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世面并不是說一定要去哪里旅游,要花多少錢,而是去見識不同的人情世故,風俗習慣,只有見識到不同,認知才能越來越清楚,才能意識到自己的渺小,產生羞恥心和謙卑的心理。那么,你覺得見世面是什么?帶孩子去孩子見世面重要嗎?
本期話題:為什么見過世面的孩子會越來越優秀?
看看網友是什么說的:
網友:多見世面和多看書其實是一樣道理,就是“知識”的量增加,跟是否會帶來正確的三觀、高尚的人品或高素質沒必然關系。
網友:那么說吧,行萬里路絕對是有用的,最明顯的一點是談業務的時候總能找到共同話題,事半功倍,所以我的孩子我會帶他出門的。
網友:誰不想多帶孩子出去見見世面,窮啊,天天窩在家里,偶爾跟老公提議去帶寶寶出去玩玩他都不肯,我們住村里,去市里一個小時,每天下班回來就是打游戲,還說我一個人也可以帶他去玩。
網友:錢鐘書先生說過:“如果不讀書,行萬里路也只不過是個郵差”。現在很多家長只是帶著孩子去各地打個卡拍個照,這種旅行有什么意義嗎,不如直接說去玩,你去塞納河畔,凡爾賽宮,你知道它的歷史人文?你去了無非就是感嘆一下“哇,好美,哇好浪漫~”
網友:未必,我從小就喜歡在家看書。正如芥川龍之介所說:我是通過書本認識這個世界的。雖然我親自去過的地方不算多,但和去過很多地方的小伙伴比起來,也不見得見識短啊!走不走出去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帶著怎樣的心態和思維方式去看世界的。
網友:三歲以內出去不是為了留記憶,據說可以開闊腦域[捂臉]就是太累了!我兒子不到一歲帶他第一次看菜博會,我兩歲抱著他跑動物園,胳膊疼了一周……三歲的時候帶他坐火車去海邊,留個紀念……
網友:我原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這個世界,后來發現如果不去了解這個世界根本讀不懂書。
今日話題:為什么見過世面的孩子會越來越優秀?
歡迎在留言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