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絕大多數的痛苦都發生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中,親密關系、親子關系、原生家庭的關系……
幸福的核心,是關系。
影響身心健康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關系的質量。
很多時候,關系中的傷害,并不是大家有意傷害彼此,而是彼此的誤解和表達需求的錯位。
所有的傷痛,都可以在關系梳理中放下,不管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傷痛,都可以在關系中療愈。
每周五下午兩點,紫鵑教練都會在海藍幸福家直播間等你,為你答疑解惑。
不管你的痛苦來自于親子關系、親密關系、情緒管理或者原生家庭等,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而你的人生也許會就此改變……
問:初三的兒子要休學,怎么辦?
兒子15歲了,上初三,原本該上高一,但之前上寄宿學校不適應,休過一段時間的學。
今天下午,他去了學校,晚自習回來又說不去上學了,說學校不尊重他們。我該怎么辦?
答:青春期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支持。
一、尊重孩子的內心感受,給到孩子支持。
就算你覺得孩子小題大做,但也要認識到那是他真實的感受,傾聽孩子,問他是不是很生氣,是不是覺得不公平,是不是感到不被尊重?
二、真實真誠的表達自己。
媽媽非常非常愛你,很心疼現在的你,我做什么,會讓你感到好受一些?
三、不焦慮、不害怕,一切都不是事兒。
以前,不管我家發生什么事,我的父親都喜歡說三個字兒“不礙事”。事情過去之后,他還會教我們感恩這件事帶給我們的成長。
我希望我的這些經歷能帶給你人生啟發,就是告訴孩子:無論發生什么,都沒什么大不了,媽媽永遠在身邊陪著你,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在孩子的成長中,我們要引領孩子發現美好,感恩經歷的一切。
四、經營好與愛人的關系,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庭氛圍。
五、在生活中,發現孩子的優點,多肯定和贊美孩子,幫孩子的內心生出力量。
孩子有了力量之后,就可以面對學校里的各種關系,去上學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問:明明什么都有,卻還是不幸福,怎么辦?
這一切是因為我從小被過度保護嗎?
答:尊重自己真實的感受,才是真正的愛自己。
一、小時候被過度保護,其實意味著你有一個幸福的童年,這可是你的大資源。
我們一直說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從你的故事里也能體現一二,不管父母怎么做,都會給孩子帶來這樣那樣的陰影,所以我們要放過父母,放過自己。
二、接納自己是個普通人,而不是神。
其實,你已經做得很棒了,工作這么忙,還要照顧兩個孩子。老公幫不上忙,抱怨指責是很正常的行為,而且你還能有所覺察,并及時做了調整。
但是,你并沒有看到自己的努力,還在苛責自己,這就是不接納自己,不愛自己的表現。
三、愛好了自己,才能愛對家人。
你現在需要的不是鞭策,而是愛。
好好愛自己,經常對自己說:“親愛的,我愛你;親愛的,謝謝你;親愛的,從現在開始,我要重新的認識你,陪伴你……”
把自己活出美好的樣子,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榜樣。
問:我來自一個貧窮的山村,一直都很自卑,沒有價值感,怎么辦?
我經常覺得自己活著就是個錯誤,就是別人的包袱。
老公是我的大學同學,一直以來,我認為:他娶我,是因為我家要拆遷。我現在只想趕緊生個二胎,來證明自己對這個家的價值。
我知道這個想法有問題,但好像刻在骨子里一樣,改不了。
我該怎么辦?
答:正確的認識自己,是一個人一生的功課。
你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正確地看待自己。
你是山村走出來的大學生,你有非常好的學習能力;
你的老公愿意娶你,可不是因為你的拆遷房,而是因為你人美心善。
但是,你完全沒有看到自己的這些價值。
你的價值,就建立在對別人有用上。只有對別人有用,對家庭有用,而且是實打實的用處,你才會肯定自己。
這是創傷,應該來自于你的童年,你需要好好梳理療愈。
其實,人的生命就是一幅畫卷,人生就是畫卷慢慢展開的過程。你要學會欣賞這副畫卷,滿懷期待地展開這副畫卷,不用證明你生命中的美好,你只需要去發現專屬于你的美。
問:小兒子偷東西被抓,我該怎么辦?
現在,他回到了我身邊,可是他只會白天睡覺,晚上出去玩,然后三天兩頭找我要錢。
前天晚上,他問我要15塊錢買煙,我沒給,而且囑咐門口小店老板也別借錢給他。
結果,第二天凌晨,他就跟一群小孩子去拉別人的車門,準備找到沒上鎖的車,偷拿車主的東西,幸好保安及時發現,報了警,他們被抓進了公安局。
我去公安局把他接了回來,看到他,我又氣又心疼,老公知道以后非常生氣,說我們養的兒子不如狗,還要讓他自生自滅。
面對孩子,我很無力,到底該怎么辦?
答:孩子的問題,根源都在家長身上。
首先,你的孩子很缺愛。
童年,父母的缺席,讓他的內心有一個缺愛的黑洞。在孩子最需要父母陪伴的時候,你們缺席了,所以現在孩子不跟你們親,這是有原因的,而且原因在你們身上。
其次,找到原因,并不是讓你們自責后悔,而是看到問題的所在,然后去解決問題。
每一個孩子的內心都是向好的,這是人性決定的,重要的是你對他有沒有信心,你有沒有看到他的好。
從你的描述來看,雖然你很愛自己,但是在你眼中,這個孩子基本上是一無是處,所以先從看到孩子開始。
接納孩子,發現孩子的優點,用欣賞的目光看孩子;
相信孩子,就算全世界都認為他不行,你也要相信他行;
做孩子最堅定的后盾,不管他現在是如何不堪,你都可以做他的依靠。
所有親子問題的解決,最終的答案就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