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寶媽寶爸們一個問題:你們和寶寶的周末怎么過的?
相信有過半數以上的回答是:商場淘氣堡。
時代的發展,讓父母們越來越知道對寶寶早期教育和開發潛能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王聯合雅培邀請到育兒專家鮑秀蘭老師,專家提醒爸爸媽媽,嬰幼兒的早期教育是以家庭為中心,父母為第一責任人的。早期教育是一種有組織、有目的、環境豐富的教育活動,按照嬰幼兒運動、智能和情緒發育的規律,促進其全面發展,使寶寶的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具體來說,豐富的環境,如語言環境、能自由活動的必要條件、游戲的方法和溫馨的情感氛圍,才是早期教育科學的方法。
嬰幼兒時期是心理發展最迅速的時期,年齡越小,發展越快。在3歲以下,特別是0-1歲,嬰兒的智能發展日新月異。學習能力是有關鍵期的,關鍵期是指某種知識或行為經驗,在某一特定時期或階段中最易獲得和形成的時期,錯過這個時期,就不能獲得或達不到最高的水平。
孩子智能發展的基礎是大腦,生后頭幾年是大腦發育最迅速的時期。新生兒腦重370克;6個月時為700克,約為出生時的2倍(為成人腦重的50%);2歲時為出生時的3倍(成人的3/4); 4歲時為4倍,巳與成人接近,但體重僅為成人的27%,因此,大腦是先發育的。人腦中的神經細胞增殖期是從妊娠頭3個月至生后1歲,過了此時期,神經細胞不再復制或再生,而維持神經細胞營養、傳導等的支持細胞的增殖是從妊娠后期延續至生后2歲。
1歲前的早期引導:提升寶寶各階段認知能力
新生兒雖小,但在出生后每天都會表現出很多令人驚奇的能力,有看、聽、味覺、嗅覺、觸覺和交往等能力,還有四肢和全身自然活動的能力。這些感覺和運動能力是他們心靈的窗口,也就是透過眼、耳、口、鼻、皮膚等感覺器官,還有看不見的平衡感覺和運動感覺,隨時捕捉來自環境的良好信息。
建議媽媽們給寶寶做新生兒按摩,通過皮膚的接觸讓寶寶感受到良好的刺激。
1.促進寶寶智能發育,主要在對寶寶的日常活動中進行。家長可以經常與寶寶進行身體上的接觸,如摟抱等給寶寶建立起安全感。在給寶寶穿衣、洗澡、喂奶、玩耍、出門散步的時候,唱歌或者稱呼其名字,使用簡單生動的詞匯。
2.家長要對寶寶的表情、聲音、肢體動作作出反應,留意寶寶的情緒變化,當寶寶高興或者低落時作出相應的反應。
3.給寶寶提供不同形狀、不同大小、不同質地的色彩艷的玩具,經常給寶寶播放優美的音樂,2月的寶寶已經能感受音樂的美妙。
除每天在適當時候給寶寶做按摩和被動體操外,在大運動、語言、精細運動和認知以及情緒和交往能力4個方面對寶寶進行早期訓練,促進寶寶智能發展。
1.要留意寶寶的情緒變化,了解他發出的一些信號,及時回應。
2.在寶寶穿衣、洗澡、吃奶、玩耍時給他唱歌,和他說話,雖然他們聽不懂大人的話,但會使他的語言感受能力提高。
3.和寶寶面對面說話,模仿寶寶的聲音,表明你很愿意和他交流。
4.經常用玩具逗引寶寶抓握,做動手活動。
1、家長要有意識地培養這個月齡寶寶的手眼協調性,家長可在寶寶靠坐位時在其面前放各種物品讓寶寶抓,如小積木、塑料小動物等。物品可以從近到遠放置,引導他努力夠取,從不同方向給他,使雙手都得到鍛煉。
2、寶寶會通過手和嘴來了解物體的形狀、軟硬等,不能因為怕臟而限制其學習和探索活動,但要保證寶寶手中的物體是干凈的。
3、家長可以引導寶寶看各種各樣的物品、接觸和觀察不同的人,培養他的好奇心和記憶力。例如,和寶寶玩“藏貓貓”游戲,通過游戲學習、認識人和物體的存在、變化。
1.多鼓勵寶寶自由活動,如自己翻滾、坐起一爬等、讓寶寶學會自己玩一會兒。
2.讓寶寶多練習手的靈巧動作,如抓熟的大米飯粒吃,練習拇指食指對捏的活動;
3.學會辨別不同的表情和態度、做出適當的反應。
4.家長不能嬌慣寶寶、對寶寶的一些不當的行為,如咬人、打人、抓頭發要制止。
5.寶寶進食的時候不能玩玩具、看電視、開始練習抓食物吃、吃飯要定時定點、最好半小時吃完。
6.不要一次給太多的玩具,最好集中玩1-2件玩具,這有利干培養寶寶注意力集中的習慣。
1.鼓勵寶寶玩積木或柔軟的玩具,這樣可以培養他的手眼協調能力、精細動作能力以及成就感。
2.每天給寶寶讀書,智能和運動能力的訓練要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
1.家長在寶寶穿衣、洗澡、吃飯、玩耍、走路和乘車的時候都要跟他說話,不要用兒語,要用正常成
人的語言說話。句子不要太長。
2.關注寶寶的情緒,當他開心或不開心的時候都要回應他。
3.經常給孩子溫柔的身體接觸如擁抱、肌膚的接觸,身體和身體的接觸,這樣可以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靜心老師微信:309906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