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太痛心了。
在2018年的最后一天,一名13歲的孩子竟然用鐵錘殺害了自己的父母,手段極為殘忍,真不明白彼此之間有多大的仇恨。
僅僅因家庭糾紛用錘子先后將其母親譚某某(現年45歲,系先天性弱智)、父親羅某某(現年51歲)錘傷后,逃逸現場。經全力搶救,傷者譚某某、羅某某因傷勢過重死亡。
據悉,這名男孩經常出入網吧,沉迷于網絡世界。
事發原因估計是因為這個事情,父親本來想好好教育孩子,很可能會出現肢體上的沖突,但在教育的過程中徹底激怒了他,讓他變得六親不認,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此刻,在孩子的眼里,父母就是天大的仇人。這對父母做夢也不會想到,辛苦養大的孩子會把自己送往了地獄。
我一直覺得沒有人生來就是罪惡的,無非是在他成長的過程中,缺少了應該有的教育。孩子根本不知道所謂人性、所謂是非,到底應該如何分辨。
父母給了最深的愛,最后卻成了最深的恨。每一場悲劇的背后,都有著避不了逃不開的責任。
我們的教育真的出問題了,你以為孩子還很健康,殊不知他的內心可能早已千瘡百孔。
在長期以往的高壓政策下,孩子會把對現實生活所有的不滿化為與父母的對抗,把所有的痛苦視為父母的錯誤,一旦要求得不到滿足,便馬上點燃了“定時炸彈”,同歸于盡。
這樣事情實在是讓人心痛,可當個案變成了常態,難道還不能引起我們的重視嗎?
在同一個月,湖南省沅江市泗湖山鎮六年級少年小康,將自己親生母親陳女士殺死。
原因極其簡單,就是因為小康逃學曠課,被老師通報。案發當晚,陳女士批評兒子時,發現他不知何時還學會了抽煙。一怒之下,她就砸爛了兒子的手機。
而這個年僅12歲的少年竟一怒之下拿著菜刀連砍母親20多刀,母親的雙手被砍斷,脖子上還有一道很深的傷口。
血跡飛濺,整個房間充斥著恐怖的氣息。
可怕的是,當警方帶少年重回犯罪現場時,從他的臉上竟看不到一絲愧疚和害怕,反倒是面帶微笑、鎮定自若。
也就是說如果能重來,他一樣會殘忍的將父母殺害,我們的教育到底怎么了?
其實,所有的悲劇都是有原因的,據報道得知,孩子從小由爺爺奶奶帶大,母親是這兩年因為生弟弟才回到家中一起居住,而父親也長期不在身邊。
孩子逃課抽煙無從知曉,當知道這一切之后就像用父母的威嚴強壓下來,希望孩子能改。可你知道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從來不重視孩子的教育,卻再發生問題后采取極端的政策,這不明顯自欺欺人嗎?
這一樁樁血淋淋的案件難道還不能讓我們警醒嗎?
我們千辛萬苦終于把孩子養成了“富二代。”可溺愛真的不是愛,好的家庭教育離不開父母從小的陪伴與教導,不是所有的錯誤都能被原諒。
在這個世界上,許多父母當發現自己的孩子已成長為自己不可控的模樣,才恍然發現過去缺失的關愛與教導,然而為時已晚,等待自己的或許只有悲劇。
我們真的很傻,總是拼命的賺錢,因為給孩子提供優渥的生活就行了,可殊不知孩子的成長需要陪伴,需要引導。
研究表明,如果一個家庭事事以孩子為中心,時間久了可能會造成孩子任性,甚至會對父母出言不遜、語言頂撞,甚至大打出手,升級為極端的暴力事件。
在生活中,我們一直關注家庭暴力,以為只有丈夫會對妻子實行家暴,但殊不知現在很多孩子對家長也開始實行家暴。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所以當他們打罵父母時,父母基本上不會還手,時間久了造成了他們狂妄易怒的性格,一言不合就會大打出手,讓整個家庭陷入烏煙之中。
《三字經》中說:“子不教,父之過。”孩子在家庭內施暴,如果不是患有精神病,那么根源就是家長從小對孩子的放縱溺愛或“棍棒教育”。
這世界上沒有“問題孩子”,只有“問題父母”和“問題家庭”。“問題孩子”的產生,是從父母的管教方式發展而來的。
父母從小對孩子的無底線妥協和滿足,會讓他們變得越來越不知滿足,越來越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關心父母,以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其實,毫無原則地溺愛,不是愛,而是害,它剝奪了孩子好好長大的機會,活生生讓他們逐漸變成了最冷漠的人。
我們從來不是一個稱職的父母,又有什么資格要求孩子是稱職的孩子呢?
李月亮曾說:“為人父母的終極使命,就是培養出適應社會的孩子”。什么叫適應社會,難道僅僅是成績嗎?我覺得在成績面前孩子的三觀更重要吧?可悲的是我們卻把成績當成了衡量孩子的唯一標準。
作家王朔在《致女兒書》里說:“煲湯比寫詩重要,自己的手藝比男人重要,內心強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對此,深以為然。
真正的成長,不是他能考多少分,在班級里排第幾名,而是讓他懂得成長的真正意義。好的家庭教育,不是給予孩子多少,也不是為他創造多么精彩的世界。而是,告訴孩子成長的意義,讓他們適應這個世界,懂得有可為和有可不為。
如果偏離了這個目標的教育,培養出來的孩子,很可能會釀成悲劇。作為父母我們是時候警醒了,真不希望我們千辛萬苦養出來的孩子,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