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用好身邊的人,并不是一項簡單的調度工作。如果只對員工實行約束式管理,員工看似服服帖帖,工作有板有眼,實際上卻限制了員工的創新和發展能力。可以說,只有激勵,既能督促員工按部就班執行管理指令,確保工作不走偏,又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員工的自身潛力,工作效率和效益都會獲得保障。所以說,激勵是最好的管理。
管理是被動的,激勵卻是主動的;管理是要求員工去做,激勵卻是員工主動來做。當激勵工作做到位,管理勢必水到渠成,難題自然迎刃而解。今天,先簡要地以大綱結構的形式介紹一下有效激勵員工的9大原則及其50個細分方法,給大家提供一個思路,日后會詳細地展開闡述。
1. 用自己的“真心”換取員工的“忠心”
2. 與員工進行有效溝通
3. 根據一周工作節律圖做日常激勵
4. 用客觀、寬容的態度對待員工
5. 正確對待并清除團隊“負能量”
1. 目標一致,員工的勁兒才能往一處使
2. “請求”比“命令”更有人情味兒
3. 與員工共同制訂目標,讓員工感覺備受重視
4. “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讓員工更有成就感
5. 縮短成果反饋期,給員工持續的動力
1. 既要解放管理者,更要有效激勵員工
2. 讓“有為”者“有位”
3. 滿足員工的“三重需求”
4. 信任,但不能放任
5. 抓大放小管細,授權要在控制范圍內進行
1. 讓員工在你追我趕中提升士氣
2. 用“鯰魚效應”給員工注入危機感
3. 團隊PK碰撞出工作熱情
4. 用“末位淘汰”讓員工處于競爭狀態
5. 警惕螃蟹效應,良性競爭保證團隊合作
1. 員工不做你想要的,只做你考核的
2. 考核制度讓員工站在同一起跑線
3. 績效指標設計要降低偏差度,增強滿意度
4. 明確的績效考核標準是有效激勵的前提
5. 公平的績效評估保證激勵持續進行
6. 績效考核是定任務,薪酬激勵是分好錢
7. 激勵要以考核為基礎,考核要以激勵為目標
1. 制度才是真正的老板
2. 管理制度的透明度決定了激勵的程度
3. 管理者敢擔責,員工才敢拼命
4. 公平公正的制度才能讓激勵更有效
5. 一個精明強干的上司是員工進取的標桿
1. 把“鐵飯碗”變成“泥飯碗”
2. 獎他想要的,罰他害怕的
3. 懲罰中加入一點兒“懷柔政策”
4. 懲罰不是斥責,命令不如引導
5. “個人化”的認可,員工會更受鼓舞
6. “三明治”式批評,你的意見更能被接受
7. “一碗水端平”,公平公正是獎懲型激勵的前提
1. 給他一個舞臺,他的工作他做主
2. 一條明確的上升通道讓員工干勁十足
3. 提供培訓機會表達你的重視度
4. 不斷的晉升能夠持續“誘惑”員工
5. 提高期望值,讓員工不斷挑戰
6. 讓員工各得其所,各盡其才,各取所需
1. 企業文化保證股權激勵效果
2. 股權激勵把“要員工做”變成“員工自己要做”
3. 股權激勵的模式決定了激勵的效用
4. 對不可替代人才的激勵額度必須大于他的期望
5. 針對員工特點設計個性化股權激勵方案
本文摘自書籍《管理就是用好你身邊的人》
作者:楊大川
圖片來源:數據信息圖引自本書,其余配圖源于網絡