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更第67天/100天)
大家好,我是思言,一個知行合一的行動派!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好書是——《稀缺》。
作者是【美】塞德希爾 穆來納森,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哈弗大圩行為經(jīng)濟學領域重要領頭人,一直致力于利用行為科學幫助人們解決社會問題。
書中寫到:
“稀缺是一種心態(tài),窮人和富人的最大區(qū)別在于對資源的運用和對自己能力高低的認知。”
這本書結合了不同學科的角度觀察同一問題,產生了充滿原創(chuàng)的思想。
人們缺少的東西,是如何變本加厲的變得更加缺少的深層原因。
稀缺的東西,會變得更加稀缺的內在邏輯。
當你了解了這個邏輯,就會明白,為什么有的人一直都很忙,卻一直都很窮,這是因為稀缺思維導致新的稀缺。
01
三大部分
哈佛大學終身教授與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發(fā)現(xiàn)了一個存在于世人中間的驚人真相:
“窮困之人會永遠缺錢,而忙碌之人會永遠缺時間。”
《稀缺》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
闡述什么是稀缺心態(tài),寫出稀缺心態(tài)是一切稀缺的根源。
第二部分
引申出了“帶寬”的概念,我們可以將帶寬理解為對于事物的分析能力。
第三部分
表達怎么從稀缺走向富足。
02
稀缺心態(tài)是一切稀缺的根源
稀缺,是擁有少于需要的感覺。
貧窮的人會一直窮困潦倒,忙碌的人會永遠日歷萬機,孤獨的人會終日形單影只,節(jié)食之人也總是以失敗而告終。
為什么?
這四例現(xiàn)象看似互不相干,卻有著相同的心理學原因——稀缺心態(tài)。
貧窮是因為金錢的稀缺,忙碌是因為時間的稀缺,孤獨是因為社交的稀缺,節(jié)食失敗是因為飽腹感的稀缺……
稀缺就是一種心態(tài),當它俘虜我們的主意,就會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影響我們的決策和行為方式,是我們墜入稀缺陷阱,疲于應對,越來越嚴重的稀缺。
001
稀缺造成的第一個問題是管窺
所謂管窺,是指當我們專注于某件事情,會忽略其他事情,就像從管中窺看這個世界。
比如:
忙于工作的人容易忽視家庭
窮人很容易忽視自己的健康
落后的進度導致連續(xù)通宵
壓力大的時候不愿意去見識和社交
眼前的稀缺問題總是會被放大,而與此無關的事物就會被忽略,當一次又一次經(jīng)歷稀缺時,被忽略的事物也就越積越多。
002
稀缺造成的第二個問題是帶寬降低
所謂帶寬,是指人的認知能力和執(zhí)行控制力。
認知能力主要是我們獲取信息,解決問題和邏輯推理的能力,集中表現(xiàn)為智力水平的低下。
執(zhí)行控制力是減持計劃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抑制沖動的能力,集中表現(xiàn)為自我管理水平的強弱。
003
稀缺造成的第三個問題是借用
窮人容易欠債,人容易拖延,因為明天的稀缺。
今天的稀缺一樣俘虜你的注意力,我們?yōu)榱私鉀Q當下的稀缺,借用了未來的余閑。
當我們?yōu)榱私鉀Q眼下的難題而極度的專注時,就無法有效的規(guī)劃未來。
所以,窮人總是缺錢,又為了解決當前的困境,陷入債務陷阱,難以逃脫。
貧窮是一種嚴重的資源短缺,更會帶來也多重的短缺問題。
稀缺帶來的三個問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難以掙脫,一個人的富有程度與他所能使而其之物的數(shù)量成正比。
我們忙忙碌碌,什么都不敢舍棄的時候,恰恰是我們心智脆弱的時候。
人之所以需要閑余,是因為它會在不經(jīng)意間改變我們的行為模式。
正如作者所說:
稀缺會獲取一個人的大腦,使他過于關注稀缺的對象而失去正常的判斷力。
當稀缺俘虜大腦時,人們的注意力會集中在緊急的事情上,并將其他事物排除在外。
因此專注也會導致管窺(只能通過管子的空洞看清少量的物體,而物是管外的一切。)
讓人們的視野變窄,從而付出沉重的代價。
例如:
缺錢就只想省錢,而忽略了投資和自我投資。
缺時間就想著省時間,而忽略了那些事半功倍的方式,健康效率方法。
005
稀缺的本質在于沒有余弦
如果沒有余閑,就像旅行時只有一個很小的箱子,這樣你帶什么、不帶什么就會進行權衡,事情就會發(fā)展成這樣。
往往你總是掛念著你為帶的東西,而余閑就相當于更大的箱子,我們就不會糾結于帶和不帶的東西,而能夠更享受旅游的樂趣。
沒有余閑也就不能夠很好的規(guī)劃未來,因此會造成短視,形成惡性循環(huán)。
比如:
我們的經(jīng)濟條件只能去快餐,那我們就不要去高檔的餐廳,除非有足夠的剩余。
所以,余閑應當是我們首先考慮過我們的生活能力和狀態(tài)所余閑下來的時間。
換言之,余閑來自我們的理性,一味的去做,有時會浪費更多的時間。
006
如何從稀缺走向富足
恰當?shù)囊?guī)劃,適量的余閑。
計劃不要太滿,若有可能應當先思考。
首先,尋找一次性解決的方案,集中注意力。
其次,將一次性截止時間改成階段性截止時間,把我們的任務分段一個個小目標去實現(xiàn),最后會有大目標的達成。
03
三招避免稀缺心態(tài)
一旦進入稀缺狀態(tài),就不可避免的會帶來一系列的惡性循環(huán):
越來越忙,越來越窮。
那如何避免進入這種狀態(tài)呢?
作者為我們指了三招:
節(jié)約帶寬、留有余閑、設置提醒。
讓時間、空間、金錢不再稀缺!
001
節(jié)約帶寬【腦力】
將瑣事“格式化”,“常規(guī)化”,把更多心思花在真正讓自己升值的事情上。
002
留有余閑【時間or金錢】
存錢or提前,不要透支自己的未來資源。
003
時常提醒自己【備忘錄or便利貼】
專注投入在工作or學習中,長期看很重要卻不緊急的事情會被忽略,設置提醒。
最后,分享書中印象深刻的一句話:
“假如螞蟻真的是一天到晚忙個不停,又怎么還有時間去四處野餐呢?”
作者介紹:
思言 40 中年女性,近20年企管轉型、探索人生
領讀人
投資自己成長教練
女性情感、幸福導師
個人IP打造導師
追光蝶變成長社創(chuàng)始人
相伴閱讀、共同成長,讓閱讀點亮生活,歡迎遇見優(yōu)秀的您,一起探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