膽固醇(TC) 4. 6mmol/L、甘油三酯(TG) 2. 0mmol/L、 低密度脂蛋白 2. 6mmol/L、 高密度脂蛋白 1. 2mmol/L, 查心電圖接近正常。
胸悶心悸、 頭目眩暈, 諸癥盡祛, 因公事出差, 帶上方一個月口服量。
囑其繼續聯合西藥祛脂類口服。 加強運動、 控制飲食、 保持精神愉快。
本案用黃芪、 黨參、 白術、茯苓益氣健脾治本, 用陳皮、 半夏、 瓜蔞、 薤白清痰化瘀, 用丹參、 石菖蒲、 赤芍通絡治標, 佐以柴胡調肝。
生山楂、 何首烏補養肝腎, 澤瀉利痰濕, 實驗證明澤瀉有明顯的降脂作用, 生山楂消食和胃, 用于本癥契和病機。
組成全方符合中醫審因論證思想, 既消除癥狀, 又降低了化驗指標。
如有相關問題可以評論,或者點擊頭像查看。
#中醫養生##非常病例##你相信中醫嗎##中醫#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